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迎丽 《考试周刊》2013,(27):22-23
中泰两国地理相近,血缘相亲,和平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过泰国华人的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元素在泰国各个方面尤其是佛教建筑中发扬光大,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中泰文化交流和中泰两国间的关系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了解一国文化最好的工具之一。本文选取了泰语习语中有关动物的习语,列举出与牛、狗两种动物相关的习语,以对泰语习语定义的正确理解为基础,对泰语习语中有关牛、狗两种动物习语从其喻义上来进行比较,从这些有关动物的泰语习语中来探究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文章从习语中记载的动物文化现象为出发点,研究泰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对我们更好的了解泰国文化,促进中泰文化交流、中泰跨文化交际教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哈尼阿卡人分布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它是跨境民族。其中分布在中泰两个国家的哈尼阿卡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主流文化的渗透,各自都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形成了文化差异。本文从生活习惯、意识形态、语言使用、取名特点、寨名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中泰哈尼/阿卡人的文化比较研究,分析其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并对促进两国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和韩国文化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长久以来,中韩两国间文化交流活动十分频繁,特别是近年来,两国间的文化互动、跨文化合作十分深入广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立足于跨文化交际背景,分析两国文化间的异同点,有利于开展大范围、多领域、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促进两国多元化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5.
白璐  李宁  陈丽 《华章》2010,(26)
历史上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广泛而深远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中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不同的时代展现出了不同的风貌,研究双方的经济文化文化交流历程,寻找其中的有益元素促进中俄两国东部边疆地带的文化交流,对双方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共同利益"和"地缘政治"等国际关系研究中流行的理论,远不足以解释中泰双边友好关系竟能持续千年的"奇迹"。中泰千年友好关系的基础,是两国人民相似的文化与价值观。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塑造了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宽容和仁慈的民族性,也是数百年来两国朝野相互秉承善意和泰国社会善待华人移民的基本原因。这种文化的相似性也将最终决定今后中泰关系的基本走向。因此,增强对这种文化相似性的认识和促进相互理解,将是推动中泰双边友好关系的最有效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韩两国在几千年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沉淀了深厚文化底蕴,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两国始终以儒家思想为文化发展主线,通过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奠定了东亚文化的基础,对亚洲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亚洲和平,增强了中韩两国间贸易,为两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贸易飞速发展,但韩国对中国的贸易总是顺差,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分析认为韩国的文化优势,是导致中国对韩贸易逆差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中韩文化的共同点和中国文化的特色,大力推广传统文化思想,加大核心价值观建设力度,鼓励文化交流和贸易,借助孔子学院等文化宣传工具,减少中国与韩国贸易逆差,促进两国贸易健康发展。研究认为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对国际货物贸易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国际货物贸易也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树立国际文化交流中有商机,国际商机中有文化的观点,才能使中韩两国成为世界强国,实现两国人民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化极大地影响着越南文化。中国文化主要以直接推行、交通贸易、华人移居、跨境民族交流等方式传播到越南,探究中国文化传播越南的方式,有益于进一步认识越南文化和加强两国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表征和关键途径。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中的科研合作、学生流动和机构合作情况发现,当前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已取得重要进展,两国在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蕴藏巨大合作潜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泰经贸合作的良好态势、丰厚的奖学金项目、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视野是吸引泰国学生的潜在增长点;存在中国高等教育现有实力对泰国学生的吸引力相对不足,中泰高校在高等教育合作中的活动空间还极为有限等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新时代深化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要扩大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合作,增进中泰文化交流与互信;提高留学生质量和管理水平,坚定不移地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高校在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印文化的包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  胡澎 《文教资料》2006,(20):96-97
中国与印度都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各自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特征,但在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迁入时,都显示出了很强的包容性。本文通过对两国文化包容性的初步探究,希望能在当今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大环境下,对如何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资源共享有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饮食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以成都茶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种植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国的“国粹”、“国饮”。茶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在全国各地都十分发达。巴蜀茶文化与茶馆文化源远流长,根基深厚,是具有极大潜力和魅力的资源宝库,也是发展和繁荣成都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根基。打造茶馆文化产业,可以拓宽成都市旅游开发亮点,成为历史与民俗融为一体的都市旅游综合文化工程,以体现成都休闲文化城市风格。  相似文献   

12.
成都“大生活”作家的地方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以车辐、乔瑜、罗清和、王跃、文迪、老樵、骆平、桑格格等为代表的小说作家,以描写成都人的"大生活"(乔瑜语)来展示成都故事,形成了一个带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他们对成都本土文化有本能的崇尚意识和自觉的理性透视精神,传达出特别鲜明的婉约阴柔、飘逸旷达的"蜀水文化"特征。成都人的生存本相都能从他们的笔端勾勒出明晰的具备了地域文化风情的生存图景,可以说是一幅成都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市具备发展文化产业所必须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基础,有能力也有条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章通过SWOT分析方法,分析成都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提出凝练成都主题城市形象、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注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进行持续的城市公关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成都的城门     
成都自秦末筑城,但有关成都城门的文献资料明清以前的所知不多,本文重点介绍了明清直至民国、抗战时期成都城各个城门的历史变化情况,以及导致变化的历史史实。成都城门的历史变迁是一幅生动的时代变迁的历史画卷,为我们研究成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15.
重庆地区的三星堆文化时期遗存多被学者归入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范畴内。但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两者间除了存在较多的相似因素外,还有一定的差别,在目前资料还不充足的情况下,似乎不宜简单地将两者归并,作为同一类遗存。重庆地区夏商时期的中坝子遗存在继承了一定的本地文化传统外,除了与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和鄂西地区的朝天嘴文化存在密切交流外,还受到中原地区的文化影响。峡江地区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廊道在三星堆文化时期始终是畅通的,这也使得这一地区多见有大量的三星堆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两汉时期,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促进了蜀地农、牧、渔、副业的发展,为蜀地饮食发达提供了丰足的物质基础,使成都平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城市商业繁荣,又对蜀地饮食文化发达产生了强劲的社会推动力,带来蜀地饮食文化长足的发展。在四川成都、彭县、新都、广汉等地出土的大量画像砖石上,农作、捕鱼、庖丁、宴饮、市井等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翔实的史证,揭示了当时人们饮食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试论四川饮食文化与成都美食之都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拥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川菜、风味小吃、川茶和川酒以及发达的餐饮业市场等,这些为成都美食之都的打造奠定了深厚的资源基础。美食之都的打造仅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据此提出建议:深入挖掘四川饮食文化内涵;突出特色,实施美食之都的品牌战略;打造川菜标准化、产业化;加强餐饮人才培养,全面提高餐饮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宣传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采取问卷调查和校园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认为学校应大力倡导校园网络道德修养,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理性、成熟的网络文化价值观,杜绝各种符号的网络文化暴力,努力维护网络绿色生态环境,构建多功能校园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营造一种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交互式氛围。  相似文献   

19.
学生习作中人文精神的缺乏是严重的,其原因是综合性的,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要在写作教学中改变单一的模式化倾向,根据写作综合性特点,进行教学丰富性的探索;另一方面还必须着力于大环境的解决,使大环境具有浓郁的人文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增加习作的人文意蕴。  相似文献   

20.
三星堆青铜器和商代中原青铜器艺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8月在四川省成都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公元前13~14世纪左右的青铜器,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神秘瑰丽,其造型、功能等迥异于我们熟知的古代中原文明,本文从青铜器的造型、装饰、原料来源、铸造工艺及宗教崇拜等几方面将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