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未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要明确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构建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体系,大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民俗文化人才,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是未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要明确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构建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体系,大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民俗文化人才,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桐城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桐城经济发展的新“着力点”。桐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要在充分认识桐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统一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努力实现改善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环境,建设开放有序的民俗文化市场,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产业的目标,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立足特色,打造品牌,培养人才,建设阵地,扶持民俗文化企业等策略,推动桐城民俗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和谐地发展,最终实现“文化大市”到“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民俗文化因其地域性、稳定性与独特性,被建构成非理性的、陌生的、"原生态"的镜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经营功能也日益突出,诸多问题也相伴而生,因此遭到不少学者的质疑。但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民俗文化产业经营是必然趋势,与其保护传承功能并非完全对立,产业经营是发展途径,不是发展目的。从理论上讲,很大一部分民俗文化都具有产业经营的可行性,我们可以从民俗文化的内价值与外价值、民俗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民俗文化的本真与"发明"等三个方面对之进行一番诠释。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旅游业的推动,结合广西少数民族旅游项目,对广西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实证分析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资源,梯田稻作传统景观文化资源,梯田稻作生产民俗文化资源,梯田稻作生活民俗文化资源,梯田稻作精神民俗文化资源状况,并对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龙脊古壮寨梯田稻作文化旅游产业整体框架、景观文化产业、梯田稻作旅游活动,住房饮食产业、节事娱乐产业、旅游商品制作产业等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是21世纪以来被公认为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现代社会,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便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成熟程度,黑龙江文化产业建设已经成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战略产业.  相似文献   

7.
客家民俗文化产业是依托客家民俗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将客家民俗转化为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及民俗文化相关产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集合。客家民俗文化产业可划分为物质层面的民俗消费、行为层面的民俗表达和精神层面的民俗建构三个层次。当前客家民俗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业态较为单一。发展客家民俗文化产业,应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资源观、跳出民俗主义的窠臼、处理好主位与客位的关系、在符合民俗文化发展规律的范围内对民俗进行"发明";针对客家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具体对策建议:一是提炼客家民俗符号,以民俗传播促产业发展;二是文化+科技,提升客家民俗文化产业竞争力;三是深挖客家民俗文化内涵,经营客家民俗文化IP。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是我国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就产业属性而言,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系列中的一种产业,具有产业发展的共性;同时文化产业又属于精神生产范畴,遵循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的生产规律;文化产业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三种属性使得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特殊产业。只有既考虑其一般性,又尊重其特殊性,才能制定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9.
孟艳  徐涛  李亮宇 《华章》2007,(9):299-299
文化产业作为世界最具发展潜力和增长最为迅速的产业,五大本质特征日益凸现.本文通过分析世界文化产业的特征,揭露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并结合中图文化发展的状况,简要分析中国在目前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文化产业分为内容产业、平台与传媒产业、延伸产业与一般文化制造产业三个基本模块,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运行质量的基本对策.文章提出,着重发展和提升文化内容产业,是繁荣我国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点所在.本文还针对如何改革文化产业结构体系和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应当采取哪些具体政策和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教师》2009,(16)
一、发展"动画"专业的背景与意义 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两个行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而动画业作为后起之秀,正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教育界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发展中国的动画产业,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冷平 《华章》2011,(18)
文化产业是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是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方面.本文阐述了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快优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庆阳香包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产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有着很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进行发展.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庆阳香包文化产业迎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庆阳香包文化产业的开发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庆阳香包文化产业的现状和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的优势,探究互联网时代庆阳香包文化产业的发展途径以及网络营销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中国西部地区未来产业发展当中的重点产业.文化基础是支撑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内在源泉,西部地区的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四大文化基础为西部地区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道路提供了可能.发挥文化基础作用的关键是增强文化吸引力.通过创意来增强文化基础的吸引力,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从互动发展到融合发展的新道路上实现西部地区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旅游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振兴文化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地方经济文化,是提升旅游产业效益,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发展文化产业,对提升地方旅游产业实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文化产业面临非常好的发展形势,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家战略性产业,然而一路高歌中仍旧不免存在发展障碍。文化产业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但由于结构性短缺、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开发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开发管理,有效提升文化产业人才数量和质量,为产业升级和成熟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市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提高石家庄市民俗文化的产业化水平,需要发掘与整合民间文化资源,寻找发展文化产业的契机,将静态发掘与动态开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融合并不是任意形成的一种产业发展趋势,在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低下以及政府管制严厉的条件下,很难促成文化产业的融合.文化产业融合有四个方面的动因.科技发展和进步不仅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也深刻改变了文化产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优化了传统产业结构,使得文化产业能与各行各业有机融合;进入20世纪80年代,政府经济性管制不再被认为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唯一手段,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问经济交往的迅猛发展也迫切要求政府放松管制,世界各国纷纷放松对电信、广播电视等产业的管制,从而促进了文化产业融合;从文化产业本身角度来说,对企业效益的追求势必要求产业发展应用更新的技术,寻求更多的资源,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融合发展;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说,人类的精神需求推动了各个产业的发展,也维系了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文化产业相对滞后的地区,大多是因为发展目标不稳定,发展路数不明朗造成的。为此,文化产业相对滞后的地区必须努力探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规律,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以五路并进的方法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被看做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尤其要重视产业集聚的形成,在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发挥市场主导力量,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涉县依托文化品牌集聚产业,极大的推动了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空间的集聚,把强化产业内生性力量与培育市场力量结合起来,由此实现文化产业良性发展,从而形成文化产业在一定空间的适度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