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中国美学理论界真可谓派别林立,群峰竞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自然属性派,主观派和实践派三峰的鼎立.实践派美学近十年来逐渐形成其基本理论构架,并成为当今中国美学的主潮.本文涉及的时间是"当今",因而宗白华、马奇、洪毅然等老一辈美学家不在论述之列.而且围绕中心论题,本文着重涉及与实践派最明显对立的自然属性派,主观派美学,其他派别,如朱光潜美学、系统论美学、非理性美学潮流等均不评论.当今中国美学家们基本  相似文献   

2.
台湾现代派学的产生与发展伴随着不断的诠释、论争和批评过程,概括而言,台湾的台湾现代派学研究有四种话语:批判与否定现代主义,为现代派辩护;搁置意识形态与美学观念争执的形式批评;现代主义在台湾的历史寻踪与学史定位。在有关台湾现代派学长久争议的背后,隐藏着一些重要的理论难题: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美学冲突;后发性现代主义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布达佩斯学派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哲学家、伦理学家与美学家阿格妮丝.赫勒的现代性想象制度理论,阐发了历史想象制度与技术想象制度的复杂的结构关系及其与现代性的三种逻辑构成的束缚与张力,藉此可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现代性的异质性特征与赫勒的文化现代性理论。  相似文献   

4.
美学自从1750年鲍姆嘉登创立以后,迅速发展。我国的古典美学知识相当丰富,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大放异彩。新中国的美学发展可分为两阶段,建国以后至文化大革命为第一阶段,围绕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展开讨论形成四派观点。第一派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第二派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第三派是主张主客观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  相似文献   

5.
东方绘画美学体系的整合与建构─—李德仁《东方绘画学原理概论》述评詹杭伦古往今来的人类绘画,概而言之,存在着三大相对独立的美学体系:一是崇尚理性、主张再现客体的西方古典主义美学;二是反对理性、主张表现主体的现代派美学;三是主张理性与非理性合一、再现与表...  相似文献   

6.
布达佩斯学派主要哲学家赫勒从日常生活、伦理、政治、宗教与艺术的关系考察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自律的呈现,这种考察不仅具有审美现代性的知识谱系性,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政治想象,其考察既是一种历史的认知,也是一种价值评价,因为相对审美自律形成的文化体现出人类的个体与物种价值的接近。  相似文献   

7.
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几位重要代表人物关于艺术与现实命题的理论,上承西方传统美学,又有其别具一格的新意,这些理论在人类审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布达佩斯学派主要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通过对马克思市场理论的重新阐释,通过对东欧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对市场体制进行了重新思考。她在指出市场体制给文化传播带来负面效应的同时认识到市场体制对文化传播的肯定性意义。这有助于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的文化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9.
词论中的境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诗论中的境界说在唐代形成, 词境理论的正式确立与形成, 是在晚清常州派陈廷焯, 况周颐的词学理论中。词的境界的确呈现了与诗的境界不同的审美趋向, 而王国维从审美本质入思, 对境界重新构建阐释, 他的境界说将词学批评推上了艺术美学的新层面, 使之成为具有现代美学意义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罗旭 《教师》2010,(19)
法兰克福学派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重要流派,其社会哲学的核心内客是"批判理论",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既是"批判理论"这一总体理论模式与思维模式的合理延伸,也是"批判理论"进入操作阶段之后一种更具体的实践形式.本文借助于否定的美学采批判大众的文化,主要论述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西比较美学研究经历“五四”至今将近百年历史,其中中国历任美学家们在这一领域由以西方美学理论体系为参照系逐步走向自主,在跨文化的语境下平等地比较、对话、交流,重新阐释属于美学本身及其历史乃至中西方各自专属的地域性、历史性的美学特质,并以此为契机更加充满智慧与自尊地重构我们民族自己的美学体系,从而促进整个人类在美学领域走向和谐整生。  相似文献   

12.
对西方传统美学之集大成者黑格尔的攻击,是现代美学反传统特征的集中表现。英美分析派美学产生的外律性表现为社会动荡、自然科学革命冲击与诸种文化交汇;自律性则表现为,对现代派艺术作出理论反应和对传统美学否定中的继承。关于“美”、“开放概念”、“艺术消亡”三个问题的探讨,构成了分析派美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基本上沿着两条路线发展 :一条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美学研究路线 ,另一条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派路线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对这两条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路线和方向进行考察研究 ,是很有学术意义和学理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学翻译是采用“归化”还是“异化”译法,争论已久。本简单论述中西“归化”派和“异化”派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并指出不要拿这两种翻译原则来判断翻译的成败,而是要从美学和化角度来看待翻译。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意义上说,对于文化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法兰克福学派是通过对科学技术和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来进行对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批判的.而对于科学技术或工具理性的批判始自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在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中更是具体展开了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因此这两部著作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代表作.对其文化批判理论做简要的分析,其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阿多诺的《美学理论》集中体现了这位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他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对现代艺术作品进行了解读和剖析。“精神化”的理念贯穿其中,“精神”不仅是艺术作品的核心,也是支撑审美价值的内在关键,它通过外部的感性因素表达出来却又高于表象。理解“精神化”与现代艺术作品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美学理论》这部呕心之作。  相似文献   

17.
韦尔施与柏林特分别提出"超越美学"与"介入美学"的美学重构,后现代多元化的原则是他们共同的起点。韦尔施的"超越美学"从形而上出发提出美学是认识论的基础,美学是能够横贯所有领域的跨学科,创造出美学与伦理学结合的"伦理/美学"。柏林特则是回归美学形而下的"感知经验",消解美学的认识论基础,反对传统美学的普遍性,提倡欣赏者与审美物体共同作用、身体介入审美的"介入美学"。两人是后现代的两极美学重构,分别代表了德国古典美学与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18.
熊筝  蓝水 《培训与研究》2004,21(6):42-43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化日益商业化与工业化,使人们丧失了对现存社会反抗的能力,成为统治进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这一理论是当前化批判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它也存在着某些缺陷,有待重构。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国特殊的诗教传统,中国的古典诗歌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诗歌的独立的审美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五四白话新诗运动从语言形式上对传统诗歌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但由于启蒙的需要,诗歌的功利性传统并未改变.新月派上承南北朝诗风追求艺术独立性之余绪,外接康德美学审美无功利性之成果,对古典诗歌的功利性进行解构.但由于意识形态的渗入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新月派的解构遇到了困惑.为了走出困境,新月派采取了妥协的策略,从而达到了解构与重构的艰难弥合.  相似文献   

20.
美学在论战中前进.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美学界的激烈论争促进了一些新的美学观的产生与发展,培养、锻炼了一大批美学研究者,为美学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7年以来,我国美学研究逐渐复苏,并很快形成了热潮.队伍迅速壮大,探讨的问题更加广泛深入.五、六十年代在美学论战中形成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即社会派、主观派、客观派和主客观统一派,当前则主要是社会派与客观派的对峙.这两派争论的焦点是对马克思早年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不同理解,和对自然美问题的不同认识.同五、六十年代相比,应该说这两派在论证自己的观点上,都严密、系统多了.其影响之大,也非昔比,在美学界中大有"非杨即墨"之势.但由于多种原因,两派观点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乃至不正确之处.笔者不揣浅陋,以一管之见,试评一下两派观点各自的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