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好摄之徒”,用镜头记录过众多平凡的人们和他们创造的不凡业绩。每一次走近他们,我都会被他们所感动,产生一种把他们拍下来的冲动。 去年2月12日中午,我县一家造纸厂上空浓烟滚滚,四五个十余米高的麦草垛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借风势,迅速蔓延,一旁几十垛麦草和厂房设备危在旦夕。随着消防车的警笛声,我也带着相机赶到了现场。当看到手持水枪、神情凝重的该厂职工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因工厂效益不好,他们有的已经下岗,有的几个月工资未发,但他们此时却奋不顾身地站在火场最前沿。为了拍下这些感人肺腑的…  相似文献   

2.
芮伟良 《新闻实践》2009,(11):68-69
记者在紧张地采访、拍摄,谁来记录他们的工作状况?且让我来试一试!我是报社的驾驶员,乘我的车的更多的是赶去一线采访的记者。遇到有紧急情况,如台风袭来,突发事件发生,我往往自告奋勇地请战出车。按理说,车到采访现场,我的职责告一段落,可以躺在车里听听音乐喝喝茶。司机只是个旁观者,最多好奇地看场景,或者替记者背背包。久而久之,我深为记者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自然而然地买来相机,在采访一线把镜头对准记者,记录着他们的工作场景。  相似文献   

3.
特殊的贡献总会得到特殊的褒奖。几百位国家重点建设工作的建设者,在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奋勇拼搏的同时,拿起相机,记录下那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成长历程,记录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雄风丽影,记录下建设者的风采与奉献,同时,也记录下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身影。在1990年那个气氛热烈的夏天,从他们拍下的近万张底片中选出的1800张照片,汇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影展《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摄影展览》。几万位观众以他们的惊诧、赞叹、沉思、默观再三、笔录  相似文献   

4.
一干就是二十年,该停下来总结总结了.1991年7月,我从山东大学外文系毕业,进入新华社,从事中央新闻摄影报道工作.工作选择了我,我也爱上了这份工作.工作对我有更多的意义工作对我而言是陌生的,但又是那么新奇,让人有些兴奋.我开始背起相机,频繁出入中南海、钓鱼台、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国事活动场所;那些曾经只停留在电视画面上的领导人物变得与我近在咫尺,我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很多,也学到很多;我还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外访,出入过白宫、克里姆林宫、唐宁街十号等,足迹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作使我有幸成为许多重要历史时刻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一个个历史瞬间似乎就在我的身边定格,不但开阔了我的视野,也丰富了我的阅历.  相似文献   

5.
唐师曾,绰号“唐老鸭”,新华社主任记者,保持平均每天发表一张新闻照片达数年之久。1991年至1993年,在任新华社中东分社摄影记者期间,他用相机记录了卡扎菲、沙米尔、拉宾、阿拉法特、穆巴拉克、加利、曼德拉等世界风云人物的历史瞬间。1995年在神农架追踪野人,1996年独自驾车环绕美国。两本著作《我从战场归来》和《我钻进了金字塔》真实地记录了他出生入死的采访生涯,也是我们了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西藏分社的记者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创新精神,勇于奉献担当,在“生命禁区”唐古拉山,克服种种困难,用笔和相机记录下极高海拔地区新时代奋斗者的动人故事,向全世界传递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7.
苦中有乐     
在我的业余新闻摄影生涯中,投入精力最多,时间跨度最长,影响最大目体验最深的是镜头中那些曾普通通、甚至被人遗忘的小人物。我用手中的相机探索他们平凡而独特的世界,备尝艰辛,也深深体味到——  相似文献   

8.
现年83岁的徐肖冰和75岁的侯波,在上个世纪30年代相继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不但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业绩,更为毛主席拍摄了大量照片。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画传》、《领袖毛泽东》等书中,他们俩的照片占了三分之一还多。 当我如约来到徐肖冰和侯波夫妇的家中,开门的正是侯老,她的身材瘦削,银白的短发  相似文献   

9.
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如实记录社会、记录生活、记录历史,其实,完成这些记录的时候也是在记录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在采访时一直提醒自己:深入深入再深入,直到抓到第一手的真实材料为止;细致细致再细致,力争报道准确无误。2002年,我到陕北甘泉县采访,当地领导热情介绍了他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动农民种大棚菜的经验,然后陪我看了几个点儿。实话说,我对这几个点儿的印象还不错,接受采访的村民都众口一词地表示大棚让他们增加了收入。可在采访中,我印象深刻的是公路两旁那随处可见的大棚,其密集程度,在关中道一些农业发达地区都不多见;印象深…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自己非常崇拜布列松大师,希望能像大师那样用相机记录下每个感人的画面。这张照片是我在法国食品节上抓拍的,出片后发现很不理想,自己也试着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1、拍摄角度稍右移,可能会更多的展现你亲的脸部,但就失去了与孩子的正面交流感,不是我想要的;  相似文献   

11.
我是合肥日报一名摄影记者。回首自己十年从业历程,摄影路上的一个个镜头,仍然历历在目。严寒暴雪中冻得发抖的双手、面对苦难人群的潸然泪下,抑或是领导调研路上的疾步前行……我都始终紧握相机,用心去感悟,用镜头去记录。10多年的摄影生涯,有辛苦和汗水,也有欢乐和欣喜。  相似文献   

12.
我在团里任报道员时,每每和摄影干事一起外出采访。看到他挎相机抓拍那一个个美的瞬间,尔后幅幅作品见诸报端、我眼热得心里直痒痒,恨不得夺过相机“咔嚓”几声,过过瘾。我连做梦也想有一架自己的相机。前年底,还是义务兵的我探亲归队时,老母亲见与我一起走的几个战友,有的转了志愿兵,有的提了干,唯独我还是个义务兵。便把积攒了一年的辛苦钱塞给我,让我跟领导意思意思。母亲的心情我理解,但我却另有想法。归队后,我拿出几年的积蓄,买了一架海鸥DF相机。嗨!刚有相机那阵,别提有多高兴了。珍惜得象个宝贝。当天夜里一直瞧到凌晨三点还没睡意,反倒不舍得咔嚓了,生怕它坏了,再没能力买。战友见我买了相机,都想借用一下留个纪念。遇到这种情况,我宁  相似文献   

13.
那是一张永远无法定格在胶卷上的脸,那是裱在摄影家心底的一张照片。那是一群贫苦交加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因为我的摄影家朋友略懂得一些非洲语言,所以争取到了随同新华社记者去索马里难民营采访的机会。他一直有那样一个愿望,要用相机记录下难民们一个个水深火热的日子,唤醒全世界的善良来拯救这样一群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人们,他们有黑色的皮肤,有褴褛的衣  相似文献   

14.
1.一个新闻人的伦理困境作为一位新闻人,我一直都有个左右为难的情景假定。假设,在我的早班途中目击一场不幸,我是应该举起相机记录“不幸”呢,还是应该设法去阻止不幸本身?况且这种假设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现实。实际上已经有不少——我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的同行们碰到这种事情了。他们凭借着,要么是本能要么是直觉采取了截然相反的行动。而这个看起来并不复杂的假设,却变成了某种真正的道德困境,带给我几乎是确定不疑的迷惑和痛苦。2.麻烦在于双重身份假如一个记者可以只是记者,而不同时是共产党员、男人、女婿或者其他角色,这个问题就可能简化乃至完全消解。因为对见义勇为的道德评价没有任何争议。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采取诸如救死扶伤、拔刀相助之类的“利他”行为完全符合伦理规范。当我们发现一个企图跳楼的女子时,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该是阻止悲剧,不管是在赶赴音乐会的路上还是前往开幕式的途中。这些都没有问题,构不成令我们苦恼的两难境地。问题在于我们同时还是新闻人,我们并不是单纯自娱的业余摄影家、委琐好奇的偷窥者或者其他什么非专业人员,事实上我们举起相机的主要动机也远远超出了100元的稿费。就像举枪有时候是军人无法选择的义务一样,我们举起相机...  相似文献   

15.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14,(1):94-94
圣诞照相机 假日扎堆,是时候好好准备一下你的年度旅行了。一身冬季新装的2013冬季限量圣诞版Sardina相机,也已整装出发,时刻准备着陪你记录整个冬季。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新闻与写作》的老师:您好!我刚刚踏入摄影之门不久,是个新手,时常会拿着自己心爱的相机出去,记录下每一个感动我的瞬间。这张“阳光下”是我“六一”时拍的,烈日的照耀下,孩子们忙着玩手中的玩具,大人们则“忙着”孩子,很有味道。为了能真实地记录这种氛围,我特意走近,  相似文献   

17.
《电子出版》2002,(7):55-55
“提供照片”一这是专业摄影人员时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也是他们的编辑、艺术导演和客户的要求。问题是,他们应如何提供照片?对质量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不必多说。摄影师的名字本身代表了一定的创作水平和风格,在信誉高于一切的领域里,专业人士绝不敢在工作质量上有丝毫疏忽,也不会在所使用的胶片和相机上有一点马虎,他们只选择可以满足他们要求的产品。为此,富士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可以满足其需求的专业胶片和相机。  相似文献   

18.
瞬间的难度     
做一个摄影记者难不难? 初学摄影时,我打心眼里觉得:一点都不难。拿起相机“咔嚓”一下,比一字一字地写、一笔一笔地画来的快多了。当时处在文革初期的混乱年代,所能看到的“新闻照片”几乎都是充斥报刊版面的“剧照”,摆布导演几乎成了唯一的拍摄方式。当我掌握了一定的光影技巧后,对这种“新闻照片”真是不屑一顾,摄影记者可能不容易当上,但他们的活儿一定是容易干的。 如今,我在中国日报干了14年摄影记者,恰好以前在学校、插队、做工、当兵的业余摄影时间也是14年。手中的相机,从跟别人借用,到用8元钱买的“华山”牌简易相机;从百余元的“海鸥”双镜头反光相机,到上万元的进口相机,虽然拍摄的对象由轻松变得沉重,从到此一游成为毕生追求,但拍出的照片,总觉得还对不住昂贵的器材。拍照片是容易的,拍出好照片,有时真让我难得无能为力。 于专业摄影时间一长,40多岁就觉得心已经老了,拍片子  相似文献   

19.
《新闻实践》2005,(7):i001-i002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我国一批新闻工作者也活跃在抗战第一线。在残酷的抗战日子里,许多摄影员同时又兼作器材采购员,当胶卷用完后,他们便化装跟随我们的城工人员深入敌占区采购,他们用血肉充实着自己的作品,有许多优秀的摄影记者为拍摄照片在战场上流尽自己最后一滴血。他们用手中的相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英勇奋斗、冲锋陷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血与火的瞬间,真实地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顽强抗争的历史,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美国《达拉斯时代先驱报》摄影记者鲍勃·杰克逊,在报道肯尼迪总统遇刺这一事件连续工作了47小时后,已精疲力竭,这时他又在市监狱和其他记者一起等着被指控为行刺者的里·哈维·奥斯瓦尔德的出现。杰克逊这样描写当时发生的情况: “当奥斯尔瓦德走出门时,我把相机举到眼前,我已准备好了……当我从相机往外看时,奥斯瓦尔德走了8—10步,我看到有个人影进入我的视线……鲁比快走了3步,砰的一声开了枪,当他开枪时,我按了快门。” 杰克逊拍到了鲁比刺杀奥斯瓦尔德的惊险一瞬间,获得当年普利策大奖。 1968年在越南战争最紧张的时候,美联社摄影记者艾迪·亚当姆斯看见一个被怀疑为越南突击队员的男子,由越南海军陆战队和警察领着,那男子的双手被捆在背后,亚当姆斯尾随他们,见一警察头目举起左轮手枪时,亚当姆斯举起了相机。他解释道:“当他举起手枪时,我才举起我的相机,可是我当时没料到他会开枪,他开枪时,我按下了快门。” 这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深刻地揭露了越南战争的恐怖,也是越南这场悲剧战争的缩影,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样的民主,用得着我们用生命去保卫吗?这张照片的发表,使得美国国内掀起一股反战高潮,这照片理所当然获得普利策大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