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明玉  黄玲 《湖北教育》2009,(12):36-38
《多彩的夏天》是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第一个主题《夏天到了》的教学内容。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力图在本课教学中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渴望能在这个舞台上旋转自己的人生.新的课程改革就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美丽的舞台--<品德与生活>.  相似文献   

3.
品德懒惰生活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课程.体现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理念。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绝对值,反映了儿童的需求,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征。针对当前品德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如重知识轻能力,重民主轻主体。重课上轻课下.重讲解轻体验等,现结合本人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理解与实践.提出如下课程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已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一个崭新概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纵观我县《品德与生活》的课堂状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较多集中在“教材留下的空间大.要求教师自主创造发挥的东西多.教师无法深刻地认识与挖掘课程资源”这个问题.课程目标无法实现。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呢?笔者浅谈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推进,新课程建立了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活动型教学模式,为学生品德的自我教育、自我构建和自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品德课教学必须回归富有特点的儿童生活,开展儿童喜欢的各种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搭建平台让学生探究,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反思生活,感悟生活,学会生活,提升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张爱勤  沙飒 《中国德育》2007,2(7):85-90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近五年多来,积累了丰富的课程经验。随着课程实践的深度推进,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为更广大地区教师提供一个比较高水平的思考和操作起点。2006年5月,我们邀约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鲁洁教授组织团队开展此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讨论和现场工作,我们决定分六个专题:自我认识、儿童交往、亲情教育、公共生活、历史文化、人文地理,以苏教版教材为基础,用课例形式呈现,同时检讨相关专题的课程经验。本专题将以系列文章连载,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目标追求的基本理念,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儿童的生活为主要教育背景和教学素材,在生活情境中实施教育,突出体现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贴近于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使《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找准了位置,为我们走进新课程,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创造美好的教学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近五年多来,积累了丰富的课程经验。随着课程实践的深度推进,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为更广大地区教师提供一个比较高水平的思考和操作起点。2006年5月,我们邀约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鲁洁教授组织团队开展此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讨论和现场工作,我们决定分六个专题:自我认识、儿童交往、亲情教育、公共生活、历史文化、人文地理,以苏教版教材为基础,用课例形式呈现,同时检讨相关专题的课程经验。本专题将以系列文章连载,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开放性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如何采撷新颖有趣、切合实际的开放性课程资源呢?一、捕捉学生生活中的新问题——满足需要“问题”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困惑。教师应从学生生活中敏感地捕捉到有教育价值的新问题,围绕问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设身处地教育身边的人或事的同时教育自己,熏陶情感,发展德性。如在教学《换个角度想一想》时——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小珊,她遇见了一件让人烦恼的事。你们能帮着解决解决吗?生(异口同声):能。(创设情境:放学后,小红和小兰到好朋…  相似文献   

10.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德与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提出“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当时着重阐明的意义是课程与教材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阶段后,我们认为本课程向生活的回归应致力于使课程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成为一个能够改变、改善生活的“因子”。这一种回归才是课程的归宿。课程与教材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这是本门课程教学所应持有的基本立场,同时我们也反对“立竿见影”的简单化联系。要深入研究课程转化为生活的具体机制,要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要着力培养“践履躬行”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其综合性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华 《山东教育》2005,(28):51-5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基于该课程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挖掘各种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充满生命活力。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3.
熊跃 《广西教育》2008,(10):35-36
课改以来,国家把原来的“思品”学科改为了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就是要在“思品”教学中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认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并在其与生活、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儿童与生活”入手,实施活动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品德课程的教学功效.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课程教学有一个质的变化,依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有一个质的变化。依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将进行大改版,改版后的教材是啥样?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如何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如何运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标中提出的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呢?我们必须在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大胆尝试,引导教师运用课标走进新课程,把握教材教学。  相似文献   

17.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之一。这为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不同于以前的思想品德课,而是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品德与社会课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呈现在广大教师面前,由于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导致了品德与社会课的变味。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学参考》2009,(30):25-26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相似文献   

20.
张爱真 《文教资料》2008,(17):105-106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理念与目标、设计框架等制约着教学方法的运用,基于此,该课程在实施中应运用体验性教学方法.本文列举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说明此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具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