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失业压力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失业的出现是对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的背离.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知识失业的内涵,对我国知识失业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知识失业压力下高等教育如何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国外的研究和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国际经验看,当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通常会出现“知识失业”现象。“知识失业”的原因包括大学毕业生供给总量增加、市场需求减少、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变化以及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解决“知识失业”,应从改善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实施大学生创业计划,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就业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在发展中国家,并存着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即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劳动者往往因传统部门报酬低而涌入现代部门求职。由于现代部门职位的有限性,就倾向于雇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去做原来由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所做的工作,这种情况叫教育深化。由于教育深化,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扩大各级教育机构,又由于发展中国家教育体制中高等教育费用较低,个人收益明显高于个人成本,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公众具有一种对教育的无限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就会超出现代部门的需求,“知识失业”就随之产生。我国当前出现的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陕西现象”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一批由陕西民办教育家创办的高校组成民办高校集团 ,形成了适宜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民办高校群落 ,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我国民办高教发展中的“陕西现象”。陕西民办高教发展在全国具有代表性 ,正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知识失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大学生的“知识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学生“知识失业”主要由结构矛盾、总量矛盾、大学生个体因素三大原因造成。从高校角度看,解决大学生“知识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多重调整,一是优化专业结构,拓宽就业口径,培养学生知识与技术的迁移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变被动适应就业为主动创业上岗,开拓就业空间;三是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强化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帅军  卢盈 《高教探索》2012,(3):140-142
高校办学目标的雷同、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趋同、人才培养方式的同一性是存在于我国高校发展中的问题。趋同化现象归因于传统计划思维逻辑下的高校发展观的阻碍、高校管理体制的制约、不合理的目标定位以及单一化评估制度的施行。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祛除我国高等学校发展中存在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扩大招生促进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但也随之产生了高等教育过度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过度与扩大招生关系密切。大学生的知识失业、择业形势严峻的现实,需要我们认真理性地思考高等教育过度问题。解决高等教育过度问题,需要高等教育的主体——各个高等院校做出积极的努力,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实施宏观调控,尤其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使高等教育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所谓“知识失业”,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与合理配置的表现,从现实来看,我国出现的“知识失业”既有“知识型劳动力”因教育体制造成的相对性和结构性过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论解决我国“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肯定我国教育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探讨我国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的有关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改革各级教育体制,调整教育投资方向,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制定适当的教育机会限额分配制度,发展知识经济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10.
知识失业问题在近些年日益突出,是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式为我们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膨胀从而形成知识失业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以托达罗人口流动行为模式为基础构建的基于两个部门(职业技术部门和高等教育部门)的人口流动模型表明:宏观上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微观上高等教育的学科设定以及办学规模要及时地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进行调整,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唐建兵 《函授教育》2003,7(6):97-100
近年来,大学生待业和“大材小用”的“过度教育”现象已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和急需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从高校扩招和人才市场约束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角度对高等教育中“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我们一直关注着大量城市工人下岗、农村失业劳动力增多的同时,近两年来,在各大城市的公共场所, 稍细心的市民和旅游者都不约而同地发现,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中大学生多了,开出租车的司机也有了研究生,就连给酒店拉开大门的门童,也是某大学的高才生,这种现象就是经济学家,特别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学者们,称之为的“知识失业”。所谓知识失业,又叫“知识性劳动力失业”(Educaced Unemployment),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带来了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引领并适应"互联网+"的教育新常态,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主题。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变高等教育自我评价为客户定义高等教育价值,以协调发展思想取代局部调整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理念,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高等教育服务模式。与此同时,"大平台+小前端"的共享教育将成为未来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跨区域教育合作联盟势必在高等学校联合发展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上,快速反应正变得比预测市场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知识失业"在我国已成为客观事实。这一现象的出现与高等教育在自身发展中所存在的超常规发展、高校层次定位不合理、学科专业结构性失衡、大学生素质不高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此,高等教育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内部抑制或消除导致"知识失业"的因素,缓解"知识失业"问题,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生沦为"蚁族",自有社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从高等教育的视角审视,"蚁族"群体的生成,与"蚁族"主体学无所长、人才类型定位游移、职业准备缺失等"蚁族"主体自身的原因有着更为直接的关联。因而,解决"蚁族"问题,不能仅寄希望于体制与机制改革,更应以改善教育、完善主体为思路寻求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6.
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有基础性地位。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落实到课程的层面。然而当前高校课程考核却存在一定的“放水”现象,主要表现为考核标准亟待提高、考核内容提前泄露、考核结果失真三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为传统文化与思维的消极影响、高校和教师主体责任与原则的缺位、高就业率追求的负面效应以及安全和稳定要求下的让步。为从根本上治理高校课程考核的“放水”现象,需提升质量意识并凝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培育坚持学术逻辑与容忍学术失败的学术文化,强化高校与教师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主体责任,优化影响课程考核客观性的外在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目前,我国正在浮现一种新类型的失业——知识失业,即高学历的人群面临更高的失业率。对于当前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不少人认为在我国已经出现了过度教育,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本文试图从知识失业与教育过度的概念及关系入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知识失业现象的成因,阐明认为是教育过度导致知识失业这种悖论的危害性,并提出只有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实施各项配套改革,才能预防教育过度的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19.
从知识考古学视角重新审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有其产生的深厚文化基础。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来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只是表露于外的现象,追溯其文化根源,可以发现这一现象隐含着对儿童生命价值的呼唤,深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博弈,体现了工具理性时代的诟病。人类社会生存环境与方式的变化呼唤幼儿园教育与时俱进、去粗取精、顺应时代、走向未来,从文化根源上消除"小学化"弊端。  相似文献   

20.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探讨我国教育中存在的“教育浪费”和“知识失业”现象,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