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材的变化反映了教育核心价值的取向。建国60年来,中小学各科教材有过几次大的变革,它反映了教育所走过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本专题仅仅从中学语文教材变革的两个侧面——围绕教材编写所引发的重大论争、经典名篇内容价值的变异与突围,来反映我国教育的发  相似文献   

2.
教育目的的确定受制于特定时代的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心里发展水平,并随着时代的更替而变化,特定时代的教育目的决定着特定时代的小学语文教材,同时,特定时代的小学语文教材也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教育目的。从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中略见一斑: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21世纪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3.
李汉潮 《文教资料》2009,(26):153-155
教育目的的确定受制于特定时代的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并随着时代的更替而变化.特定时代的教育目的决定着特定时代的小学语文教材.同时,特定时代的小学语文教材也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教育目的.从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中略见一斑: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21世纪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教材变革,展现出新时代带给我们的新气象,折射出小学语文学科教材教学变化的基本规律。新中国成立的过渡期反映出在变革中求稳定,探索教材编写的新思路;学制变化的探索期折射出新时代教育体制变化中的不同思路;新中国两部大纲的颁布期反映了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已走上了成熟的轨道。从十七年的经验总结中梳理出广东教材的使用情况和特点,可为今天广东教材教学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教材评价的本质及其价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材评价是对教材一定价值关系的可能后果的预见和推断 ,教材评价的本质是评价主体对教材价值的判断过程。教材评价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它存在着两对主客体关系 :价值客体与价值主体的关系 ,评价客体与评价主体的关系。从价值维度对教材评价的功能进行定位 ,教材评价有满足社会、学生发展需要的外在职能 ,以及满足教材评价者自身发展需要的内在职能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材使用是落实课程理念的重要环节,强调教师以学生学习体验为基础,将教材作为一种可开发的动态资源。当下教材使用面临“知识本位”的问题,表现为偏重知识目标而忽视育人目标。为破解这一困境,教材使用须以新课标的“学生本位”理念为根本遵循,锚定先行目标,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要求,融通符号、学科和意义三个世界;教材使用须明确问题意识,反映教材使用变革的新经验和新特征,遵循本体、教育和价值三个逻辑;教材使用须坚持创新导向,实现学科实践的新转化,追求知识理解深度、能力发展广度、主体意义厚度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7.
对乡土教材内涵、价值的全面理解是引导乡土教材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前提。乡土教材是依据各级各类教育目标,由当地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社会团体、个人组织编写的、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具有鲜明地方性特征的教学信息材料。乡土教材的价值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服务地方社会。基于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对乡土教材的认识偏差,应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一体"教材体系,充分发挥各类教材的功能,拓展乡土教材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教育内容的体现,是教学的重要依据。美国20世纪90年代小学英语阅读教材的变革经历了从取代到整合的发展过程,这次变革充分体现了阅读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阅读教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范远波 《教育学报》2007,3(6):73-79
儿童文学概念从提出到流行一直与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相伴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思想变革所带来的教育内容的变化。民国时期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既是清末以来教材实用化、大众化追求的结果,也是儿童本位的课程观得以确立和强化的反映。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成为小学国语教材,主要以反复故事和各科知识文学化的形式出现,旨在解决国语教材的文字反复和知识传授所带来的趣味性缺乏问题。儿童文学教材进入国语教科书的丰富和完善过程凸显了三种积极的尝试,即尝试教材形式的多样化、教材内容的顺利过渡和衔接,以及无意义的拟声词和有意义的动作字词的大量运用。这些探索和尝试对今天的语文教材编写和组织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教育内容的体现,是教学的重要依据。美国20世纪90年代小学英语阅读教材的变革经历了从取代到整合的发展过程,这次变革充分体现了阅读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阅读教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尽管人们对教材插图存在的必要性已达成普遍共识,但是目前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中小学教材常因插图问题引发广泛关注甚至遭到尖锐批评。教材插图应反映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握时代特征,展现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新成就,符合学生认知和审美发展特点,与学科内容相得益彰。提升中小学教材插图质量应运用系统思维,从教材编写、审核、使用及研究全链条来把握,各个环节、各个主体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教材是驱动教学变革的重要诱因。教材与教学的关系经历了手抄时代“教材辅助教学”、印刷时代“教材支配教学”以及数字时代“教材重构教学”的嬗变过程。教材驱动教学变革有其必然的逻辑,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选择的价值逻辑、教材结构编排的教学逻辑、教材形态转换的媒介逻辑以及教材编审制度的变革逻辑等方面。实现教材驱动教学变革的基本路径主要有立足教材价值逻辑研发优质适学教材、把握教材结构逻辑促进教材“活化”、依据教材媒介逻辑处理全媒体教材关系、坚守教材变革逻辑发挥教材教学功能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教材是驱动教学变革的重要诱因。教材与教学的关系经历了手抄时代“教材辅助教学”、印刷时代“教材支配教学”以及数字时代“教材重构教学”的嬗变过程。教材驱动教学变革有其必然的逻辑,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选择的价值逻辑、教材结构编排的教学逻辑、教材形态转换的媒介逻辑以及教材编审制度的变革逻辑等方面。实现教材驱动教学变革的基本路径主要有立足教材价值逻辑研发优质适学教材、把握教材结构逻辑促进教材“活化”、依据教材媒介逻辑处理全媒体教材关系、坚守教材变革逻辑发挥教材教学功能等。  相似文献   

14.
智慧时代的到来呼唤智慧教育,智慧化教材作为落实智慧教育的重要载体应运而生.对智慧化教材价值逻辑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引领智慧化教材的健康发展.智慧化教材的价值逻辑起点是依托智能技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为立足点,智慧化教材具有以基础性学习资源与差异化学习资源为基础的共性价值和个性价值,以临时化学习场域与具身化参与为核心的交互价值和体验价值,以全程化监测与立体化评价为依据的过程价值和结果价值.为更好地实现智慧化教材的价值逻辑,智慧化教材需建立智慧化教材标准层、打造全方位需求组织层、创新教材编排设计层、营造泛在化技术环境层.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寓言故事。读寓言故事能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寓言教学价值的挖掘,依托教材文本,引领学生感悟寓言的语言特色,并能把寓言故事讲得生动具体,理解寓言所包含的深刻道理。这样教学,不仅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且让学生受到教育,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物质载体。聚工具性和思想性于一身,在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以无形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教材内容文本分析的手段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探究,从成人价值取向和儿童价值取向两个维度来对教材中人物主角、主题思想和插图三个部分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进行比对,结果教材中的成人价值取向的思想内容多于儿童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育学教材在小学师资培养和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目前我国发行量颇大、影响深远的三本小学教育学的教材来看,在体系上存在结构大同小异、与普通教育学教材极其相似、没有从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缺乏明确的价值取向等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该重构小学教育学教材的体系,适应小学教育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在重构中,应该坚持到小学去研究教育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教材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物化成果。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改革必然会带来课程的变革,而课程重要载体之一的教材也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材实现从经典式教材向材料式教材转变,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学"的方面转变,从静态的课程知识内容的物化形态到课程事件过程的动态创生和展示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真实性、经典性和儿童性成为争议的主要焦点。引发争议的原因除了教材改革本身的问题之外,更与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诉求相关。教材争议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层次问题,然而反思这次争议,多为民间行为,缺乏学理性的探讨,特别是缺少从教育的角度思考教育,从语文学科及其教材自身的角度认识语文。所以,怎样看待语文教材争议,重要的是要深刻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特性,认识到语文教材编写是价值逻辑、知识逻辑、心理逻辑的三位一体。认识到这点,就不难对这次争议作出较为合理的评析。  相似文献   

20.
在新加坡华文教学以及双语、双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中学华文文学课程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此期间,充当文学教学重要课程资源的中学华文文学教材也经历了从早年的移植引进期、建国后的初步发展期到当下自主转型期的演进过程。伴随着课程标准的历次变革,中学华文文学教材在教材编写理念与设计、选文内容与安排等方面皆有所革新。因此,这种分期梳理既反映了华文文学教材的演进与变革,也体现出新加坡中学华文文学课程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