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考察完美主义以及自尊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以245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进行完美主义、自尊和运动心理疲劳的测量.结果发现,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成就感降低维度与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维度以及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完美主义的其他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情绪体力耗竭与除个人标准以外完美主义的其他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运动负评价与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完美主义的其他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运动员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反复思考、关注错误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成就感降低;运动员完美主义的反复思考、关注错误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情绪体力耗竭;运动员完美主义的关注错误和知觉教练压力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成就感降低.  相似文献   

2.
聂磊 《知识窗》2010,(2X):46-47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对时间的态度、计划和利用等认知特点,是时间维度上的人格差异,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结构,是一种人格倾向。一般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各种挑战或新情境时的一种总体自信心。本文对大专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更好地了解专科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指导教学实践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大一新生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了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FHP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9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发现大一新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呈正相关(r=0.33l,P<0.01),完美主义的不同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可见大一新生的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人格健康状况实证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格健康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障.本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部分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姜涛 《今日科苑》2007,(14):220-220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在校大学生的人格具有相当的可变性和可塑性。综合起来,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有:①校园文化②社会环境③人际关系④消费水平⑤父母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陈秋蓉 《科教文汇》2013,(16):198-198
场认知方式是指对个体人格特征的诠释,指个体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倾向于依靠身体内在的参照物,还是倾向于依靠外在的参照物,场认知方式可以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种类型。目前国内外有两种比较科学权威的测定方法有棒框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  相似文献   

7.
场认知方式是指对个体人格特征的诠释,指个体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倾向于依靠身体内在的参照物,还是倾向于依靠外在的参照物,场认知方式可以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种类型。目前国内外有两种比较科学权威的测定方法有棒框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江苏某高校的大学生为对象,采用二次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就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了在多因素协调作用下,对大学生的创业倾向起关键影响作用的因素为创业教育经历、创业社团活动经历、个体的创新性和独立欲,并就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创业倾向水平,促进大学生科技创业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米豆豆 《科教文汇》2011,(21):173-173,204
时间管理对个体意义重大。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它包含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是一种在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类,最后对时间管理倾向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黎林 《大众科技》2011,(4):178-179
为了解大学生外表完美主义和外表改变愿望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文章采用外表完美主义量表,身体满意度量表,外表改变愿望量表及面试失败情境对3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男生的身体满意度高于女生,在失败情境下,男生和女生的身体满意度都下降;在对身体不满意的情况下女生更加愿意改变相貌,而男生相对而言更愿意改变身材。  相似文献   

11.
程娜 《内江科技》2011,32(8):74-74,91
文章通过传统养心思想中的保健观念和保健方法来帮助大学生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对大学生陶冶性情、完善自我人格、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有着独到的现实意义,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2.
大学是个体人格发展稳定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体从学校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的交界点,本文采用SEI-YV问卷,研究大学的情绪智力引入学校课程后的大学生的情绪能力的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13.
自卑是个体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消极情感体验,它不仅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而且对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从大学生自卑的表现、危害和原因几个方面,探究大学生自卑的心理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尊严是个体不断以一种有价值的方式应对生活挑战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开展尊严教育有其现实必要性,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尊严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保障是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研发人员创造动机产生的内在基础 创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创造性人格的内在驱动力,直接决定着个体对创造活动的基本态度和参与创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对贫困的认知(主要指归因)将影响应对贫困的行为,成为扶贫、脱贫的关键,而贫困归因受人格特质影响。在中国,权威人格普遍存在,近乎成为民族性格。在此环境下,探索权威人格与贫困归因的关系较为有社会价值和意义。根据已往研究推断,具有高权威人格的个体无论是作为当事人还是旁观者,倾向于将贫困做个人归因,即内归因。  相似文献   

17.
杨湘玉  程源  刘云 《科研管理》2017,38(6):84-90
本文研究创业倾向的性别差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研究框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以北京高校大学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定量探讨人际关系、前瞻性人格、创业态度和创业能力对创业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男性创业倾向的各条影响路径均高于女性,且人际关系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明确了这些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和路径,阐明女性创业倾向的形成路径,以及不同性别创业倾向影响路径的差异,对于女性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道德生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旨在使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体的本质、技术手段、营利目标、运作方式及其所产生的效应有所了解,使他们形成一定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从而指导他们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环境中的各种实践。这个过程和个体的道德生成过程具有惊人的一致性,我们可以通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道德生成机制研究,来促使大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道德人格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大学生学生干部与组织冲突之间的影响,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访谈法对安徽农业大学的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中的干部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干部的个性特征对于组织冲突有明显影响,外倾型个性在面对冲突时倾向于热加工,往往情感大于理智,易冲动;内倾型个性在面对组织冲突时倾向于冷加工,往往理智大于情感,易化解冲突;中间型个性在面对组织冲突时倾向于看情况,容易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20.
在后工业文化社会中,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人格塑造显得至关重要,在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政治人格的引领下,可以促进民族群体观念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本文分别从政治人格及特征、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政治人格塑造的内容、大学生政治人格塑造的具体途径来论述,以达到通过塑造政治人格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