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为的最高表现,"无为"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化境.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说,由于管理者具有极高的领导艺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非常清闲,并没有太多作为,但是他所管理的组织却井然有序,兴旺发达."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日、美、德等国家的一些管理专家也在注意研究和利用."无为而治"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同样可以用于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无为教育.一个有创意、有思想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放得开,撒手让学生去做,仿佛无为而为,但并非不为."教是为了不教"、"善教者化‘教'为‘不教'",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如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步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我们教师若能做到"无为而为","取法自然",真正让学生们自己"有为"起来,就会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样也就会更容易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学生.  相似文献   

2.
现代实验室管理与“无为而治”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无为而治”管理实验室既重要又可行。无为的基础是无不为,无不为的目的是无为,“无为”而能达到“治”,就可以堪称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其目的是想用"无为"的手段,让统治者效法天道,自然无为,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无为而治"是治国之道,养生之道,也是教育之道,教育中的"无为而治",既是教育教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无为而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不做徒劳无益甚至揠苗助长的事,使"无为"与"有为"达到最佳统一,从而使主体教育的实施达到最佳的效果。笔者由老子"无为而治"得到启发,结合自身班级管理工作,总结出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4.
“涅檗”是梵语nirvana的音译.意译为“灭度”、“寂灭”等,谓脱离一切烦恼,进入自由无碍的境界.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晋·僧肇《涅檗无名论》中说:“涅巢,秦言‘无为’,亦名‘灭度’。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灭度者.言乎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涅粲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后世把僧人之死也叫涅檗。  相似文献   

5.
刘雪丰 《科教文汇》2009,(23):130-130
本文意在合作学习的理论指导下,探讨学生作文评改的新途径。本着切实提高学生能力的宗旨,本人总结了“互评武作文评改”模式在实际操作中的几个注意事项,以期通过教师的努力,真正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变“教师评改”为“学生自主评改”。使学生在多边交往中,培养创新能力,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道家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与本体,一切都要遵"道"而行,管理活动也不能例外。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基本原则。道家主张管理者应该顺应管理活动的规律,不要胡作非为。这种"无为",能够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而在效果上可以达到"无所不为"。这一原则表现在管理活动中,便是管理者在具体事务上无所作为而放手让被管理者积极有为,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老子提出:管理者无为,人民自然就自我化育;管理者好静,人民自然就行为端正;管理者不无端生事,人民自然就富足安康;管理  相似文献   

7.
学习《轮椅上的霍金》,应该引领孩子们在课文之外欣赏霍金,就是"生长的力量",就是"推远了看"。好的语文学习就是要把"‘有形’的语文训练寓于‘无形’的生活实践之中,要让学生在看似‘无为’的活动中达到提升语文素养‘有为’之目标。"如此,课堂才会"天光云影共徘徊";如此,孩子们才会"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8.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社会,创新成了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通过教师引导探索法、学生主动实践法、设身处地教学法、学生归纳总结法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培养创新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9.
颜林 《知识窗》2011,(8X):69-69
<正>魏书生老师在他的报告中不止一次地讲到他是一个懒人:让学生自己制定计划、自留作业、自己设计考题、自己批改作文、自己管理自己。如果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那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两个字——偷懒。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一些教师太勤快了,以至于学生变懒了。相反,"懒"教师教出来的是  相似文献   

10.
王成琴 《科教文汇》2008,(29):110-111
针对作文批改的传统误区——“评价内容片面化,评价标准统一化,评价方法单一化”进行探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把语文教师从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作文批改必须走作文评价内容多元化,要求分层化,方法开放化。从而,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使之养成自改习惯,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吴彬 《知识窗》2013,(4):20-20
西方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再教。”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巧妙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学会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探索规律、掌握知识、总结经验的方法.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爱学”、“会学”、“学好”、“学活”、“学深”、“学透”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薛振军 《科教文汇》2012,(20):118-118,169
学习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是我校最大的办学特色。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培养学生对历史时间概念的敏感,提高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揭示历史规律的能力,都要由教师的教引导学生的学,学出规律,练出能力,才能做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要求和境界。  相似文献   

13.
张卫煜 《科教文汇》2012,(33):172-173
快乐体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得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地活泼地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体验到克服各种困难后的乐趣.让学生从最初的“想学”到“敢学”再到“乐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上体育课的乐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快乐体育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快乐体育”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4.
崔月映 《科教文汇》2008,(25):121-12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目的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逐步形成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具有很强的“体验性”,语文教学只有让学生自己体验,他的感受才会深刻,也才能真正开启其智慧之门。那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呢?  相似文献   

15.
教学有效性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衡量教学的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也不是指学生的学习是否努力,而是看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从教与学的过程看,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两个方面,如何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最终达到陶行知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境界,是值得所有教师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陈菲 《科技风》2014,(19):238-238
思想政治课的“助产术”教学来自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的启发,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习过程成为信息加工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教学过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师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尽量避免“助产术”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误区,才能真正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批判、创新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杨联文 《今日科苑》2005,(12):62-62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贯穿“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注意学生的品德教育,以“德才”皆备束培养学生,让学生在人生旅途上充满善心和爱心。为了配合这些教育.我让艺委员每学期教学生学会唱五首革命歌曲,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相似文献   

18.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其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很强,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太枯燥,学生难学———太乏味的现象。为此,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课堂积极性、发挥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赵丹 《科教文汇》2009,(9):92-92
围绕高职高专景观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从学校办学理念、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方面进行了讨论,在明确学校办学思想,处理好学生与教师之间“学”与“教”的关系,学生脚踏实地地学习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景观教育教学才会取得成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气氛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