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08     
看到“108”这个数字,大家也许会联想到梁山108个好汉,或者是108种行业。然而,今天我说的“108”,却与这些无关。“108”,很凑巧的数字,它是今天我和爸爸从妈妈的秀发中拔下来的白发的总和。妈妈在我眼里,一直是很年轻、很漂亮、充满活力的。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白发悄悄地爬到  相似文献   

2.
108     
  相似文献   

3.
《全唐诗》第五册《孟浩然二》载:“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一作嶂)开成南雍州.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一作娇)绿水洲.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标题为《登安阳城楼》.(中华书局1985年第三次印刷本,1657页.下凡引解放后中华书局出版各书,皆只注明书名及页数.)查上海涵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明刊影印本《孟襄阳集》、上海中华书局据明刻校刊本《孟浩然集》、汲古阁藏《五唐人诗集·襄阳集》、光绪十三年(1887年)印行《唐四家集·孟襄阳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据明铜活字本影印《孟浩然集》(见《唐五十家诗集》)等版本孟诗集,皆录载是诗,其标题文字,均作“登安阳城楼”.明初高棅(1350——1423年)编选的“一部比较全面而有广泛影响的大型唐诗选本”  相似文献   

4.
昆仑是我国神话系统里的奥林普斯山,为群帝诸神之所居,是战国秦汉一种宇宙模式理论里天地之象征,是袖珍本的小宇宙.它的初型是我国西北部某一高山(看来祁连山跟昆仑关系最大).以后随着我国幅员的扩大、文化的广披,昆仑的地望有向西移动的趋势,到了秦代,已经用来指新疆之昆仑了(李斯《谏逐客书》“昆山之玉”便指和田美玉).  相似文献   

5.
《楚辞·九歌·东君》“思灵保兮贤姱.”王注:“灵谓巫.姱,好貌.言己思得贤好之巫,使与日神相保乐也.”洪补已知其注“灵保”之误,说:“古人云:诏灵保,召方相.说者曰:灵保,神巫也.”灵字从巫,在《楚辞》里多指神或扮神之巫.《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古代神多有光.“皇剡剡”即状其光.《云中君》也说:“灵皇皇兮既降.”(皇读如辉煌之煌)所以《湘君》的“横大江扬灵”也是说神光飞扬,没有必要改读为“扬舲”.这样看来,《九歌》诸“灵”多指灵光显赫之神.但神往往要由巫来扮演,“身则巫而心则神”,神巫混一,灵保不分.《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王注:“灵,巫也.楚子名巫为灵子.”春秋屈巫字子灵.《说文解字》卷一玉部:“灵(原小篆从玉),巫也,以玉事神.灵,或从巫.”《易林·小畜之渐》:“学灵三年,仁圣且神明,见善祥吉喜福庆.”王国维先生指出:“灵之为职,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诸家俱言《楚辞》灵保即《诗》之神保.《小雅·楚茨》:“神保是飨.”“神保是格.”“神保聿归.”朱熹《诗集传》:“神保,盖尸之嘉号.《楚辞》所谓灵保,亦以巫降神之称也.”《克鼎铭》有“圣保”.王国维先生《克鼎铭考释》曰“圣保犹《诗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动词“问”除了极少的几个用例作“问候”、“慰问”讲,绝大多数是“询问”义.本文论述的是“询问”义的“问”用作谓语所构成的多种句式的特点.“询问”义的“问”,作谓语时,表示有不了解的事情要向别人询问,把问题提出来请别人解答.这样就涉及询问什么(询问的内容)和向谁询问(询问的对象)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可以由双宾语句式表现出来,承担询问内容的词语是直接宾语,承担询问对象的词语是间接宾语.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母问奢其故.”“奢”是询问的对象,是间  相似文献   

7.
五十多年前,柳亚子先生对一九○三至一九○五年日本横滨新小说出版社的一批署名“曼殊室主人”和“曼殊”的著作作过辨证,他的结论是:“《新小说》上的曼殊室主人和曼殊,是麦孟华而不是苏曼殊,请大家不要再上当呀.”对于柳亚子的这一论断,解放以来,虽然没有人直接提出过异议,但在不少文章和著作中却认为,苏曼殊是《小说丛话》的作者之一.他们说:“1903—1904年连载于《新小说》杂志头两卷的《小说丛话》是梁启超、狄葆贤、苏曼殊、侠人等共同创作的一种新体裁”.因而断言:苏曼殊“在《新小说》杂志上留下了宝贵的谈文学的文字”.这就无形中肯定了《新小说》所署的“曼殊”就是清末民初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作家苏曼殊.  相似文献   

8.
刘勰所撰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内容丰富博大,而“文道自然”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所谓“文道自然”,就是从天(自然)人相通的思想出发,抓住自然及其合乎规律的运动同艺术审美的联系,一方面认为美和艺术根源于自然,符合自然;另一方面认为通过人对规律的掌握,可以创造出超越自然的艺术美.可以说,刘勰是把我国传统中兼有哲学和美学意义的“自然”论全面地运用于文学领域,从而建立其体大思深的理论体系的.  相似文献   

9.
_诗经_卷耳_臆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录原诗: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实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阝贵).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石且)矣,我马瘏矣!我仆(疒甫)矣!云何吁矣!这一首诗,解说纷纭,使人莫衷一是.先列出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几种解释:一、“第一章,写女子在采卷耳时因想念丈夫而中止了劳作.”第二、三章“写女子托言想升高望远,但是马病不能行,只好用饮酒来解除自己的忧伤.”  相似文献   

10.
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建人之一.一九二七年,他因“领导社会主义运动罪”而被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处以二十年零四个月的刑徒.墨索里尼的监禁不但没能“使葛兰西的脑袋停止活动”,反而使其得以专心致志,完成了一百多万字的《狱中札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实践一元论”和“绝对历史主义”哲学及“历史联合体”、“领导权”、“现代君王”、“阵地战”和“运动战”等一系列社会政治理论.葛兰西理论的遭遇并不比其主人的好.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倾向性错误,它曾被打入冷宫达三十年.直到六十年代末,西欧、北美、甚至东欧诸国无产阶级政党、左倾各派别及知识分子各阶层为探讨“无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1.
三国鼎立时期,据有东南半壁的孙吴,为了取得对长江控制权和向海上发展的需要,建立了规模庞大的舰队.当时吴国的海上活动,自长江口往北,曾一再遣将跨越黄海到辽东半岛;向南,则不仅有公元230年卫温等求夷、亶二洲之役,在其先后,还曾有约226年朱应、康泰自交州出使南海及242年聂友、陆凯渡海征珠崖、儋耳之举.本文讨论的,只限于发生在黄龙二年(230年)卫温、诸葛直浮海求夷、亶二洲之役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历史发展的_偶然_必然_自由_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历史主体的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这种活动是基于人类对客观必然的正确认识而进行的。必然是存在于偶然之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规律通过一切表面的无穷无尽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对偶然性的认识,才能达到对必然性的认识;只有对必然性的认识,才构成自由的认识,并导致自由的行动。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人类对自由的追求是一个漫长和无限的发展过程。其中,可以大致地划分几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中的“於”字共出现182次,作动词用的只有3次,用作介词竟达179次之多,足见“於”字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介词.《论语》中还有相当干介词“於”的用法的“乎”和“诸”、“焉”,共50多次,本文中对它们也一并讨论.介词“於”要和它所引介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以这个介词结构作为一个构件.才能在句子中起各种语法作用.这是“於”和其他介词固有的组合特点相同的地方.但是,好些介词引介的词语可以省略或隐去,而“於”引介的词语却不能省略或隐去,这是“於”和好些介词的组合情况不一样之处.  相似文献   

14.
“公诸于众”被当作一个词组来使用,近来在报刊杂志中屡次出现,例如:“在报纸上,把那些破坏治安的人和事,把那些勇于和这些人作斗争的先进人物用新闻公诸于众,有助于除邪气,树正气,对社会治安只会有好处.”(《新闻战线》1979年第三期13页)“总理和陈总的讲话,终于公诸于世.”(见1979年11月18日《南方日报》)揣摩文意,“公诸于众”或“公诸于世”,都是把某事公布给人们知道的意思,用意是好的.但笔者觉得,“公诸于众”这样的组合似欠斟酌,原因是“诸于”连用不合规范.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古代汉语继承下来的.由于语言的不断发展,这些词汇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古代汉语中的部分意义,有的含义扩大了,有的则缩小了.拿“诸”这个词来说,它在古代汉语中含有的“之”“于”“之乎”“乎”等意义和用法,到现代汉语已经消亡.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诸”除了“诸位”“诸  相似文献   

15.
_周易_简论     
李镜池先生原是我院中文系教授,一九七五年逝世.李先生一生致力于《周易》研究,在国内外都颇有影响.他的论文基本上收集在一九七八年三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周易探源》中.此外,还有遗稿《周易通义》、《周易通义简编》、《周易类释》、《周易选释》、《周易选》等数种.本刊选载的是《周易选释》中的前言.文中对玄妙难读的《周易》作了全面、通俗的介绍和评论,指出读《周易》的途径和方法.这对我们研究《周易》是有帮助和启发的.  相似文献   

16.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他成为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有教无类”的理解和评价,历来都有争议。本文拟就“有教无类”的本义、理论基础、历史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作一探讨与辩析,以就教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有教无类”的本义“有教无类”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是:“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古往今来对这句话的不同解释和争论,分歧集中在对“教”的对象——“类”的理解和对它的历史作用的评价上。宋代朱熹在他著的《论语集注》中解释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也。”朱熹认为,人性本来都是善的,只是由于不同的“气习”薰染,才有性善、性恶之分。如有君子教训,则性恶者也。可以恢复性善。故不论其善类恶类均应予以教育。南北朝的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把“有教无类”疏解为:“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皇侃认为,孔子此语本义是教育对象不分“贵贱”,不论“庶鄙”。有些同志看问题不够全面,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写道:“孔丘开设‘私学’,………  相似文献   

17.
兰;潘卫群;我们热爱并尊重自己选择的职业,以阳光的心态投入阳光的事业;我们是勤勉敬业的团队,坚持“快速反应、审慎尽责、团队合作”的执业理念。在阳光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服务质量,还是服务效率,我们追求完美;我们全力以赴,凭借出色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法学底蕴,为客户合法实现商业目的寻求最有效的途径;我们珍惜任何一个展示阳光律师才能的机会,期望为中国律师事业的发展奉献一份阳光……——阳光宣言0中国律师Chinese Lawyer28-31D926.5G1202G;G120_2陈秋兰;27-30东方风来满眼春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刘云耕视察上海律协侧记0中国律师Chinese Lawyer32D926.5G1202G;G120_231洞庭波涌育劲松 记罗劲松  相似文献   

18.
_庄子浅注_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书系我院中文系曹础基著,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春即将出版,约四十万字.《庄子》是我国先秦重要典籍,不仅有丰富的哲学思想、生动的寓言故事,而且语辞章法新奇瑰丽、仪态万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古来评注《庄子》的专书数以百计,建国以来亦出版了部分篇章的新注,但对《庄子》的解释、评价还分歧很大.  相似文献   

19.
现代著名作家欧阳山一百五十万字的五卷长篇巨著《一代风流》,惨淡经营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终于全部问世,与读者见面,并收入最近出版的《欧阳山文集》.《一代风流》究竟“风流”不“风流”?社会上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一代风流》够“风流”.如果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梁斌的《红旗谱》可称为“是一部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的壮丽史诗”,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可誉为描写解放战争的“英雄史诗”;那么,欧阳山的长篇小说《一代风流》,也称得上是一部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整个历程的史诗性巨著.它不但形象地反映历史,并较准确地把握和正确地回答时代急遽转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重大问题,塑造出众多的人物典型形象,还充分显示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风格.一 《一代风流》是在“阶级斗争”的腥风血雨中诞生的.当《一代风流》的第一、二卷《三家巷》和《苦斗》出版后,有人矢口咬定这两卷根本不是写所谓“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而是写“儿女风情史”,是“鸳鸯蝴蝶派式的爱情小说”,甚至说它是宣扬“阶级调和”、“阶级投降”,“毒害青年”的作品,是“专为错误路线树碑立传”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即《雅典斯巴达战争史》.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著.共八卷.记述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一前404)的起因和经过;止于公元前411年(中断). 修昔底德是这次战争的目击者,书中试图探求某些历史事件的真相.取材丰富,叙事条贯,为继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