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三个“积累”,是“情感积累,生活积累,知识积累”。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具有较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生活素材,渊博的知识修养,三者缺一不可。 首先是“情感积累”。任何一篇成功的作品无不充满丰富的真情实感,要想学生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情感。即“情感积累”。培养学生的情感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
汪岚 《青海教育》2004,(9):34-34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学就是如此,语言文字负载着灵动的思想以及丰富的情感,只有恰当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才能收到传播知识、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素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语文教学要以素质教育为己任,不仅要丰富和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还是启迪学生心灵,挖掘学生情感因素,完善他们的思想意识,规范他们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既要完善、丰富和激活学生的精神世界,也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断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低年级孩子热情活泼,极易被新鲜的事物所感染,知识经验不够丰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我意识水平低,情感体验不够深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达到语言与情感的互惠共生之效呢? 一、多种朗读,内化语言,丰富情感 情感是人的精神内核,是文章的灵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任何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品赏作者表达情意的语言,这是提高学生言语水平的需要,也是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精神世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艺术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生有了一颗饱含真情的心,才能写出饱含真情的文章.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积累之后,还要具备表达这些情感的能力,因此,作文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语文课文贴近学生生活,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习作的资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根本上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学生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发现美、感知美、享受美的情感丰富的个体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情感理解力的素养,将情感因子融入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完成情感传递,提高学生情感修养,丰富其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科是一个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科目.学习地理知识既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因此,对于中学生而言,地理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知识储备丰富、思维活跃、并能全面均衡发展.但是学生个体的知识基础、发展经历和情感体验千差万别,即现有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地理教学必须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充分利用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开展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积极的情感令人事半功倍,丰富的情感使人们生活充实.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应该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方面的教育.语文课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情感力量,蕴含着祖国数千年的文化知识积淀,每一篇文章都是因情而生,因感而作,而使学生感受、体验、升华这些情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宋韦  刘年义 《教育探索》2007,(10):122-123
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情感的体验.新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为情感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教师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知识是教学用于培养人的内容,它形成学生理解人生、世界意义的心智框架,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内涵的丰富程度某种程度上决定人化的程度。因此,反思知识与人的丰富的意义关系,寻求知识“本真”形态以及“本真”意义,是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知识具有客观的存在形式和主体化存在形式。客观知识被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情感价值态度后就成为主体化知识。主体化知识包含客观知识的内容和技能、智慧、价值态度和情感体验的内涵。教学要培养“真人”就必须以完整而丰富的知识内涵去营造一个知识与人交融的场景。教学理论要研究主体化知识的形式以及内涵,研究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以及途径。  相似文献   

11.
知识是教学用于培养人的内容,它形成学生理解人生、世界意义的心智框架,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内涵的丰富程度某种程度上决定人化的程度.因此,反思知识与人的丰富的意义关系,寻求知识"本真"形态以及"本真"意义,是教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知识具有客观的存在形式和主体化存在形式.客观知识被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情感价值态度后就成为主体化知识.主体化知识包含客观知识的内容和技能、智慧、价值态度和情感体验的内涵.教学要培养"真人"就必须以完整而丰富的知识内涵去营造一个知识与人交融的场景.教学理论要研究主体化知识的形式以及内涵,研究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以及途径.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启发、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性,充分利用教师自身和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那么学生就不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语文知识,而且还能够让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的目的,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小学生积累文化知识、体验情感的重要渠道.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既有教导学生知情达理的智慧,也有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启迪.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骄”“娇”二气,这与社会氛围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不无关系.因此,语文教学将引导学生心灵成长、积累人生智慧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14.
丰富学习资源 ,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倾力丰富学习资源 ,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学习需求和探究需求 ,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满足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丰富学习资源 ,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1.重视学习过程 ,让学习过程演绎学习成功、创造、快乐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真正的学习就是学生个人的创造性活动 ,只有当学习过程的脑力劳动触及学生的情感 ,只有当真理的获得使他感到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时 ,学生才会感到自己是一个能创造的人。”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 ,更重要的是指…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满足于学生的“懂”,而应该引导学生从“懂”到“学会”,“学会”比“懂”更高一个层次.“学会”意味着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有复杂的思维过程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学会”的结果不仅仅只有知识,还有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具有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的学科,每一篇文章,不但文笔优美,而且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之以情",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那么,情感作为人的主观体验,它反映了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效运用情感教育,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多媒体课件的适当呈现,逐步引导学生去揣摩作者感情的波动,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以达到知识传授、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目标.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我在此谈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作为人类直接或间接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阅读是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情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以及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明确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在150万字以上”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彭万红 《考试周刊》2007,(49):75-76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具有丰富的情感态度,在知识与技能、审美价值等方面都应有创新与发展。真实而又丰富的情感已成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学生探究学习、理解语言信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获知语言知识的重要载体。情感因素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已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程庆丰 《新疆教育》2012,(23):67-67
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丰富。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应“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宝藏,借助教学中的情感因岽,唤起学生心灵上的感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共同发展。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不仅在于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还要让学生逐步学会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