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倡教改新理念的今天,在童话教学的课堂上,要渗透一种"游戏精神",使儿童以玩的心态接受童话作品,由游戏走向文学,追求快乐的体验,使儿童生活在幻想、乐观和浪漫中,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受到某种启发,发展生命,提升文化.本文着重探讨如何改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方法,并提出童话教学要有游戏精神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童话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幻想性.童话的幻想美具有特殊的功能:第一,童话通过幻想张扬与提升儿童的幻想天性,对儿童幻想天性的张扬实际上也是对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张扬;第二,宣泄与补偿儿童的游戏精神,童话与儿童游戏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有未来实践的社会内容和释放心理能量的双重功能,使积淤于儿童内心中受到压抑的冲动得以宣泄,无法满足的欲望得以补偿.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游戏本身具有独立性、体验性、愉悦性和创造性等特质,这使其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将相对固定、客观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的亲身体验,实现儿童学习经验的分享与交流的作用.要在幼儿园教学中充分体现游戏精神,必须确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游戏精神.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81):175-176
童话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文学形式。作为童话最重要部分的童话精神体现为幻想的品格、快乐的原则、诗意的境界和游戏的精神。童话精神是儿童德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童话具有德育的天然优势,体现为童话生动的道德人物形象、清晰明了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丰富的道德形式,其德育功能体现为童话的审美感染功能和教育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5.
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早春,这是一个想象丰富、充满梦幻的时期,儿童的思维明显带有童话特点。童话的幻想性和强烈的游戏精神能满足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需求。教学童话故事,就要遵循这一心理特点,充  相似文献   

6.
<正>为什么孩子喜欢童话?如何用童话帮助孩子成长?童话与游戏可以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对此,教师尝试厘清儿童、童话与游戏这三者之间的场关系:在儿童的视角里,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童话是富有幻想与诗意的,其本质是追求和向往美好;游戏是自由、自主、愉悦、有创造性的,这三者之间是共通的,其核心精神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7.
童话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文学体裁,因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生动离奇、引人入胜,契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而备受儿童欢迎。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实施高效化教学策略,实现童话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童话所给予的美好熏陶中,语言能力得到提升,想象力更加丰富,善恶标准更加分明,思维更加开阔。  相似文献   

8.
童话是儿童的天然精神食粮,儿童天性喜欢童话,但是据笔者调查,当童话进入课堂后却常常失去孩子的宠爱。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教学中,童话失去了其最本质的精神,童话的快乐、幻想等特征往往被阻挡在了课堂门外,童话沦落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工具,从而导致孩子对童话由喜爱变成了漠然甚至厌烦,童话对于儿童精神世界的滋养、对于儿童心灵的陶冶在教育中竟然成了一种奢望。  相似文献   

9.
郑渊洁早期童话用丰富的想象力、幽默的风格、充满游戏精神的情节为儿童开辟了一个个快乐的园地.使儿童在热闹的游历之后潜移默化地受到品德的净化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实现童话的教化功能。在童话由教育模式向批判模式转变的过渡期,一边实施教育功能,同时又将批判的笔锋触及社会的黑暗面。到后期,其批判的成分占据了主要,甚至走向谩骂,作者没有了早期创作童话时的平心静气和控制力,而是擅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进行泄愤式批判,早期童话的妙语连珠也似乎被满腹牢骚所替代。郑渊洁成人童话渐渐变得只剩一个童话的外壳而朝成人小说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紧扣当代童话的创新性突破,本文从张扬、提升儿童的幻想性,宣泄与补偿儿童的游戏精神;"童话逻辑"的淡化;童话幻想模式的嬗变与情节的淡化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好地在游戏中得到激发.使幼儿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情感。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游戏化的理念带人体育教学.开展各种符合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体育游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12.
童话的幻想性与游戏精神为儿童的成长注入了活力,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为儿童的道德养成和创新思维的萌发提供了契机。传统的"抒情派"童话和具有现代意识的"热闹派"童话在不同的时期呼应了儿童素质培育的需要,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童话的幻想性与游戏精神为儿童的成长注入了活力,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为儿童的道德养成和创新思维的萌发提供了契机。传统的"抒情派"童话和具有现代意识的"热闹派"童话在不同的时期呼应了儿童素质培育的需要,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童话是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因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节离奇,更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所以受到儿童的广泛欢迎。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符合儿童的特点,收纳了很多童话体裁的课文。教师在童话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课文的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和目标,使学生沉醉在童话世界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文主要对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应用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游戏是儿童习作的精神底色。习作教学应立足儿童的生命本原,呵护儿童习作的游戏精神,让儿童真正像玩游戏一样快乐、自由地习作。要"有意思",内容上回归儿童习作的游戏本真;要"有规矩",方法上体现儿童习作的游戏本色;要"有自由",评价上尊重儿童习作的游戏本质。  相似文献   

16.
之一:儿童是世界的发现者 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那么就让那个绝妙的世界在鲜明的色彩中,在嘹亮颤动的音响中,在童话和游戏中,在自己的创作中,在激动他的美景中,在为人们做好事的意愿中展现吧.通过童话、幻想和游戏,通过儿童独特的创作——这才是通向孩子心灵的正确道路.我要那样去引导孩子们进入周围世界,使他们每天都能从中发现一点什么新东西,使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成为走向思维和语言的源泉,即走向大自然绝妙美景的旅程.我要关注的是,让我培养的每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都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载于《育人三部曲》第32页)  相似文献   

17.
童话是一种普遍受到儿童喜欢的文学体裁。童话教学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进行童话教学时,教师要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说童话,借助诵读理解感悟童话,通过表演进行角色体验,从而使学生走进童话,感悟童话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教材。教学这篇文章,要找到童话教学的永恒基点:置身儿童视野,牵手童话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立足童话——以文学的方式把握童话;活化童话——以儿童的视野品味童话;超越童话——为心灵的成长提升童话。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走进童话,体会文本言与意的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童话是一道提高儿童学习知识能力的鸡汤,童话让儿童在游戏中启迪智慧,童话是儿童学习创作的源泉,童话让儿童学会了审美,在通话世界里懂得引入科学知识,那比枯燥的灌输好上一千倍。  相似文献   

20.
儿童,特别是10岁以下的孩子,最喜欢听童话,看童话。他们的思维方式带有童话的特点,他们的游戏蕴含着童话的色彩。鉴于此,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神奇的童话世界,把童话形象请进课堂,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与童话形象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是变枯燥的、机械的拼音学习为有趣的、生动的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