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面图形的折叠是从平面到空间的桥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图形折叠问题在高考中已多次出现,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其解法。  相似文献   

2.
潘佩 《中学教研》2007,(9):7-10
平面图形的折叠与展开问题是立体几何的2个重要问题,是空间几何与平面几何问题转化的集中体现.把一个平面图形按某种要求折起,转化为空间图形,进而研究图形在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上的变化,这就是折叠问题.将空间图形沿某一条母线或棱展开成平面图形,研究其侧面积及距离的最小值,这便是展开问题.将平面图形折叠与展开,既是实际应用问题的需要,又具有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功能,是对学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处理空间问题时,为了方便研究和简化讨论,总是把它转化为平面问题.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常把平面上一些问题进行演变和推广,在空间深入研究,从中探索和发现平面、空间问题的内在联系.如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为定长的轨迹是圆,而在空间则是一个球面;在平面上到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两条平行线,而在空间则是一个圆柱面等等,  相似文献   

4.
在处理空间问题时,教师往往为了方便研究和简化讨论,把它转化为平面问题.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又通常把平面上一些问题进行演变和推广,在空间深入研究,从中探索和发现平面、空间问题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空间观念是创新能力养成的基本要素,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在平面图形教学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学生的知识、生活基础;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想象;通过突破学生思维定式;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所谓折叠图形,就是由平面图形经折叠而得到的立体图形.求解折叠问题时,将折叠图形还原为平面图形,去寻求折叠前后量、位置关系的变与不变,特别是利用量、位置的不变,就能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使隐含条件明朗化,空间问题平面化,从而优化思维程序,简单、快捷地完成解题。  相似文献   

7.
将给定的平面图形按照一定的方法或要求进行剪拼或翻折 ,使之成为一个空间图形 ,我们把这样的一类问题称之为图形的重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从平面到空间的图形重组问题的常见的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1 定法动态重组这类重组问题的特征是定法不定量 ,也就是说 ,按照怎样的方法进行剪接与翻折 ,题中已规定得很清楚 ,但具体的量没有给出来 ,还处在动态之中 ,故在此类重组问题中 ,常常要讨论某些量的最值 .例 1 如图 1 ,把边长为a的一个正方形铁皮从四个角处剪去相同的小正方形 ,再焊接成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无盖盒子 (不计接缝 ) ,则所做成的…  相似文献   

8.
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是立体几何问题中一种常见的也是重要的题型,它很好地将平面图形拓展成空间图形,同时也为将空间立体图形向平面图形转化提供了具体形象的途径,图形的翻折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对空间图形的处理能力是空间想象力深化的标志,是高考从深层次上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的主要方向.本文将通过例题研究图形翻折问题的一般规律及其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9.
立体几何是平面几何的拓展与延伸,从平面到空间,由二维到三维,这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转折,也是数学思维的一次质的飞跃.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图形各自的特点,熟练掌握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相互转换的途径与方法,认真领悟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维方式,是学好立体几何的有效手段.下面举例分析通过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互转换,达到快速求解的实例,相信对提高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立体几何的图形往往比较抽象,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因此,同学们解题时常感觉困难,因为立体几何的学习是平面几何学习的延续和发展,所以关键还是将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相互转化,把空间问题转化成平面问题,剩下的部分就能轻松获解,下面就以立体几何中的折叠、展开与求最值问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在立体几何中有这样一类问题,是把平面图形按照一定要求进行折叠或旋转,得到空间几何体,而为解决一些立体几何问题又需将空间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这类问题即为立体几何中的图形折、转、展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分清楚图形变化前后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为了求“非标准”的平面图形面积,本文借助祖暅原理,把“非标准”的平面图形进行空间平移转化为“非标准”的几何体,然后求出该几何体体积,再由体积公式求出该平面图形面积。通过推广该方法可以用于求由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所围成的几何图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请问:你所在的教室是什么形状?所乘坐的公共汽车是什么形状?你每天所面对的书本又是什么形状?当我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就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世界中。《图形的初步认识》的第一单元内容讲述的就是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初步知识,使同学们逐步认识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学习此部分内容的关键在于抓住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4.
平面图形折叠的空间问题,关键是抓住折叠前后中的“不变量”,利用平面图形和空间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用空间概念解决问题。如何寻求折叠问题中的“不变量”?把握折叠前后的部分图形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上,若在同一个平面上,则折叠前后的长度、角等就是“不变量”。  相似文献   

15.
有关平面图形的学习对学生的空间发展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有着非常有效的帮助,要想把小学阶段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点掌握扎实,需要老师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从内涵把握和理解,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6.
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常见于高考题中,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解答折叠问题的关键在于画好折叠前后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注意对翻折前后线线、线面位置关系、所成角及距离加以比较.一般来说,位于折线一侧的同一半平面内的元素其相对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在翻折前后不发生变化,分别位于两个半平面内的  相似文献   

17.
立体几何的学习难点之一就是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本文现介绍如何利用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降低空间想象难度.通过把空间图形还原成平面图形或分离出解题所需的平面图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把立体几何问题利用边角关系或向量方法转化为代数问题,以达到降低解题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空间与图形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涉及现实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小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时以外部动机为主,推理思维能力局限于眼前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在教学中用直观手段再现知识,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手动、眼看、脑想,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更好地理解几何形体的知识。现在,多媒体进入了课堂教学,利用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多媒体的演示下有声有色地动起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如何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下面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梅广稳 《教育》2011,(12):56-57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变换,是学生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从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着手,帮助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推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认识几何体的特征,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觉。下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空间与图形”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问题,用一般方法去斛比较棘手,这时我们不妨变换一下方式去思考,把它们转化成我们熟知的问题,通过对熟知问题的解决,使原来的问题得到解决。尤其在解答复杂的平面图形问题时,经常要用到这种方法——化归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