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能,校报作为党委的喉舌,应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清醒认识新媒体时代校报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任务的紧迫性和独特优势。校报要在文化传承创新中有所作为,必须遵循"三贴近"原则,发挥校报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校报文化策源地作用,提升校报文化品位;立足保守,凸显创新,树立校报文化性格;实施报网双轮驱动,扩大校报文化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张洋 《大学教育》2013,(11):16-17
校报是高职院校在师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认同的重要思想阵地。在网络的冲击下,校报应怎样发挥自身优势,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高职校报面临的重大课题。应该充分认识高职校报的重要地位,分析其面临的新形势,并从加强理论建设、提升言论水平、重视典型引路、改进校报文风四个方面促进校报充分发挥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面对社会大众传媒和校园多元化媒体的冲击,对校园传统纸质媒介的高职院校校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校园舆论主要传播载体,高职院校校报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办报质量,以时代需求、读者需求以及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需求为宗旨,通过注重受众意识、打造文化品牌专栏、重视深度报道、创新校报内容与版面形式、加强校报编辑队伍建设等有效途径,巩固校报主导地位,体现高职文化特点,提高校报文化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4.
谈铮渭 《文教资料》2012,(7):135-136
《湖州师范学院报》作为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在文化名校工程建设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文化育人功能。作者从报纸编辑学的角度,从思想内容、版面设计两方面阐述了校报起到文化育人功能的方法,并要求采编人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校报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让师生员工都烙上"文化印"。  相似文献   

5.
高职校报要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走出困境,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网络时代受众的阅读特点,明确“以高职学生为主体”的受众对象,确立“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编辑方针;以职业工作信息为核心,组织校报内容;以信息传播效果为核心,寻求校报传播新途径;以信息沟通互动为核心,实现校报网络化.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报作为中国新闻事业的一翼 ,是高校重要的思想文化和宣传舆论阵地。肩负着“办报育人”重任。在 2 1世纪各种传媒“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下 ,校报能否独树一帜并长足发展 ,关键在于校报工作者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地位 ,树立高品位的办报理念 ,不断打造精品 ,追求卓越 ,营造个性化的特色品牌。一、办高品位校报 ,首先要明确认识校报的特色定位 ,把握正确的办报方向 ,这是高校校报的立报之本处于社会思想文化前沿的我国高校校报 ,自 1895年登上历史舞台至今在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 ,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 ,弘扬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校报作为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创建和传承大学文化精神的作用。要通过加强评论、深度报道、设置文化专栏、培养学生记者等途径,把校报办成一所大学的文化名片,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不断传递正能量,从而更好地实现办报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不同的媒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信息也日益多元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校报作为以往校园中的第一媒介,发展受到了多种条件的制约,发展空间日益变得狭窄。但是,高职校报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载体,而且其发展历史长远,在校园的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如今,高职校报应该积极探索发展的新途径,进一步提升高职校报的影响力,在信息多元化的环境下进行发展壮大。本文就以信息多元化的环境为背景,对高职校报的发展路径进行一些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报是高校覆盖面最大的校园主流媒体,是学校重要的思想阵地和宣传舆论工具,担负着办报育人的重要职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校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校报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和文化载体,完全可以利用议程设置理论,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育人功能.利用议程设置理论,积极发挥校报的育人功能,需要积极发挥其导向功能、智库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办报育人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发展,探讨高职校报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指出网络媒介自身问题要求高职校报扩大优势,彰显特色,打造精品;网络环境下高职生思维规律要求高职校报贯彻"以生为本"理念;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新特点要求报网紧密融合互补,营造比翼齐飞的大宣传氛围。这是高职校报在E时代生存策略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决定了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决定了院校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文化育人为引领,创新构建了姓"林"、姓"职"又姓"高"的"三姓合一"特色高职文化,形成了育人无形的"大课程",促进了"全人"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杜有 《考试周刊》2014,(69):158-159
高校校报作为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党和政府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校报必须始终把坚定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发挥校报的正能量,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改进工作,把校报在校园中的作用发挥好。本文站在校报角度,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凝聚校园共识;坚持"三贴近",提升传播"正能量"的引导力和提升校报的文化品位,彰显民族特色;借助新媒体优势,与时俱进,让校报旧貌换新颜四个方面阐述校报如何成为校园"正能量"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3.
作为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校报文化引领面临着低迷"瓶颈",因此要有新闻文化自觉的警醒,明确校报"新闻文化品"定位,提高新闻采编的文化品位,夯实"文化志愿者"队伍,使校报"文化育人"作用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4.
公安特色文化资源是构建公安院校特色育人体系的本源性要素,在育人实践中发挥着独特的"浸化""感化""教化""潜化"等功能.实现最大限度发挥公安特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应充分挖掘其理论内涵,强化其"核心感染力";丰富多重体验,激活预备警官的"文化认同感";聚焦育人目的,提升预备警官的"素养涵纳度".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新媒体已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有效地增强了校园主流文化的传播影响力,丰富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内容与形式。高职院校应在对校园新媒体特点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在文化育人工作中利用新媒体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报,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之一种,具有沟通情况、传递信息、反映舆论、引导舆论、传授知识、传播科学技术、提供娱乐、丰富业余生活等社会作用。此外,作为高等教育战线的行业报,校报还具有其行业性特点,它不同于其他新闻事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报纸如各厂矿企业报、其他各门类的专业报等而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功能,这就是育人功能。育人是校报的主要功能企业报要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作贡献,促进生产和发展服务就是其主要功能,这是它有别于其他报纸的根本特征。为高校育人工作服务是高校校报的显著特性,育人是校报的主要的、根本的职能。  相似文献   

17.
社团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领域和新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基于"90后"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求,高职院校社团文化育人实践中存在结构发展不平衡、联动机制不健全、资源整合不给力、特色打造不明显、激励措施不到位等短板和问题。为此,高职院校社团文化育人功能的提升需要进一步优化社团结构、建立联动机制、整合现有资源、强化示范引领、完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校报是高职院校重要的舆论阵地、校园文化建设的缩影,具有强大的传承文化作用。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校报已有成就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就如何拓展高职院校校报的文化传播功能,打造其为强大对外宣传窗口和校园文化储备平台,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工科类高职院校的校园公示语及其英译,其语用功能在于给公众以提示性或指示性的信息,同时又凸显工科特色和高职教育的特性,最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育文化人。文章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校园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三个维度来探究提示性的校园公示语及其英译,追溯其文化渊源、凝练其规约、阐释其人文情怀,以助推工科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育人,并在更深层次和更高意义上实现校地文化和校企文化的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大学的精髓,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大学文化通过价值导向、目标激励、行为规范和情感陶冶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发挥其文化育人的独特功能.新时期,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就是要通过亮化大学精神文化,突出大学精神文化的育人主导作用;彰显特色丈化,展现特色文化的育人"品牌"作用;重建物质文化,拓展大学物质文化的育人熏陶作用;完善制度文化,发挥大学制度文化的育人引导作用;规范行为文化,强化大学行为文化的育人示范作用;融合多元文化,弘扬兼容并包多元文化的育人创新作用,来引导大学文化建设,塑造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