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对于当下的文学潮流以及思想潮流,张炜明显表现了某种程度的“退却”,他表现出的是对现代化的批判与对古典的热情,与此同时又带有一种深深的焦虑。这体现着张炜一种自省的特质,这种特质使得张炜步步后退,步步隐忧,其结果是张炜在近年的创作中日益凸显出其生命意识,而他的生命意识往往又仅止于生命的狂欢,显出精神哲学的弱化。  相似文献   

2.
情爱尤其是性爱书写,是张炜小说叙述视角之一,他更多地赋予情爱以社会性内容,以此来挖掘和探讨人性的丰富和局限;张炜情爱书写形态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灵与肉的和谐相拥、灵与肉的挣扎交锋以及灵肉纠结中的人性升华中予以显现.相对于肉体的圣洁,张炜更倾向于精神和心灵的圣洁.  相似文献   

3.
张炜的小说创作主要以生态书写为对象。在作品中,他通过对文本中意象的巧妙选取来呈现记忆中的乡土世界,通过对作品中故事的解读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通过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分析,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对物质欲望的批判,使得作品中那些迷惘失落的知识分子能够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重新找到清新宁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自然一方面影响和构成着男性,一方面也成为男性所追寻的理想状态;女性一方面体现了自然的特质,一方面对其又有一定的背离;男性在两性中处于支配地位,女性是男性的影子或他的塑造物。三者的纠缠体现了作者感性与知性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5.
张炜历史叙事的用意,一方面是为了还历史一个本来,从而为历史争得与现时对话的尊严,这一过程也是历史与现时达成和解的诗化过程;另一方面恐怕是为了唤起人们的一种苦难意识,因为苦难可以让人们变得深刻,变得更加勇敢和善良,也就是说它可以软化人们的心灵,使它更有包容性,更有诗性。  相似文献   

6.
齐地人根子里具有追求“自由自在”的天性,“流浪”就成为他们生活或生存受阻时的必然选择。张炜在小说创作中,一方面表现了人的生存意义上的流浪,另一方面他更多关注的还是人物生命意义和精神意义上的流浪。在其笔下,“流浪”主题有三个层面的呈现:生存层面、生命层面、精神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流浪,在作家笔下都呈现为出自人物本性的流浪,是根源于本性的不安分的心决定的流浪。  相似文献   

7.
史铁生在面对瘫痪现实的时候,反复咀嚼着灵魂与肉体的伤痛,终于参悟了生命的意义。他坐在轮椅上那么多年,却比很多能够站立的人更高;他那么多年不能走太远的路,却比更多游走四方的人有着更辽阔的心。史铁生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担得起"伟大"这个词。他虽然双腿残疾,但我相信他的灵魂能跳出最唯美的舞蹈。本文就以史铁生的作品为例,浅谈他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余华的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对苦难的描写,这些对苦难的描写并不是为了简单的要揭示苦难本身,而是要通过苦难来诠释生命的可贵。余华在他的作品《活着》中对苦难做了全面的呈现,体现出了余华的"生命意识",即:苦难是人类必须去承担的,但在苦难中我们应感受生命的可贵,从而倡导人们珍爱生命、珍惜幸福。  相似文献   

9.
施蛰存小说《鸠摩罗什》沿着寻找、失落、再寻找的叙事主线,走向了痛苦的内心自省。主人公在追求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无力挣脱欲望的诱惑,并以狐狸、乌鸦、飞虫等组合意象来隐喻欲望的种种伪饰、变形。鸠摩罗什在庸常生存与理想超越的窘境中选择堕落,又在自我辩解与良知催逼的悖论里拷问心灵。作者借古老的故事内核演绎了现代性焦虑的全新命题。  相似文献   

10.
生命意识是个体生命对于自身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和感悟,体现在萧红的小说中,它表现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与赞美,对种种生命形态的细致描摹,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悲悯以及对荒凉人生命运的感叹。进一步来说,则是对自由美好的生存状态的向往,对麻木自私人性的敏锐洞悉,对社会人生的深切反思。正是通过对种种充满原生态意味的生命形态的描写,作品不仅实现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与反思,更通过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索,达到了对整个人类生存意义的文化观照。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与莫言在很多人眼里是两个极富个性又缺乏可比性的作家,但我们发现在他们倾心建造的"湘西世界"与"高密东北乡"的小说王国里却存在着本质的相同点,即对于人性自然、生命自由、生存需求的描摹与凸现,尤其对朴野雄强的生命力的推崇与张扬更有异曲同工之妙,并由此引发了"阉寺病"与"种的退化"的感叹与忧虑.当然,作为不同的作家,沈从文特有的抒情恬淡、温婉唯美与莫言特有的铺排感觉、张扬狂欢,各具风度,各有千秋,在文学史上是不能互相取代的.  相似文献   

12.
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所崇尚的“苍凉”,既是她小说的情感基调,又是她小说中生命意识的表现特点。张爱玲对都市女性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洞察和透彻的领悟。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一些既普通平凡而又认真生活的女性,这种认真体现出她们的无奈、无助又心甘情愿的生命样态。这些女性注重现实的生活感受,即生命的即时消费性。她们缺乏理想,少有梦幻,没有未来。她们的生命缺乏色彩和意义,她们的命运呈现出浓郁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总体上论述了莫言小说的思想及其相应的叙事特征,指出作者偏离主流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书写,运用寓言化的叙事文体对民间历史进行欲望化的书写,揭开了遮盖于生存景观之上的诗性面纱,探寻民间与人性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指出了莫言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对永恒性关怀的缺失及对人物内心深度透视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张炜具有拥抱大地的民间情怀,其民间情怀的形成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源于童年的记忆。早期基于对童年记忆中幸福感的挖掘,造就了张炜对乡土民间的欣悦感受;随着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的渐趋成熟,又造就了作家对民间社会的理性反思与表达。二是源于对大自然的真诚敬畏。张炜秉持着一种坚定的"自然崇拜观"。三是源于对土地的一往情深。其30余年的创作,就是"回到土地上去"思想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6.
废名不是从思想史角度而是从审美的角度来反思现代性。他的田园小说以含蓄的笔调暗示了工业文明的短处,张扬了以人为本主体性生命反思;同时,他又把自己的现代生命思索借传统诗学式意境、意象手法烘托出来,体现了艺术表达的精致化取向。  相似文献   

17.
“荒诞”是法国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哲学美学思想表现的主题之一。加缪认为“荒诞”是人自身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一种相互冲突与抗衡,更是人对存在本身意义的一种生命意识的关注与反思。《局外人》小说的内核旨要正是对人类生存遭际中“荒诞”感的刻画与呈现,诠释了“荒诞”意识背后隐涵着种种深刻的生命意识哲理,给活在当下的人们以深刻的启悟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努力勘探人类生活真相一直是刘震云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这既促成了刘震云创作中的重大收获,同时也导致了其创作中的重大缺憾。读刘震云近作《手机》,我们既看到作家在话语上一贯的机智和犀利,和“城市乡村对人物的双重拒绝”的主题,但也看到作品中存在的情感书写的严重缺失,对小说的能达到的成就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生命关怀教育是从尊重大学生生命权的角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它包括生命价值教育、自我发展教育、责任感教育、创新教育等。高校应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和评估导向等多渠道构建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曾到西藏从军过的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毕淑敏,面对随商品经济大潮而来的欲望膨胀的社会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忧患意识,在后期小说中对正在演变的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进行了扫描与探讨,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开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和对女性生存的关注,体现了悲悯的情怀与救赎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