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契先生的“范畴说”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按照类、故、理三组范畴来安排和建构的逻辑范畴体系。这是冯契先生以逻辑范畴形式表现出来的对智慧探索历程的逻辑概括,也即是对人们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过程的逻辑概括,是逻辑范畴史上的一个新突破和新进展,具有广泛的方法论价值与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契认为自我意识构成了自我的同一性 ,真正的个性是自由的个性 ,是精神主体才具有的。同时 ,他强调自我是身与心的统一、自我意识与自我存在的统一。自由的个性是有血有肉的个性 ,并在价值的创造中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岳霖和冯契均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分别对哲学史上的休谟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文章分析了两人对休谟问题的各自解答。金岳霖致力于形而上学的重建,论证了归纳原则的先验性和永真性,从而说明了人们可以获得普遍有效的科学知识。冯契提出时空形式和逻辑范畴,认为形式逻辑的原则和辩证逻辑的接受总则为普遍有效的知识提供了逻辑上的担保。冯契和金岳霖的解答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冯契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性探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对方法论的理解.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对认识运动秩序的见解,积极评价了毛泽东对社会理想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概念和概念结构作为反映现实的一种思维形态,必然同时成为综合地体现人的知、情、意的形态,亦即寄托人的理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理想形态。一切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如此,各门具体科学的概念也同样如此。哲学或科学的概念和概念结构也只有取得了理想形态才能鼓舞人,才能成为推动人前进的动力。概念理想形态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形式逻辑却对此无力加以研究,只有辩证逻辑才必须而且完全有可能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是对已故冯契教授多年前提出的概念“是具有理想形态”的这一论断及其有关论述的阐释、引伸和展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冯契从思维与存在、思维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辩证逻辑与形式逻 辑研究不同的思维形式等方面考察辩证逻辑的性质,说明了辩证逻辑何以既是哲学的一部分又是 一种逻辑,回答了辩证逻辑是哲学还是逻辑的问题;对辩证逻辑研究中的另一个疑难问题,即 “什么是辩证逻辑的推理”,冯契则认为辨证逻辑的推理是分析矛盾从而把握具体的过程,它的基 本形式是概念、判断的展开,也是逻辑范畴的推演。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迈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一定改变,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党中央提出要解决中国主要矛盾,首先要做到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涉及两个层面问题,即"共建"和"共享"。从某种程度上看,它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所以,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中,应努力探索如何实现共享发展,了解共享发展具备的特征。文章针对共享发展的规律性特征问题展开研究,从共享发展的四个特征进行研究,最终得出共享发展具备的规律性特征有动态发展性、主动选择性、开放包容性以及有机统一性,这些特征足以说明共享发展能够有效解决好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8.
新课体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培养探索精神,探索规律性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观察分析若干特殊情形。探索规律;再归纳猜想出一般性结论;最后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一、探索数字特征例1 世界上著名的莱布尼茨三角形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9.
冯契对毛泽东真理学说作了多方面的阐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真理形成过程方面的阐发;其二,在真理和谬误关系方面的阐发;其三,在真理标准方面的阐发。  相似文献   

10.
冯契在批判、继承中西传统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的关于艺术及美学的思想理论,主要内容涉及当代美学研究的三个重大问题:即艺术、艺术品和艺术家.艺术或艺术活动就是人与自然、性与天道的交互作用;艺术活动以感性对象作为中介,这种感性对象一定是个性化的、体现了人的个性自由,因此艺术又是自由的活动,这种自由的艺术活动是将艺术理想化为现实.通过对冯契美学思想的解读,可以发现其中所蕴涵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实用和审美是工艺美术的本质属性,实用性的变化实际上是使用功能的变化,实性的变化受到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关系诸因素一定的制约。原始、古典、现代与后现代三种审美文化构成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体系,实用与审美的浑融互动,是中国工艺美术历史发展的动力,其突出的表现是在三个层面上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冯契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构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二是在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突破,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四是提出并论证中国近代经历了一场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13.
摆脱落后、寻求发展是中国哲学从传统转向近代或现代的动因.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历史必然性.在近现代中国,由于救亡运动与启蒙运动交织在一起,规定了启蒙主体的群体性,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民族动员、社会重建、现代化发展等问题.由于过分强调群体原则,形成忽视个体原则的倾向.这种对新人格理解上的偏差造成严重后果.冯契提出"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理念,主张群体原则与个体原则的统一,设计了新的理想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14.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力图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制定现代化战略。从“两步走”、“大跃进”到“四个现代化”,再从“三步走”到“新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构想与部署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演进,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5.
冯契主张当代中国亟需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它是体现了类的本质和历史联系、体现了自觉和自愿相结合、经过培养多数人可以达到的自由人格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呈现五个方面的特征 ;培养“平化民化的自由人格”有三条基本途径 ;“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但也有其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于发展问题的认识经历过 "中体西用"发展观、资本主义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发展观三个阶段.洋务运动是在"中体西用"观指导下晚清政府所主持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它引进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经济和社会的基础结构中植入了最根本的现代化因素.严复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翻译、介绍西方现代思想,成为"西学第一人".中国人第一次意识到发展不仅是器物,即经济层面的,还应涉及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教等方面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践,是社会现代化全面发展的初步尝试.新中国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又大起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后,寻求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模式之路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根据本国国情,走与苏联经典型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的发展道路;二是根据本国国情,走与其它国家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其最新成果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18.
冯契对休谟问题的解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谟问题就是归纳推理的合理性及其辩护的问题 ,其核心是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是否可能、何以可能的问题。冯契总结、吸取了先哲们探讨这一问题的积极成果 ,做出了富有新意的解答。在他看来 ,人们的认识能力能够获得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 ;思维形式为人们获得这种知识提供了逻辑上的担保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时空形式和逻辑范畴为人们获得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提供了逻辑上的担保 ,二是形式逻辑的基本原则和辩证逻辑的接受总则为人们获得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提供了逻辑上的担保正说明它在理论上是有担保的 ,在经验上是有现实根据的。”[4 ] (p 2 0 9) 当主体以得自所与的概念反过来接受、安排所与 ,化所与为事实时 ,实际上作了一个事实判断。而判断是科学理论的主要表达形式、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的主要载体。作一事实判断就是以一概念作接受方式引用于所与 ,而每引用一概念或概念结构于所与 ,作一事实判断时 ,就会同时引用了时空形式和逻辑范畴。而时空形式和类、故、理诸范畴是最一般的接受方式 ,贯穿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原则和“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的辩证逻辑接受总则 ,确保了由经验事实概括出来的“理”即规律性具有普遍有效性 ,决定了科学理论的普遍有效性是可以论证和验证的  相似文献   

19.
哲学基本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西方近代哲学因从知识论的立场出发来解决这一问题而陷入困境.冯契立足于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上,一方面以实践为基础,通过人在实践活动中对象的实在感来论证物质第一性原理;另一方面,冯契又借用西方哲学中内在性与外在性概念以及中国哲学中"体用不二"的原理论述了人的认识是可以把握对象的,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为自己的智慧说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冯契揭示了独断论的理论失误之一在于无视思维的主体间之维,无视不同意见的争论是达到真理的具体途径;提出通过发展逻辑学、重视逻辑论证来批判独断论。尽管他对逻辑学的理解仍然局限于主客观关系的框架之下,以至于他提出的方法论基本原理并不能有效克服独断论的理论失误,但他对辩证法的论辩术本意的追溯以及“辩证法的论证”这一概念所具有的理论潜力,表明在冯契的相关论述中已经包含着克服盲点、发展洞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