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粒种子,不幸跌落在悬崖的缝隙中,竟然经受七灾八难,或冲或突,或锥或钻,长成“似钢盘似铁绕的虬根”,撑起一株参天大树,“高高地挺立在山崖上”,而且,“与周围的郁郁葱葱们相比,几乎高出它们一头”。奇观吗?伟迹吗?其实,这只是大自然中的一种普通的生命现象。是种子,就要发芽;发芽了,就要生根;生根了,就要成长壮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事实是,并不是所有种子都有发芽的机遇,即便有了发芽的机遇,也并非都能生根,因此,一旦生根,并长成参天大树者,便成为平常中的不平常了。所说的不平常,固然看的是结果,但是,世上的参天大树多…  相似文献   

2.
赵挚 《湖南教育》2002,(11):48-49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的主要部分。先把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找出来读一读,边读边标记你所认为的关键词句,并根据关键词句展开想像,然后,请把你想到的、悟到的告诉给大家。(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点思索,然后交流)生:我从“单薄破旧”想到军需处长身上的衣服又少又破,他的衣服穿了许多年了。生:军需处长本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件御寒的棉衣,可他被活活“冻僵”了,这让我十分感动!师:你能抓住关键词,很有眼力!生:我从“光秃秃的树干”想到当时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师:你的感悟很独特。大家想一想,军需处长的棉衣哪里去了?请…  相似文献   

3.
《丰碑》     
本板书力求通过简笔画和重点词语,形象、直观地突出教学重点,并突破教学难点。板书的整体布局和插图情景相一致,学生便于理解。板书的背景是学生学习一二自然段后师生协同绘制的简笔画大雪山。这一教学情景再现了文中所描述的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种寒风呼啸、大雪漫天的情景之中,更好地了解当时气候的严寒和行军的艰难,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板书的中间绘制了一座高大的石碑图,它巍然屹立,在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这样,既可以渲染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又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碑”的本意,而且还能结合板书…  相似文献   

4.
《丰碑》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一首童话诗。我在教学本课时以言简意明、准确生动、系统科学为原则设计了板书。一、画龙点睛,揭示中心。在本课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一个“贪”字,指导学生采用个人学习、小组交流、合作表演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在朗读、研讨、表演、评议的过程中,凭借板书中老太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相对应的“贪”字,去理解感悟诗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贪”字的逐渐变大,把老太婆贪得无厌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点出了文章的重点,点破了难点,点到了实质,点通了关键,促进了学生…  相似文献   

5.
巨树的哲学     
张老师是一个"后进班"的班主任,周末,他带领全班同学去郊游。他们来到一片林区,进入林区只能步行。一路上,美景连连,让人目不暇接,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不远处有棵千年大树,那是这个林区的"镇林之宝"。这棵标着"千年参天木"的大树高达百米,粗壮的主干几个人也合抱不  相似文献   

6.
《丰碑》一课讲述的是一支红军队伍行军途中经过云中山时发生的一件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文章涉及的人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将军,一个是军需处长。其中将军的表现贯穿始终,但核心却是军需处长,是那在严寒中一心为大家不惜牺牲自己的军需处长,是与云中山化为一体成了“晶莹的丰碑  相似文献   

7.
《丰碑》一课讲述的是一支红军队伍行军途中经过云中山时发生的一件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文章涉及的人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将军,一个是军需处长。其中将军的表现贯穿始终,但核心却是  相似文献   

8.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2.弄懂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具准备: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从整体入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9.
《丰碑》一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因穿着单薄破旧而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读后,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10.
《丰碑》讲述了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掌管着军需物资却被严寒活活冻死的感人故事。章语言精练生动.情节催人泪下.是向学生树立英雄榜样、渗透“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应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教育的极好范例。本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所掌握的阅读方法,即通过对一些重点词句和段落的理解,理清课条理,分清章主次,注意事物之间联系,探入体会课的思想内容,注意落实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详写和略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丰碑》的素质教育○陕西省特级教师/薛明新十册22课《丰碑》记叙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为了战士们的冷暖,自管棉衣而自己不穿棉衣,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德。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  相似文献   

12.
师: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丰碑》(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丰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分几段?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相似文献   

13.
巨树的哲学     
乌鸦那次被狐狸骗了一片肉,心里老是耿耿于怀,很长时间都排解不开。特别是几次追讨那片被骗去的肉未果,就更是怒气郁积。后来,他就把狐狸告上了法庭。打官司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单取证就困难重重,当时既没人证,肉被狐狸吃了,连丁点儿物证都  相似文献   

14.
《丰碑》记叙的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因穿着单薄破旧而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怕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读后,催人泪下。本文语言朴实,情感丰富,因此,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读为本,以情悟文”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创设情境初读入情这个故事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于是,教学伊始,我感情地范读了课文,接着,播放红军长征翻越大雪山的录相,让学生感知红军战士在狂风呼啸,大  相似文献   

15.
《血色丰碑》一文,节选自电视系列片脚本《中国魂》. “中国魂”是什么?鲁迅先生在五十多年前就告诉我们:“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有确信,不自欺”,“前赴后继的战斗“精神,就是“中国魂”.用课文的话说:“大气磅礴的自强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不断的根!不灭的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缅怀无数革命先烈为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和自由流血牺牲的光辉业绩,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自信心,为华夏之邦再展雄姿而努力奋斗。为体现上述主题,作者充分调动电视片不受时空限制的长处,以情感思绪为线索来编写脚本,组合画面(这里所说的画面,有的在括号内说明,有的直接在解说词中表现).如果对全文的结构脉胳作一番探寻,我们不难发现,画面和文字共同反映的,大致是下面五层意念: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领悟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给予人们的深刻教育,理解文意为什么以“丰碑”为题。2.懂得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每位同学的独特感受。学习重点1.含义深刻的句子在表达中心上起的重要作用,体会详写部分的意思。2.背诵后三个自然段。教具学具1.投影仪、胶片、录音机、磁带。2.印制好学生练习的投影片。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任务自读全文,抓住感受最深的部分理解。二、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丰碑。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丰碑”一词出于课文哪段。3.学生读书、质疑、自悟:(1)为什…  相似文献   

17.
《丰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长征故事。为了让学生领会“军需处长”这一人物所表现的深刻内涵,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我不是仅仅停留在线型的静态分析上,而是把学生领进课文的故事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去加以理解。因为理解感悟是核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一、通读全文,读出“军需处长”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概述故事: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进,部队缺少御寒衣物,一位老军需处长将自己的御寒衣物让给了别人,自己却冻死在一棵树下,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打捞”故事中的主人公,“军需处长”这…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过程、教法设计根据课文所写的故事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而且课文兼有描写生动 ,感情丰富的特点 ,拟采用“情境教学法” ,课堂教学结构分六个层次两课时完成。1 预备层。布置学生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新词 ,懂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自己认为最生动感人的地方画记号 ,思考“课后练习” ,互相交流初读心得。2 感知层。通过看录像 ,观察插图 ,听老师范读 ,自己朗读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 ,并分段 ,对全文内容及结构有初步了解。3 理解层。这是教学重点内容。教师提出一组阅读提示 ,使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吸收作者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丰碑》记叙了红军的一位军需处长在行军途中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根据课文内容特点与本单元训练重点,要抓住三方面的教学,才能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一、抓情感变化,理解变化原因本文特点之一是以将军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行文。将军失神、急切、难受、发怒、激动、悲痛的浓烈情感充溢于字里行间。教学中要抓好将军的神态、动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 《丰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述了在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赞颂了红军将士那种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揭示了红军能战无不胜的重要原因. 设计理念: 1.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本节课在设计时体现信息技术营造情景的特色.通过多媒体展现了被冻僵的军需处长的画面,在凝重的画面与音乐声中,教师充满激情地引读,把学生带进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带进风雪弥漫的红军征途中,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2.以情促读,读中感悟 本节课时,教师在各个环节中注重指导学生朗读,教给学生"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