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多入多出(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和信道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各子载波在整个符号周期上正交,各子载波信号子频谱可以互相重叠,提高频带利用率.MIMO-OFDM技术是OFDM与MIMO技术结合形成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是在OFDM传输系统中采用阵列天线实现空间分集,提高了信号质量.本文全面介绍了MIMO技术和OFDM技术及两者的结合,分析实现MIMO-OFDM技术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多入多出(MIMO)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多副天线,采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和信道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各子载波在整个符号周期上正交,各子载波信号子频谱可以互相重叠,提高了频带利用率。MIMO-OFDM技术是OFDM与MIMO技术结合形成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是在OFDM传输系统中采用阵列天线实现空间分集,提高了信号质量。本文中全面介绍了MIMO技术和OFDM技术及两者的结合,分析了实现MIMO-OFDM技术的框架,未来的工作是如何用硬件来仿真实现这个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新技术,正交频发复用(OFDM)也是一种提高带宽的新技术,高性能的功率分配算法是基于OFDM的认知无线电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文对当前几种功率分配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该文的分析结果为相关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明刚 《中国科技信息》2007,(6):157-158,161
在高速无线数字通信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备受瞩目的技术,它的频谱利用率高,成本低,并可以提供高速的传输速率,同时还很容易与多种多址技术相结合,MC-CDMA和OFDMA就是两种常用的OFDM的多址接入方式,本文着重分析了两种方式的特点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当今无线通信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热点,它具有抗多径衰落、频谱利用率高、采用自适应调制等优点,被普遍认为是宽带无线接入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基本频率复用策略出发,基于频率复用策略的研究方法和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提高频率利用率的频率复用策略,并对其在OFDM系统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MB-OFDM 联盟提出了一种有关超宽带(UWB)无线个域网IEEE 802.15.3a的标准提议,该提议采用了正交频分(OFDM)技术.与窄带OFDM不同的是,UWB-OFDM信号频谱中各子载波间有一定的间隙,正是基于这一特点,文章采用一种称为是N音∑-⊿调制技术,在量化噪声频谱中插入N个零点,使得UWB-OFDM信号谱中能量大的部分落在量化噪声谱中零点的位置,这样在接收端用一个合适的梳状陷渡滤波器将噪声虑除,能大大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在无线环境下具有较高频谱利用率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具有较强的克服多径干扰和消除符号间干扰的能力。阐述了OFDM的基本原理以及它的一些关键技术,并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具有抗多径干扰以及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多输入多输出天线(MIMO)技术可以提高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容量,这二者的结合成为B3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对MIMO—OFDM系统中不同信道状态信息条件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进行性能的仿真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高时,采用高阶调制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吞吐量;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自适应技术对多普勒扩展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基于OFDM的WiMAX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多载波数字调制技术。因为它能有效地克服传输中的多径干扰和消除码间串扰,所以在无线宽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OFDM基本原理及其组成,其次阐述OFDM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最后对OFDM基带传输系统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0.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具有抗多径干扰以及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多输入多输出天线(MIMO)技术可以提高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容量,这二者的结合成为B3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对MIMO-OFDM系统中不同信道状态信息条件下的自适应调制编码进行性能的仿真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高时,采用高阶调制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吞吐量;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自适应技术对多普勒扩展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1.
孙亚军  赵光 《大众科技》2011,(3):51-52,50
实际的通信信道多为频率选择性信道,严重降低了通信质量。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能够将宽带的非平坦信道转换为一组并行的平坦衰落子信道,提高通信质量,而同步技术是OFDM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结合仿真图,分析OFDM的性能指标,着重讨论了同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引入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简单的应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系统模型,通过在编解码方式上分别采用经典的卷积码与Turbo码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性能分析与结论。  相似文献   

13.
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现阶段也开始朝着移动接收方向转变,虽然在移动接收方面已经实现了,但电视的移动接收相对来说比较难些,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建设方面都存在很大困难,本文主要针对该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明确相关技术策略,在相关技术上,主要是OFDM,OFDM等技术,这些技术的优点是各子载波为正交,在进行扩频调制的时候能够进行频谱的互相重叠,这样不但降低了干扰率,对于提高频谱的利用率也有很大改善,同时本文也明确了移动电视的接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吕慎敏 《科技通报》2015,(4):106-108
异步传输网络间通信信道组成复杂,对异步传输网络间通信信道的频谱的准确估计可以避免不占用多余的频带,能够实现高数据率通信。提出一种基于频域分块和脉冲响应的异步传输网络频谱估计算法。构建异步传输网络通信信道模型为缓慢时变、空变的相干多途信道,采用正交频率复用OFDM训练序列得到确定的起始帧概率分布,采用同步算法能有效减少系统子载波间的正交性抑制,得到系统函数的基本特征传递函数,实现对频域分块频谱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对频谱的估计精度,提高异步传输网络的通信性能,网络异步数据传输的吞吐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5.
姜波  姚洁 《大众科技》2008,4(4):54-55
MB-OFDM联盟提出了一种有关超宽带(UWB)无线个域网IEEE802.15.3a的标准提议,该提议采用了正交频分(0FDM)技术。与窄带OFDM不同的是,UWB-OFDM信号频谱中各予载波间有一定的间隙,正是基于这一特点,文章采用一种称为是N音∑-Δ调制技术,在量化噪声频谱中插入N个零点,使得UWB-OFDM信号谱中能量大的部分落在量化噪声谱中零点的位置,这样在接收端用一个合适的梳状陷波滤波器将噪声虑除,能大大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6.
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之一,在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性能好坏直接影响OFDM系统的性能。本文对OFDM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辅助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了阐述,对其应用环境和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多输入输出(MIMO)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0FDM)技术各有独特的优势和缺陷。MIMO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但是抗频率选择性信道能力不强;OFDM技术利用正交子载波抗频率选择性信道,提高了频率利用率,易受频率偏差的影响,存在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MIMO与OFDM技术结合构成的MIMO—OFDM系统既可以达到很高的传输效率,又有很强的可靠性,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陈影 《中国科技纵横》2011,(20):111-111
目前,广播电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朝着移动接收方向发展。相对来说,广播的移动接收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但电视的移动接收要困难得多。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是OFDM,OFDM的特最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可以有效减少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能提高频谱的利用率。还有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多种制式问题,各种制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制式。  相似文献   

19.
马超  宋述林  付会凯 《大众科技》2009,(9):22-23,2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高效的调制传输技术,将被广泛地应用于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文章介绍了OFDM系统的基本概念,引出OFDM系统的同步技术的重要性,重点对栽波同步、符号同步及样值同步作了原理陈述和性能分析,介绍了同步算法基本步骤,并提出了同步算法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接收成为发展方向之一。广播电视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但移动接收的进展却不尽人意。即使是调频广播,在汽车高速行驶中的接收也往往遇到困难。移动接收中的关键技术是OFDM,OFDM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相互重叠,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还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还有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多种制式问题,各种制式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解决了这些问题,应该就解决了移动电视的接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