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0年秋季始 ,我国高中新生将不再使用现行语文课本。各地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试验本)》和《高中语文实验课本》两种新教材中自行选用一种。对《高中语文(试验本)》 ,本刊今年第五期已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经人教社周正逵先生引荐 ,今特请湖北省宜昌市教委教研室特级教师张文海先生谈谈对《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的认识 ,以及试教情况 ,以便给选用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秋季开始,袭用了20年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将退出历史舞台,两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试验本)》和《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即将使用。目前,两套教材都依据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进行了全面修订;近期,又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订委员会的审读,国家教  相似文献   

3.
先说《六年制中学高中课本语文第五册》(以下简称《课本》)把《过小孤山大孤山》(以下简称《课文》)中“抛江过其下”一句中的“抛江”注释为“抛锚停泊于江中”,我认为是不对的。《六年制中学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文言文译释》(以下简称《译释》)译“抛江”为“弃船”,并附注“离开”,我以为也有美中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杜文星 《学语文》2003,(4):48-48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六单元里附有一篇知识短文《常见文青句式》(以下简称《句式》)。此文不长,但错误不少,笔者对此试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课改之前,还是课改之后,各地的专家们历次编写语文教材,一直把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下简称《廉蔺列传》)收入高中语文课本。作为一篇“基本篇目”、“讲读课文”。很有趣的是,《廉蔺列传》几乎在高中语文课本每一册里都待过。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语文课本》(中小学通用教材中学语文编写组编)把它安排在第一册.  相似文献   

6.
翻开北京版《语文(必修1)》,汪曾祺的散文、萧红的《一条铁路的完成》等一些从未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篇目赫然在列。北京版语文教材主编、  相似文献   

7.
中学作文教学应重视日记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实验教材(《必修》二)有一篇课文选了几则《安妮日记》,以前高中语文课本中也曾选编过一篇经典——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两篇日记被选作课文,一方面表现了历代教材编辑者对月记这种写作形式约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这种写作形式无论是被用来描  相似文献   

8.
<正>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的模块确定和策略1.现代诗歌教学内容的模块确定(1)以课本为纲,课堂教学时进行适当地拓宽。高中课本,现代诗在必修1课本的第一单元,选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现代诗中的优秀作品非常多,毛泽东和艾青的优秀诗作也应多适量补充,除了课本以外,还应补充毛泽东的《采桑子·  相似文献   

9.
[小引]人生需要设计,这种设计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展开的,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这种设计不是凭空的妄想,是经历痛苦思考、接受生活磨砺之后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客观的认识。设计人生不是设计怎样去适应环境或让环境适合自己,而是设计自己怎样与环境相融。设计是为了构建精神家园,让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让自己成为可以面对人生各种风浪而游刃有余的自由快乐的大写的“人”。[阅读课文]鲁迅《灯下漫笔》(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5单元第17课)赵鑫珊《人是什么》(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第1单位第2课)冯友兰《人生的境界》(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  相似文献   

10.
马志伦 《学语文》2014,(2):14-16
正司马迁在写人物传记时善用伏笔与照应,故而使文章能首尾圆和、条贯统序,收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便是很好的一例。  相似文献   

11.
课本是学生最宝贵的素材库。巧用课本中的素材,对于提高作文水平来说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一、课本素材的巧变妙换,一材多用。由于受“乌台诗案”牵连,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和第四册)。考试中,我们完全可以将其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诗经》三首的《卫风·氓》中的“(口至)”(xì),课本注为“讥笑的样子”,笔者以为不妥。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必修)《屈原列传》一文,有‘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之句。其中‘商于’系‘商於’之误。  相似文献   

14.
引言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本)第三册扉页上的一幅插图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兴趣,这就是明人郭诩所绘的《琵琶行》图轴,现藏故宫博物  相似文献   

15.
《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灯》均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优秀散文作品(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无论是立意、构思还是语言都有其精妙之处,高中语文课本将两者编人同一单元极有见地,仔细研读二文,会发现在对象的确立、情感的抒发、技巧的运用等方面有不少可比之处,略择一、二说明.  相似文献   

16.
"起承转合"是旧时诗文写作常用的章法结构,也是近体诗最为理想的一种结构方式。"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合"是结束全文。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有两处提到这种章法,一处是高中语文教科书第六册《香菱学诗》一文;一处是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浅说一首(清明)绝句》一文。  相似文献   

17.
喻小波 《学语文》2002,(5):47-47
高中语文课本(试用修订本)第三册选了郁达夫先生一篇著名散文《故都的秋》,在上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处疑惑。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把《党员登记表》一文中的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课本的古文篇目中,有两个“能”字用法特殊。我们觉得有必要提出来,与有关同志商榷。原句如次: ①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谋攻》)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劝学》) ①中的“能战之”、“能逃之”、“能避之”连用的三个“能”字,课本未有注释,而近期出版或再版的古文选注本又几乎都把它们训为“能够”、“要能”或“要”。例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高中语文教材改革的新途经,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于一九八三年夏天,成立了一个高中实验教材编写组,在广泛和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高中语文教材改革方案,编写高中语文课本(试教本)。到目前为止,已编出《文言读本》上、下册,《现代文选读》上、下册,《写作》第一册,供高中一年级实验班使用。从一九八五年秋季开始,全国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一百多所学校,二百来个教学班,选用了这套教材进行实验。初步反映,效果良好。不少同志认为,这是改革高中语文教材的一次大胆尝试,它标志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