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后,为推行地方自治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开始致力于基层警政的建设。国民政府颁布了相应的法令法规对基层警察建制作了规定,以期实现国家对基层的有效控制。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事权不统一、经费严重匮乏、缺乏训练有素的员警、传统治安力量与现代警察间的冲突等原因,使国民政府的基层警政建设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之后,陆续颁行一系列有关地方自治的法令法规以巩固统治基础,发展地方事业。这些法令法规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的影响,并使他的许多地方自治主张具体化、系统化。但由于社会经济化条件不够成熟,地方自治法令法规本身存在严重问题,自治经费不能确定且筹措困难,以及党部与行政部门不能密切配合等原因,国民政府未能实现由官办自治向民办自治的转化,这次规模宏大的地方自治运动成效甚微。  相似文献   

3.
以往对民国初年省制改革的研究,大多拘泥于机构设置的现代化或军民分治、缩小省区等枝节性问题,因而不能正确认识改革的意义与失败的原因。事实上,那场改革的核心内容与重要意义在于对各省与中央的关系及省之行政运作的探讨:省制改革草案的设计不仅考虑到中央对各省的控制和各省对中央的制衡,还考虑到省之自治行政与官治行政的区别与联系,并试图对二者的运作做出合理的安排。但是由于时局、民众的心理传统和自治能力的限制,这些有益的探讨皆未能落到实处,致使如何安排各省与中央的关系以及省之行政运作这两个问题遗留下来,仍成为当前省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南京国民政府对地方自治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年代末30年代初全面推行地方自治出现的弊病,南京国民政府于30年代中前期相应地对地方自治进程作了富有弹性的规定,将保甲制度纳入地方自治之中并大力推行县政改革。保甲纳于自治、国民政府似乎从事实上避免了在基层推行两套政治制度的矛盾冲突,在形式上又给传统的旨在加强基层社会控静的保甲制度披上民主自治的外衣,看似一种完美的制度创新,实则使地方自治开始实行初期的一些民主自治思想遭到极大损害,更加败坏了自治名声。由于民众对推行保甲出于被动而非主动,以从上而下的保甲制度来培植从下到上的地方自治不仅未能走出“以官治求自治”的老路,反而越走越远。同时,保甲本身也无多大成效。  相似文献   

5.
联省运动是联省自治运动的重要层面,它是省自治运动高涨的产物,也是1922年特殊政局所造成的结果,资产阶级联省自治派是运动的发起者,政客和地方军阀是运动的附合者,他们召开了国是会议,也成立了联省自治促进会,但昙花一现,旋起旋灭。尽管这一运动具有鲜明的进步与民主色彩,但其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其失败的结局是难免的。  相似文献   

6.
廖勇 《华章》2008,(21)
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笔者认为是国民政府建立之后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中国货币的具有现代化意义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7.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地方政制采取省、县两级管理体制.但在实际的行政管理运作中二级制暴露出许多弊端,于是居于省、县之间的行政督察专员制(简称专员制)便适应客观的行政管理的需要而产生了.专员制对二级制作了一定程度的补救,使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但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专员制本身也存在着种种缺点.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作为财政部长的宋子文以自己深谙国内外经济形势又能够将经济理论与实践巧妙结合的过人才干,为获得关税自主权并自定税率,改革海关的关平两结算制度以及改革海关行政制度做出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民政府初期的关税改革,虽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统治,但在客观上至少可以削弱它们在中国的特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9.
1920—1926年间,中国在寻求一种新的统一方法——联省自治,它是近代中国在民主政治上的一次新的尝试和进步。它的失败是各种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有长期以来大一统观念的影响,有南北双方军阀争执不下的影响,有联省自治运动内在的问题。中国的联邦主义未能承载起地方分权、国家和平统一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0.
美国名教育家孟禄曾于1921年9月应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来华从事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本通过整理有关献资料分析孟禄对中国中小学改革的指导,指出孟禄来华对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中小学改革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高校招考制度的总趋势是由各高校自主招考向全国统一招考转变。这种变迁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探讨国民政府时期招考制度变迁的规律,对改革和完善当今高校招考制度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设立中华民国考试院,使之与行政院、司法院、立法院、监察院平列并重,独立地行使职权。为使考试院行使职权更趋公平、公正,实行考试立法,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考试法规,为考试院独立行使考试职权,取信于民,做了十分有价值的尝试,也为今天考试立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外债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南京国民政府在筹集铁路修筑资金内外交困中,铁路外债政策是以整理旧债为主,目的在于举借新债,并躬力实践。通过逐个谈判,分别整理,迅速解决了几十年的铁路外债积欠,推动新一轮举债筑路高潮的到来,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借款模式,时代特征凸显。  相似文献   

14.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农村合作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农村经济政策,贯穿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整个过程。农村合作运动的兴起是当时社会经济、思想理论和政治斗争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运动的发生、发展,经历了理论准备、展开、推广、全面发展和结束诸阶段。农村合作运动是对旧式经济格局的一种冲击和突破,但是由于合作运动没有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在当时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下,它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具有封建性质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政制更动频繁,国家政权借助以土豪劣绅为主体的乡村基层人员逐渐强化对乡村的控制,在制度上赋予他们各种特权。文章拟对国民党县区以下基层人员进行制度分析,从这一视角去透视国民党乡村政制的反动性、腐朽性。  相似文献   

16.
1927~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科技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财政上的保障,主要内容有:一是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和投入,设立中央和地方研究机构,鼓励和支持民间开办研究机构,使科学研究有了体制上的保障。二是发展科技教育,学校教育从政策到实践都向科技领域倾斜。三是制定科技奖惩制度,奖励工业技术的发明和创新。这些措施构成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科技政策,成了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胡海梅 《唐山学院学报》2020,33(1):43-47,57
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时期,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白银进口国爆发了严重的白银危机,由此导致中国经济陷入艰难的处境,中国的民族经济、币制金融和国际收支平衡遭受巨大的影响。从国际关系视角对白银危机进行深入探讨,可得出国际因素在白银危机的爆发和加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就积极谋求列强的外交支持和国际承认,以期巩固其统治和取得国际合法地位。但列强基于中国政局的错综复杂、在华权益得失权衡以及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取舍等因素考虑,在给予南京国民政府的承认过程中也是复杂多变的。  相似文献   

1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兴起了一场乡村师范教育运动。它是在乡村教育家的试验与改革下,在国民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而兴起的以专门培养乡村小学教师为宗旨,达到改造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目的的一场师范教育改革运动。其发展历程大约经过五个时期。乡村师范办学的针对性与训练学生的农村社会适应性等特点,或许能对今天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