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在古拉丁语和希腊语中有特殊属性、特殊功能、特殊措辞和独有言语的意思,它可以是辅以寓意的一个语句,也可以是某种表达或者一条短语,它的寓意被人们普遍理解并广泛地运用于生活中。学习成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深刻认识成语寓意与字面意义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总和,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如果只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和运用成语,就会犯望文生义的语病。这里举一些笔者平时收集的常被报刊、电视等媒体误用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成语大部分与古代典籍有关,从整体来说,成语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表达的,是古代汉语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现象。也可以说,成语是现代汉语中遗留的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在成语中不仅保留着不少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读音,保留着大量的古词义,而且还保留着许多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本文拟从词类活用、倒装、省略、判断句、被动句等方面对成语中遗留的主要古代汉语语法现象作一梳理,以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中华成语主要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书成句、群众口语,其结构精炼,寓意深刻,表现力极强。在小学语文成语教学中,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寓教于乐激发兴趣玩中感知;2.精讲故事角色扮演理解成语;3.编写短文创设情景应用成语。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高考试卷在“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中,重在考查常用成语的理解、辨析和运用。其中理解、辨析是前提,是基础;运用是目的,是根本。高考对成语的考查,体现了“全方位”的特点。要想做好此类题目,必须做到以下“八戒”。一、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戒望文生义。从成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民间俗语,其内涵是对原内容抽象概括出来的,有着固定的意义。对这类成语,我们决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例如2012年高考全国卷: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很多商家用成语或成语的活用形式充当宣传载体,典故、成语等字中珠现在各类传媒作品中熠熠发光,“移花接木”的现象尤为普遍.本文运用实例分析成语活用与广告媒体完美结合的合理性、成语活用在广告媒体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广告媒体中成语活用产生的作用和效果等方面展开思考,以期对这种现象及其社会意义有一个宏观把握.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它的用法。这与它的语境义有密切关系。所谓语境义,就是指词语在上下文中所使用的意义和具有的感情色彩。由于一些成语所含有的"语境义"从字面上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常常让人把它们当成不含"语境义"的一般成语对待。这样就容易使运用这类成语的人发生误  相似文献   

8.
王桂珍 《考试周刊》2013,(25):24-25
成语是古代汉语的精华,是连接古今汉语的桥梁,通过对成语中古代汉语修辞现象的透视分析,可更好地理解掌握成语,也可提高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蒋玉军 《初中生》2011,(33):17-19
下面以2011年中考题为例,对成语考查答题常见失误作一分析。一、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语义与实际意义差不多;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理解,仅从字面去理解,会造成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成语有许多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因此,不少成语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古汉语现象。了解这些现象对我们理解、掌握、运用成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成语的学习和使用是沟通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桥梁,是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少人在使用成语时不太重视鉴别,误用现象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樊伟 《教师》2011,(10):121-121
词义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认识常常更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词义只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就是结构和意义都相对比较固定的成语,也多有词义转移的现象,试略举数例浅析。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熟语的一种,也叫现成话,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得很紧密的词组合成的固定短语,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成语使用频率的不断上升和语言信息传播速度的提高,成语的误用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有些误用的成语却"歪打正着",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成了"正用"。文章对当今成语意义的歪解情况作了一个细致的分析,然后指明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在尊重语言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成语规范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5.
成语中存在“异读”现象,这些“异读”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影响极大。成语中的“异读”可分为四类:专名异读、通假异读、异义异读和易性异读,每类异读均与意义发展、解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伍秋菱 《时代教育》2007,(8Z):91-91
成语是汉语的瑰宝。它的存在。极大地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但由于成语的构成和运用比一般的词汇复杂,因此成语误用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在报刊杂志中都非常普通。研究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学习和运用成语,现就常见的八种成语误用类型进行举例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种长期沿用而定型化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它不仅有固定的结构形式,而且有确定的含义。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成语,言简意赅,其精辟的含义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而不是其构成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有些作者由于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或者疏忽大意,顾此失彼,就会在文章中出现成语误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的“现代汉语知识”课向学生传授的是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它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偏重于理性的结构分析。这就使得它与同属于中学语文的“阅读和写作”课相比,缺少了许多的审美因素.如没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以及恢宏壮阔的场面描写……因此不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使之获得强烈的审美愉悦。故而就有不少学生认为这门课枯燥无味.学来没劲。再加上现代汉语的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已不同程度地学过。就更有了“炒旧饭”之嫌,  相似文献   

19.
陈辉 《语文知识》2001,(5):37-39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我们语言中的瑰宝,对成语进行合理巧妙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新闻语言的凝练性和生动性。但是由于很多原因新闻标题常常会出现一些成语误用的现象,影响了成语的使用。通过对成语误用原因的分析来探索减少语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