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引言七十年代初,九江话中出现了“八×”(读作叉)这一称谓词,指称父亲。据有关资料记载,旧时云南一带的盗贼团伙在其内部也把父亲叫做八×。这个词可能是将父字分解为八和×两部分形成的。而现在九江人只是将它作为一个不太正规的称谓词。本文打算考察“八×”这一词语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联系。因为社会交际系统诸成分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既决定具体成分的使用域、社会功能以及社  相似文献   

2.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召有司案图”一句,中专各类专业通用《语文》第一册对“有司”的注释是:“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这个注释与《辞海》、《辞源》基本相同(前者见缩印本162页;后者见1476页).《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指官吏”.《新华词典》注:“旧时指官吏.”但均未说明这样注释的理由.笔者以为上述注释欠妥.  相似文献   

3.
篇章中一个实体有不同的称谓,在篇章生成加工过程中可以选用不同的称谓来指称同一个实体。从语言学的角度,同一个实体选用不同的称谓和社会性直指有关。称呼语和社会性直指的关系非常密切,称呼语关乎说话人和被称呼方之间的社会性参照关系。社会性参照关系表现为人物称谓选用中的社会指称。《史记》篇章中存在“情景指称”和“社会指称”两种人物指称,“情景指称”是在语境中建立的,“社会指称”是在社会关系语境中建立的。篇章人物指称选用存在从“情景指称”向“社会指称”的转换。《史记》篇章中社会称谓的使用频率不高,篇章叙事中重提实体时还是会大量选择稳定性更高的姓氏称谓。姓氏一般在表现形式上是比较固定的,也有较为稳定的时间性,可供发话者经常调用。  相似文献   

4.
考点指津1.“文中”指一定的语境中。这个“语境”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词语的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照搬词典中诠释的、很规范的静态的意思,而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意思,或联系上下文,对词语加以揣摩,领会其特定的内涵和表达作用。“重要”,一般是指所处关键位置。“含义”,指多义词在文中被规定了的那个义项,即词语的特定表达意义。2.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  相似文献   

5.
商人称谓社会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字本义为“古代滴漏上计时的刻度”。“商星、商朝”的得名都与这一本义密切相关,而表“生意人”称谓的“商”,其出现又缘于商朝。按理,这一称谓的出现应是在周灭商之后不久,但事实上,它却在战国初期才出现。因历史、商业发展等原因,“社会”由指称“国家”逐渐过渡为指称“生意人”。  相似文献   

6.
"身家"与"身价"是两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语,但在实际使用中有许多用错的情况。《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解释如下:身家①本人和家庭:~性命。②旧时指家庭出身:~清白。  相似文献   

7.
“学生”考     
汉代以前受教育者称“弟子”,东汉末年出现“太学生”的称谓,魏晋时期“学生”成为指称在官学领域受教育者的通用词语,到宋朝,“学生”所指扩展到官学之外的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8.
所谓“旧式书信套语”,是指古人写信,在开头称谓、结尾问候及结尾具名时所使用的客套话,即习惯性的谦敬词语。这些词语,我们在阅读古籍时经常遇到,有些今天还在沿用。现择其常见者浅释如下:一、开头称谓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词汇”?词,就是词语,汇,就是总汇、总和,词汇就是词语的总汇。“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是指一种语言的词语总和,“鲁迅的词汇”“《雷雨》的词汇”是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语的总和。《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称谓内涵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谓是人们社会角色的名称。这类词语多数属基本词汇,有很大的稳定性,但由于社会变革与前进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语言演变等诸多原因,不少称谓的内涵发生了植变,士。亲戚、舅、姑、兄弟、哥、姊、姐、爷、娘、大人、小姐、师傅、博士、同志等等。其增变的主要趋势是指称范围由大变小,指称对象由多变少,由杂趋纯,由宽泛模糊到具体明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急剧变革的时期,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中,新事物、新观念如雨后春笋,新词新语新用法更是层出不穷。“老师”和“老板”这两个称谓词语的泛化用法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老师”一词的理性义是专指传授文化和技术的人,这个称谓本身含有尊敬和文雅的附加色彩。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人们把“老师”当作一种尊称、雅称来使用,从而使它扩大了指称的范围,成为新时期社会称谓中的“后起之秀”。演员歌手可以称老师,相声小品表演者可以称老师,节目主持人可以称老师,编辑和记者更是可以称老师,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了!总之,只要…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刻画”这一词语,而没有“刻划”的说法。“刻画”,是指用文字描写或用其他艺术手段去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如“鲁迅先生成功地刻画了阿 Q 这个形象”。除了“刻画”这一词语外,还有“刻画无盐”(而不能写成“刻划无盐”)这个成语。“刻画”,细致地描写;“无盐”。古代传说中面貌丑陋的女子。精细地描绘丑女无盐,指将丑比美,比拟不当。在古今的汉语词典中,用“划”组成的词语主要有“划分、划拨、划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经常听到有人形容漂亮女人是“尤物”或者“天生尤物”,多有讥贬的意味。网络上“尤物”一词也经常出现在“性感尤物”“金发尤物”“极品尤物”“惹火尤物”“欧美尤物”“日本尤物”“足球尤物”等类似的词语中,并随之可能链接到众多的黄色网站。为什么用“尤物”一词来指称女人?“尤物”到底有怎样的感情色彩呢?《现代汉语词典》“对尤物”的解释是: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很少补充说其带有贬义。  相似文献   

14.
李冲 《现代语文》2004,(10):44-44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苏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第七课)课文后练习题引述了《世说新语》中谢安跟他的侄子谢朗、侄女谢道韫讨论“雪喻”问题的故事。教材给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一句中的“差”字加了注:“chà,大约,稍微”。笔者以为释义可取,注音有误。此句中的“差”让人很自然地想到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的“差可”、“差强人意”等词语,这些词语中的“差”读“chā”,不读“chà”,有《现代汉语词典》为证。《现代汉语词典》中,“差chā”的第三个义项及例证为:“(书)稍微;较;尚:天气~暖”。“差可”、“差强人意”等词语就列在“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为例,考察现代汉语中各类同指词语的语表形式和语用价值,并以此论证毛泽东在运用同指词语方面所独具的特色。这里所说的“同指词语”是指称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组词语。其中自然也包括词汇学范畴中具有严格同义关系的同义词。为叙述方便,下文有时简称“同指”。例如:  相似文献   

16.
“姑舅”是河湟地区颇为流行的一种称谓,其义项主要包括姑表、姨表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称和年龄相仿者之间的互称两种。河湟“姑舅”称谓是古代“舅姑”、“姑舅”、“姑”、“舅”等称谓的现代遗留,后来在拟亲属称谓制度的现实实践中,“姑舅”称谓的指称范围不断延展、扩大。  相似文献   

17.
英语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指称男性的词语概指两性的趋势,产生了一些用女性含有贬抑歧视意味的词语或结构等,因此有人称之为“sexist language”(性别语言)。随着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在已是把英语变为“nonsex-ist language”(非性别语言)的时候。一些政府机构使用的语言已出现了一些变化,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和作家注意避免使用那些贬蔑女性的词语。  相似文献   

18.
高语三册《庖丁解牛》课后有一则词语题,要求学生将文中一些“在现代文章中还常使用的词语”的“现在使用时”的“意思”予以说明。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参》对“肯綮”一词的说明:“现在指中肯”。这与词典释义相去甚远。《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等工具书认为:肯,附着在骨头上的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后用来比喻事物的要害、关键、最重要的地方。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才是正确的。不仅明朝宋濂《郑景濂传》;“有所质问,威中肯綮”、《元史·王都中传》:“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可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语文第四册贾谊的《论积贮疏》里有这样一段话:“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为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在这段话里,有两条注释值得商榷。 一、注(14)“[政治未毕通]意思是,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对“政治”未加注解,实际是将今天的“政治”的概念跟古代“政治”的含义等同起来了。在现代,“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国内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称为政治(见《现代汉语词典》)。或者统指“国事”(见《现代汉语词典》)。或者统指“国事”(见《辞海》),它是一个名词。而古代的“政治”是一个主谓短语,始见于《尚书·毕命》“道洽政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新版”)对一些词语的释义作了改动,其中有几个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应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启用新旧版《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词语的解释都是“开始使用”,但是新版词典将举例中的“启用新秀”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