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中国和西方美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心理,造成了中西在审丑观和审丑艺术实践上的明显差异.中国侧重于对丑美并存和对比性关系的认知,往往以丑反衬美,美是艺术表现的终极目的,而丑只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西方则不仅将艺术创造中的审丑视为能引起快感的观照生活与求知的过程,而且发展到把丑看作社会现实与心灵现实更真实的本质的显现形式,其审丑艺术的表现显得更为直接和普遍.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有美也有丑。美是肯定性的审美价值,丑是否定性的审美价值,因此,生活中有审美和审丑。中学生对审美接触较多,而对审丑则了解不多也不深。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丑能力呢?笔者通过本文对于审丑能力的培养做下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3.
庄子的审丑美学内涵丰富,本文从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美就是丑、丑就是美发掘庄子的审丑美学的相对性的真意。  相似文献   

4.
在影片《立春》中,丑是作为人生存的一种境遇来表现的。对丑的表现既没有停留在与美作对比从而突出美上.也没有走向荒诞和崇高。在这里,审丑本身成为目的。丑成为个体生存的一种无法改变的境遇,个体的反抗是无力的。个体无法摆脱这种境遇,只能对其进行妥协并且加以认同。  相似文献   

5.
在生活中,人们无不提及美、赞扬美,讨厌丑、唾弃丑,因为丑“总能引起人们的厌恶、不快、难受等否定性的反应,甚至还会引起恶心等心理上的强烈反感”(《美学基本原理》147页,刘叔成等主编);但从艺术角度而言,用和谐优美的形式表现丑,揭示生活体现合规律性,反面肯定美体现合目的性,用艺术存在否定自身现实的美就产生了。 高中语文课本中,审丑描写占有一定比例,为了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理解、鉴赏学习文章,本文特地谈谈这类课文的审丑描写。 一、以表现丑为主,从而体现中心的课文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作文教学,都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评判作文好坏的标准,不仅看它是否能成功地遣词造句,更主要是看它的主题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对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是否有一个是非标准,即对真、善、美的崇尚和对假、恶、丑的批判。在生活当中发现美并且在文章中表现美、创造美,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是非常不易的,须要经过自己的逐渐积累,练就敏锐的观察力,辨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并能恰到好处地表达。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丑可以化做艺术美,一切丑的东西一旦经过了艺术表现就成为美的了。丑形象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美。这几乎是被公认的美学准则。正象美概括了美丑两方面一样,审丑也涵盖了审美。丑的艺术形象是丰富的,而审丑力也同样是一种欣赏和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现在,我们有些学生美丑不分,甚至还以丑为美,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否也  相似文献   

8.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中、美作家代表,莫言和莫瑞森都可以称得上是“丑艺术家”:莫瑞森的作品展示了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进入后现代时期的审丑盛世;而莫言的作品则展示了中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后现代时期的审丑特点.本论文通过展示“两莫”作品中的外表之丑、自然之丑、语言之丑和意象之丑探讨人物的人生之丑和人性之丑,并最终指出历史之丑是一切丑陋的根源.审丑的目的在于:认识丑——改变丑——通向美.  相似文献   

9.
当下的满分作文不乏温暖的、和谐的和令八喜爱的东西,读着……就不接地气了,话语方式一路高歌,集体审美乐此不疲。关于“审丑”,只字不提?尼采认为丑比美更深刻:“一旦放弃了通常的与和谐的,而且一旦形式的不平常的选择强烈吸引我们的注意时,我们便能领会到,那激发美感的东西表现了藏在内部的有价值的精神生活。一般说来,丑如果突然出现,就会含义深长。”另外,审丑也是一种生存意义的表达。所处的生活环境,因为制度的欠缺、人性的弱点和价值的偏离,滋生了林林总总的丑陋东西,催促我们直面生活,直面世界,主动审丑。鉴此,关于高考写作,就应引导考生审丑,正视存在,创造美感。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中开展“审丑”教学,是抵达作家精心构建的“审美场”的另一条重要路径。通过对比,在“丑”的映衬中感受美的丽质;展开辩证,在“丑”的分析中把握美的本质;进行批判,在“丑”的否定中发掘艺术真理,最终达成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美化人的审美核心素养的根底诉求。  相似文献   

11.
审丑教育是相对于审美教育提出来的。审美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认可。但过多地强调审美教育,过多地突出审美教育的作用,使我们变得只会追求美的东西,对身边丑的事物、丑的现象麻木不仁。审丑教育就是要教我们的学生认识丑,揭示丑,具有一定的审丑意识和审丑能力,形成正确的审丑观。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同时又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相似文献   

12.
美育与情感教育、文学教育相关联。近年来美育在语文教育中受到重视,但美育之审丑教育仍旧被忽视。本文从语文美育的立场出发,阐述美与丑的联系,探讨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审丑教育的因素,尤其强调审丑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中西都有审丑的理论,它们共同圈定了审丑也是审美活动之一,具有独特价值.丑的形式因其新奇而引人关注;丑的意义在于使美更富个性;丑美不亚于优美、悲美的精神力量.丑具有积极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作文心理特点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学生作文动机不同;中学生作文动机是其作文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作文动机与作文兴趣和对生活认识有直接关系。二是中学生在作文方面表现出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三是中学生作文情感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喜欢作文,兴趣浓厚,对作文态度严肃认真,坚持练笔,有进取精神;有的对作文有一定兴趣,能按要求练笔.但往往忽冷忽热,有时因作文写得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对作文缺乏持久稳定的热情;有的对作文情感淡漠,态度敷衍;有的甚至厌恶作文……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作文心理特点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学生作文动机不同;中学生作文动机是其作文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作文动机与作文兴趣和对生活认识有直接关系。二是中学生在作文方面表现出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三是中学生作文情感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喜欢作文,兴趣浓厚,对作文态度严肃认真,坚持练笔,有进取精神;有的对作文有一定兴趣,能按要求练笔.但往往忽冷忽热,有时因作文写得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对作文缺乏持久稳定的热情;有的对作文情感淡漠,态度敷衍;有的甚至厌恶作文……  相似文献   

16.
莫言是一位具有强烈反叛意识的当代作家,对传统的反叛使他走上了不断求新求奇的创作道路。在他的写作实践中,生活中各种丑的事物纷纷涌入他的笔下,丑成为其直接描写的对象。他用狂欢化的语言叙述丑的对象,对丑的描写超出了读者生理和心理的接受期待,打破了读者一直以来的审美追求,留下的震撼也是空前的。他对丑的表现是很值得重视的,而他的审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审丑对象的超界域;二是个性化的审丑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中以审丑──审美的创造方式,将晚明社会的全部污秽和浊臭切割开来,剥露开来,借以引发人们对丑的极度憎恶和唾弃,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本文还分别从‘逆向反观:以美村丑”、“正向点化:以五喻丑”、“整体拓展:众丑兑”、“内观拓深:丑中寓美’”等不同层面入手,对《金瓶梅》的审丑──审美特色的微观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指出这是我们全面把握和借鉴这部巨著的艺术经验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从丑得以存在的背景、美丑的关系及其形而上的依据等方面比较庄子与雨果的审丑。庄子的审丑成就了中国艺术朴素自然之美,雨果的审丑指出了描绘丑怪事物的美学价值,对后世均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作文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学会表现生活美,要表现生活美,首先就要让学说学会感受生活美,发现生活美,热爱生活美。为此小学作文指导应加强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在作文指导中,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作文指导更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在作文中更好地表现生活,写出有血有肉,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20.
“丑”与“美”原本是一对矛盾对立的概念,在我们的印象中,它们是毫不相容的。可是,当你读完了这篇《丑与美》后,你会在不知不觉中从她描绘的“惊心动魄”的“丑”中感受到美的“震撼”;你会禁不住感叹,原来“丑”也具有让人震撼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