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0 毫秒
1.
人教版高三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注释有三处值得商榷。其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一去三十年”,教材注释为:“从少年到41岁诗人辞官,大约有三十年。诗人于40 5年当江西彭泽县县令,八十多天后辞官,挂印归田园,作《归园田居》。”将“一去三十年”释为“从少年到41岁诗人辞官,大约有三十年”,不当。要弄清“一去三十年”是什么意思,当先弄清“误落尘网中”指的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尘网”指的是尘世、人世。此处的“尘网”是否也指“尘世”“人世”呢?诗人是否有从“少年”时代起即“误落”此“尘网”中的悲叹呢?他是怎样看待…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标教材的使用,人们对语文课文的“时代性”又展开了讨论。在众多的讨论中,有人认为:教材选取的课文多是中国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文章和外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缺乏时代性,作为21世纪的学生应该多读些新时代的作品。对这一观点,我想做如下探讨:一、课文“时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我曾提到过一件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学者俞平伯先生在教清华大学大一国文时,曾用清末民初流行的《秋水轩尺牍》作教材。有位叫周劭的老学者与俞平伯是朋友,在十年动乱时怀念老友曾作诗一首:“竟从诛伐得隆誉,水木清华一腐儒。却忆卅年交往事,敢忘先德曲园俞。”周先生认为俞平伯与朱自清是齐名的新文学家,对他用那些“陈烂宿货”作教材有些不理解。我则认为这正是俞老的高明处——学习作文要从平易处入手。我认为这大概与他祖上教孩子的传统有关。上面周劭先生那首诗里提到的“先德曲园俞”,是俞平伯先生的曾祖父,清代著名的大学…  相似文献   

4.
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第一首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句子,对于其中的“一去三十年”的诠解,历来存在着争议,大有令人莫衷一是之概。近检诸家著述,“三十年”有数说:一是宋代吴仁杰说。他认为:“太元癸卯,先生初仕为州祭酒,至乙巳去彭泽而归,才甲子一周,不应云三十年,当作‘一去十三年’。”(见《陶靖节先生手谱》)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中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句,诗中对“三十年”的解释,历来颇有争议,注解较多,我认为,这些注解都有不妥之处。所以,在此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参考。 一.对“一去三十年”的注解举例 1.三年制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注为:“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初做江  相似文献   

6.
东晋名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篇中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诗。对“一去三十年”句,教材和教学用书都解释为:从少年到41岁诗人辞官,大约有三十年。教学中,我们发现此说太“实”,显得生硬、牵强,故作如下辨析: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有一组《归园田居》,其第一首中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句。因诗人从29岁初涉仕途、任江州祭酒,到41岁辞去彭泽令而归田,时间恰好是十三年,所以有人认为此句“三十年”应为“十三年”之误。但正如布罗茨基所说:“诗歌是语言存在的最高形式”,若细细揣度,“十三年”之说泥痕凿凿,何及“三十年”更见陶令志节?这一首《归园田居》,起首六句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若将“尘网”仅理解为官场、仕宦生活,仅理解为“官场、仕宦生活对作者心灵的羁绊与束缚”,那么我们说这里就是…  相似文献   

8.
对课本中用“时”表示时间长短的浅见陆川县清湖镇塘榄小学李芳武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17处用“时”做单位表示时间长短的。对此,有些教师认为教材把时间说成“某个时刻”,这是教材上的错误。我认为这不是教材的错误。编者的目的是使教材适应国务院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  相似文献   

9.
我在中学任教近三十年了,九年前,开始坚持写“教后感”我认为历史教师写写“教后感”很有好处。“教后感”是一种教学笔记,也可说是一种教学日记。写“教后感”就是把自己的教学心得,记于当堂课的教案之后,这一环节可视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我所写的“教后感”内容可分为三类:(一)记自己教学中的疏漏之处。如1983年6月17日,我在《清朝前期的经济》一节的“教后感”里写着:因钻研“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一目的内容不深,教材中有一段话:“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后来,又实行了‘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我在讲课时,对教材中的“后来”二字没有交代清楚,导致学生把清代摊丁入亩制度推行的时空概念弄错了。有的学生书面解释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有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一首,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句中“三十”,一般注者多持“三十”为“十三”之说。如林庚、冯沅君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注为:“三十年,当作十三年,陶潜自太元十八年(393)为江州祭酒,至彭泽弃官共十二年,次年作这诗,正好十三年。”课本的注释是:  相似文献   

11.
邱金法同志在《教材通迅》1985年第4期,对 OK时热力学体系混乱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书中有不同的提法,所使用的术语也不统一。提法有三种:一说“在绝对零度时,分子的热运动可以认为完全停止,因此可以说体系的无序度等于零”;二说“没有混乱度”;三说“混乱度最小”。我认为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有一组《归园田居》,其第一首中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句。因诗人从29岁初涉仕途、任江州祭酒,到41岁辞去彭泽令而归田,时间恰好是十三年,所以有人认为此句“三十年”应为“十三年”之误。但正如布罗茨基所说:“诗歌是语言存在的最高形式”,若细细揣度,“十三年”之说泥痕凿凿,何及“三十年”更见陶令志节?  相似文献   

13.
<正> 三十年来,我省“扫盲后”教材的内容和体例,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点。从1958年到1965年间,这一时期教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学历教育的需要,编写了以脱盲为起点的农民业余高小语文、算  相似文献   

14.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乃千古名篇。据《古今词话》记载:“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这首词,已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背诵篇章中。但教材对“去棹”一词的注释似有两处不妥:一是对“去棹”一词的理解有偏差;一是对“棹”这个词的派生性质有误解。教材注:“去棹,停船。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去棹”究竟是停船还是行船,是引申义还是借代义,试作如下浅析。《金陵怀古》的上片,作者侧  相似文献   

15.
问:对于《阿 Q 正传》节选为中学教材你有哪些看法?答: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从鲁迅的著名小说《阿 Q 正传》中,节选了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作为教材。我觉得,这在教材编选方面是一个突破,也是一个创举,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就我所知,在建国三十年来,还没有把《阿 Q 正传》这篇著名而比较不易理解的作品选入过中学语文教材。我还认为,这样做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效果如何?恐怕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检验。因为这是一篇难度很大的教材。鲁迅曾经说过:拿他的作品“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现在的青年,对于复杂的人物性格和生疏的社会生活,大都觉得费解,他们对理解和欣赏《阿 Q 正传》这样的世界名著,还  相似文献   

16.
我校“七五”教材规划时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奋战五年,从主要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到专业课编写出一批能体现我校水平的本科生教材,同时组织编写一套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教材。“七五”期间,全校总计出版教材近200种,基本上达到了奋斗目标。在1987年部委级、国家级优秀教材评选中,我校有《电路》等7种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奖,《核反应堆物理分析》等15种教材获部委级优秀教材奖。通过“七五”教材规划的实施,我们有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今年第一期的《台湾教育》上发表《实验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作者认为台湾省公立学校发展迅速,教育在量的方面,得以大幅度的成长,但是一切制度化,规格化,在自由实验创新方法方面显得不足,实验教育比较萎缩。三十多年来主要实验项目有: 1、小学方面:“国语推行委员会”设立国语实验小学,专门实验“国语教材教法”。1949年至1956年,台北市北师附小、女师附小、国语实小共同进行国语科注音符号教学法与说话科教材教法的研究,国语科课文全部注音与仅生字注音效果孰优的等组实验。  相似文献   

18.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第二册 (以下简称“教材”)中有几处内容在编排上或在概念的陈述中 ,笔者认为有不足之处。从某种角度来讲 ,“教材”给教学设置了一些人为的障碍。下面就“教材”中自己觉得不妥之处列举出来与同行们探讨 ,以求教于广大同仁。一、“物质构成”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秋瑾的生年问题,史学界有三种见解。其原因又大都是根据秋瑾一九○七年(光绪三十三年)牺牲时的年龄,按旧历往上推算而来的。第一种见解认为秋瑾生于一八七五年。根据是秋瑾在湖州浔溪女校执教时认识的女友徐自华(即徐寄尘)在《鉴湖女侠秋瑾墓表》中纪载,秋瑾被杀时“年仅三十有三”。按虚岁往上推算,应生于一八七五年。此外,秋瑾的弟弟秋宗章在记叙秋瑾生平的《六六私乘》一书中,也说:“伯姊生于闽,时为光绪元年(即一八七五年)夏正十月十一日”。第二种见解认为秋瑾生于一八七七年。  相似文献   

20.
解放以来,文学界对我国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一种看法认为“这种文学形式,自古以来就大量发展着”,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其实都是报告文学作品,而“报告文学”的名称,“不过是后来加的”。①另一种意见认为它是三十年代在抗日救亡中“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②这种意见大都是采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一些论述报告文学的文章的看法。第三种意见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