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在表达主体思想情感时,有意将笔宕开去,写其他的文字,并让这些文字和主体文字构成或喻体和本体的比喻关系,或衬体和主体的衬托关系,或铺垫和主体的铺衬关系,或甲与乙的对比关系等,从而达到或生动或突出表达主体信息的艺术效果。宕笔,有的宕在开头,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阅读材料《春天的梦》的开头;有的宕在结尾,如北京卷散文阅读材料《合欢树》的结尾;有的宕在段或文的中间,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三)阅读材料《张家界》中的第三段。宕笔的文字长的有一段或几段,如北京卷散文阅读材料《合欢树》开头一段,2005年高考全国卷(一)阅读材料《一日…  相似文献   

2.
《茶花赋》的开头,作者先不写茶花而是宕开一笔写海外怀念祖国,盼望得到一幅能画出祖国面貌特色的画。这看似闲笔,可是读完文章后,就觉得闲笔不“闲”。这样写,在读者方面能引起悬念;在结构方面能掀起波澜,增加层次,在有限的篇幅里增添更多的容量,从而使文章更有生活真实感和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3.
写文章要讲究照应。照应又称呼应。文章缺乏必要的照应,会显得不严密,不周到,影响中心思想的表达。照应得当,就会使文章结构紧密,层次清楚,中心思想突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照应。首先,文章和标题照应。文章开头写了“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立即宕开一笔,写“我”孩提时的认识,“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把鲁迅先生看得很平常。接下去记叙“我”在万国殡仪馆见到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二册《神奇的极光》一文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是:"极光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 查《现代汉语词典》,"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如"钱塘江的潮汐是一大奇观"。"奇观"本身  相似文献   

5.
《挖荠菜》的随想山东省泰安师范附中李卫东选入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初中第二册的《挖荠菜》,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女作家张洁作为旧社会的过来人,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文章开篇即点题:“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接着便宕开一笔,先从“馋...  相似文献   

6.
殷业同学问:声音没有实体形象,而且转瞬即逝。但读过《明湖居听书》之后,总觉得对白妞的演唱描写得很具体、很生动。作者是怎样独辟蹊径描写音乐的呢? 《老残游记》的作者对王小玉演唱魅力的描写确实是煞费苦心的。在课文节选的文字之前,作者就对白妞的说书作了一系列“耳闻”性的渲染和铺垫、(参见“文史博览”中的一篇文章。)课文的开头部分,在白妞出场之前,作者依然先从戏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以及观众的议论来铺垫烘托白妞的演唱技艺,接着才是从出场、演唱和反应三个方面着墨,来正面描写白妞高超的演唱技艺。而体察、领悟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演唱的,确实很有意思。音乐本来是诉之于人的听觉器官的,不是实体的存在。如何使听者明其妙,未听者也知其妙,这确实需要娴熟的表现技巧。作者为了清晰地表现没有实体形象且转瞬即逝的声音美,首先根据白妞演唱时声音的或高或低、  相似文献   

7.
台湾当代诗人蓉子的诗《晨的恋歌》,既是一首恋歌,更是一首赞歌,并且让人在眷恋、赞美中得到青春的醒悟。当然,这里的恋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爱情诗,而是对甜美早晨的眷恋,而且这个“早晨”既指时令上的早晨,更是暗喻人生的早晨——青春年华。诗歌开头诗人并没有直接去赞美早晨,讴歌早晨,而是宕开一笔,通过埋怨夜莺为何不用它动人的歌喉挽留晨星的退隐,并埋怨早晨的脚步为何不让有声的铜铃把自己从酣梦中吵醒,以致使自己失去了领略早晨,享受早晨的最好时机。这埋怨的口吻,实际上要表现的是诗人对早晨的热恋与眷念。显然,这种曲折有致的写法比…  相似文献   

8.
苏东坡论文章说过八个字:文理自然,姿 态横生。是的,我们写文章不仅要做到文理自 然,更要让它姿态横生。何谓姿态横生?打个比 方说,文章好比一棵树,就是要在其主干上,让 它发点杈,长出枝叶来,使之枝繁叶茂。也就是 说,写文章时要围绕题旨这根主线,写一些若 即若离的东西,来让内容更充实,文意更曲折。 那么,文章的分杈之笔究竟怎样来运墨呢? 一、宕开一笔,穿插一个事件 文章在写人记事中,作者有时荡开一笔,  相似文献   

9.
陈华 《辅导员》2009,(1):23-24
作文的开头,就是作文从哪儿起笔,从什么问题写起,它是全篇的第一步,与全文密切相关。头开得好,就打开了思考的大门,要说的话会顺思而出。头开不好,就会半天写不出一句话,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的开头呢?下面,介绍几种“吸引”人的开头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尚故以为新点铁亦成金—谈李清照《点绛唇》对韩偓诗《偶见》化用之成功李晓婉李清照是宋王朝南渡前后的女词人。她开径独行,自成一体,以女子身份自言闺情,立意出奇,章法曲折,白描技巧纯熟,语言通俗清新,在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故以前的词论家说她是一位前无古人,...  相似文献   

11.
"文似看山不喜平".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开头先写"我"小时候爬树被蜜蜂蜇了一下,心里对蜜蜂总"疙疙瘩瘩",虽经大人解释后原谅了它,但从此以后每当见到蜜蜂"总不怎样舒服",接着宕开一笔写小住从化温泉,看到荔枝林,尝到荔枝蜜,对蜜蜂动了向往爱慕之情,当参观养蜂场,进一步了解蜜蜂后,"我"对蜜蜂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感情上与蜜蜂融为一体了.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2月初,非常有幸地跟随陕西省教育学院的牛文明博士一起前往西北大学附中,听了一节首都师范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郑晓龙老师的作文课以及郑老师的报告《作文课讲什么》。这节作文课着实让我开了眼界,真的像饱尝了一顿大餐,回味无穷,然而大师的教育情怀更让我潸然泪下。郑老师的中学作文教学以《白妞唱大鼓》为例文,指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描写特点,时而托云烘月,时而幽默风趣,不时让在场的学生和每位听课者开怀大笑,在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中学语文教学参》(以下简称《中语参》)来说,我发表过的文章可能只是其创立50年来文海中最细小的一缕微澜,但对我而言,《中语参》是宕开我埋头苦耕的视野,促我放笔反思,领我持续专业成长的引路人。一、警悟第一次在《中语参》上发表文章时,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十年。十年来,我在普通中学里奋力打拼,无数次优质课、公开课、展示课带给我不少荣誉,也把我磨炼成校、区的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14.
词是中国抒情诗中的一种特殊样式,与中国四、五、六、七言诗的整齐句式不同,它主要是以长短句来组织成篇的.词是长短句式的格律诗. 词的长短句中,从一言到九言都有,在句法上也有特殊形式.其中一言句的,如《十六字令》的首句即是.像蔡伸的《十六字令》开头是一“天”字.二字句的,如《满庭芳》下片的首句即是.像苏轼的《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下片开头是“云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鲁迅小说《故乡》文本解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古典小说叙事技巧——伏笔、宕笔、补笔的角度入手解读文本,以深化对《故乡》的理解、赏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鹗《明湖居听书》(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描述了白妞在明湖居说大鼓书的全过程。这位白妞系真人真事。她原名王小玉,山东廪丘人,约生于清同治初年。凫道人《旧学盒笔记》(署义洲李氏丛刊,1916年木刻本)《红妆柳敬亭》条记:“光绪初年,历城有黑妞、白妞姊妹。能唱贾凫西鼓儿词。尝奏技于明湖居,倾动一时。”白妞唱的“贾凫西鼓儿词”,指《木皮散人鼓词》。贾凫西是明末鼓词作家,名应宠,字思退,山东曲阜人。明末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写作文 ,往往为开不了头而苦恼 ,即使开了头 ,不是离题太远 ,就是过于突然。结尾时 ,又往往是画蛇添足或是生搬硬套 ,空喊口号。为此 ,我在阅读教学中和作文教学相结合 ,落实开头 ,训练结尾。重点训练学生写好开头、结尾。文章的开头。(1)开门见山。如四年级上册中《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开头 :“我的故乡在江南 ,我爱故乡的杨梅。”指导学生抓住总起一句 ,点明题眼 ,定下全文的写作支柱。根据这种的开头方法 ,教师可出这样的作文题 :《我的好朋友》、《我爱家乡的柑桔》、《我的家乡》 ,让学生按照“开门见山”的方法写好以上题目的开…  相似文献   

18.
与其它反映旧中国教育状况的作品比较,郁达夫的《书塾与学堂》立意要深刻得多,而这深刻的立意是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来实现的。文章以时间为序,先写书塾,后写学堂,将件件往事的断片,缀连成作者读书生活的大致图景。但是开头所介绍的英国人对中国人读书奇习的嘲笑,以及用较多笔墨叙写的“赊皮鞋”的风波,似乎游离于作者自己的书塾与学堂生活之外,似乎与文章总体构思不相谐调。其实,这正是文章构思的高妙之处。作者起笔洒潇自如,没有直接切入书塾生活的回忆,而是宕开一笔,谈闲似地说起了从前学的英文读本里所讲的中国人读书的奇习——“总要把身体东摇西扫,摇动得象一个自鸣钟的摆。”英国人  相似文献   

19.
一、用范文启发学生。当我讲了《明湖居听书》后,我觉着这篇文章先极力从侧面描写:在白妞出场之前,作者先以观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和观众的议论来烘托演唱的高超技艺。然后极力从正面描写了白妞的出场,白妞的说书,听众的感受。正、侧面描写很突出。我就让学生自己命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表达方法与《明湖居听书》的相同,即:先从侧面集中笔力描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说:“开头的第一句话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的确,“作文难,难开头”困扰着许许多多学生。其实,即使是名家也绝不是落笔成章的。列夫·托尔斯泰在写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曾为作品的开头绞尽脑汁,前后写了10个开头,经过好几天才确定下来;写《战争与和平》的开头,则经过了15次的反复修改。开头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