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吉辰 《语文知识》2006,(10):13-14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此诗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将人间织妇的离情别恨抒写得哀婉动人。开头两句分写牵牛星与织女星.继而由织女星联想到织女纤细洁白的手在摆动着机梭织布.将织女的手巧与她“终日不成章”加以对照.突出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泪如雨下。最后写织女与牛郎的分离和相思之苦是由“清且浅”的银河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三册)选用了《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全诗如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首诗抒写了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情。开头两句交代了本诗的抒情对象牛郎和织女。三、四句写织女织布。为什么要写织女织布呢?因为天庭规定,织女只有织好了布,才能与牛郎相会。五、六句写织女整日都织不好布,就只好在那里痛哭流涕。那为什么会织不好布呢?我们先来看看一些…  相似文献   

3.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 诗人以第三者的视野,在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基础 上,细腻而充分地表达了织女相思之悲苦、思念之 哀怨,突出了织女渴望夫妇团圆的强烈愿望。 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迢迢牵牛星,皎皎 河汉女。”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诗  相似文献   

4.
明代对重犯家口及家财进行抄没的行为称为“抄札”。自汉景帝至元顺帝以来,对这一惩处的称谓都相对固定,也就是刑罚体系中的“籍没”。明太祖在“遵唐旧”的大背景下却单单在此特立独行,显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将“抄札”在明代洪武朝的演变与朱元璋人物特性及当时政局相关联,不难发现“抄札”之所以能替代“籍没”,甚至成为明代的一项则例,不仅由于朱元璋深受元朝统治者在江南地区大行籍没的影响,想要以此展现其对权力的掌控;更是在于他“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深切思虑。“抄札”随着明代政治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抄札”细则的增补、“抄札”则例的定型、差人前去“抄札”的变更等各项内容的动态调整,处处体现着朱元璋在国家治理中“明刑弼教”和整顿吏治的初心,以及明代法治与人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对“唧唧”一语,人们多倾向于“叹息说”,笔者以为应解作“织布声”。解作“织布声”,诗的头两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就紧密相应,生动描绘出一幅优美的木兰纺织图,一个勤劳的织女形象跃然纸上。天天弄机杼,这是木兰给人的一贯印象,是在人们心目中的定格。这两句为后两句(不闻机杼声,  相似文献   

6.
刘福美 《语文知识》2002,(12):39-39
初中语文第一册《乐羊子妻》一文注(4):“机杼:泛指织布的工具,机:织布机;杼:织布的梭子。”把“杼”解释为织布的梭子,字面上理解无误,但结合文中含义有些欠妥。《汉语大词典》(4)886页“杼:(1)织机的梭子。”991页“柚[zhu又读zhou]:筘。织机的主要部件。《诗·小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日札写作教育观是他的写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一、指出了日札的私人写作性;二、认为从名家日札里收集"不应该那么写"的教例是学习写作的有利途径;三、明确了日记体散文的非文学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家庭大规模的使用密札是法国旧制度时期社会生活的显著特点之一.家庭密札无孔不入地影响着旧制度时期的社会生活,完全没有接触过密札的家庭可谓是凤毛麟角.家庭密札极大地满足了家庭对荣誉的需求,但是由于其固有的弊端和滥用,家庭密札制度成为了专制主义的象征.实际上,家庭密札制度给王国政府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一)惜春小札 春天是不知不觉来的,她走的时候,也是悄莫声儿地在不知不觉中离去。既不像秋天落下那么多的黄叶,“无边落木萧萧下”,造下满天声势;也不像冬天,一阵烂雪,一阵冻雨,“乍暖还寒时刻,最难将息”,让你久久不能忘怀那份瑟缩,那份冷酷。  相似文献   

10.
“札答”一词见于《蒙古秘史》第143节,是为蒙古人在战争中使用巫术的较早记载.然考诸中西文献,可知此巫术源远流长,不仅见诸中国古代北方诸多游牧部族中,在中亚、东北亚中亦颇流行.据《魏书》记载,我们可将在战争中使用札答术的事例上溯至公元5世纪.作为游牧民族,蒙古人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将其功用从战争拓展到生产、生活、医疗及长途旅行中,这是应当予以正视的史实.  相似文献   

11.
1206年,成吉思汗授封札剌亦儿部木华黎万户一职,并令其“子孙传国,世世无绝”。之后,虽然承袭“国王”者即继任万户,但其势力却日渐削弱。入元后,因战势所需,札剌亦儿部勋臣又多受任蒙古军万户,从而逐渐替代了早期万户。在授封万户的同时,于成吉思汗建国初及其季年,又编组为若干札剌亦儿千户。然而,受蒙元一代奉行不替的签军制而分戍他处或留居食邑以及几度汗位争夺,加之北元初期南北对峙、东西蒙古势力消长等因素的影响,札剌亦儿千户也随之有所变迁。  相似文献   

12.
在蒙古族萨满教神论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札答(J∨ad)巫术(dom)。博额(bge)可以获得这种巫术,并能施行札答(J∨ad)巫术(dom),把宇宙万物及其生命能量聚集于自身,从而能够施行"呼风唤雨"的活动。萨满教巫师通过这种语言及其"隐喻"形式,将普遍生命(ami)想象成世界(yirtinc∨ü)的关联,从而将自身的生命意识推延至神话"对象"上。于是,就产生了事物均有其生命能量的想象。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学写作教学普遍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而日札写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日札的定义、实际效能和日札教学实践的梳理,能够彰显日札写作的种种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4.
哈密的札萨克旗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清朝新疆哈密所实行的札萨克旗制进行分析,讨论它所实行的具体内容,以及清廷对其管理的措施,并同蒙、元以来的土司制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哈密的札萨克制是具有土司性质的盟旗制,是一种广义上的土司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凌濛初的戏曲批评,以《谭曲杂札》最具代表。文章就凌濛初针对"何、王之争""沈、汤之争"所作之评论,以及其与众不同的"本色说"、以"尾声"为代表的"作法论",进行了较为具体之观照。认为凌濛初于两场争论之所批所评,不仅皆持论客观、公正,而且颇具力度与深度,正当行者之所为,是其追求"元人风味"的戏曲认识观的具体反映。《谭曲杂札》之论"本色",不仅把"本色"与"当行"合而论之,而且还将通俗视为"本色"的内核,既机杼独出,又特色鲜明。而论"尾声",则着眼于"史"的角度,秉笔直书,融肯定与批评于一体,只眼别具。  相似文献   

16.
益智小札     
语丝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希望)至而后已。(小林辑)·益智小札·对联趣闻有些俗语联读起来趣味无穷。有一副以财神爷口吻劝世的对联:只有几文钱,你亦求,他亦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教我为难。还有一副更直言不讳的对联:职业原无贵贱,只要安心务正,就是他剃头、唱戏、缝衣裳,不算低下;品格应分高下,若是任意胡来,哪怕你做官、为宦、当皇帝,照样肮脏。这两副对联生动、有趣、诙谐,所蕴含的道理深刻。家·益智小札·“正月”的由来为什么人们把我国农历一年十二月中的第一个月份称为“正月”,…  相似文献   

17.
主要对清朝新疆哈密、吐鲁番维吾尔族地区实行的札萨克制进行分析,探讨它所实行的具体内容,札萨克制下额贝都拉家族和额敏和卓家族在统一新疆前后的历史功绩,以及清后期至民国时期这种制度的废除,从而使我们对这种制度作出更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所编《文选》中的一组诗。它们大约作于东汉中后期,而作者无从查考,且应不止一人,题目应为编者所加,均为诗篇的首句。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其中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是以诗歌的体裁叙述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情人分离的不理解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渴望。诗人用当时民间广泛流传的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于银河鹊桥的故事为蓝本,并加以细节描写和议论,使传说得以丰富,境界…  相似文献   

19.
《木兰诗》中的“唧唧”,历来众说纷纭。席文天先生在《〈木兰诗〉注释订疑》中说:“把‘唧唧复唧唧,理解为蟋蟀的鸣声,那就似乎好一些。”席先生以欧阳修《秋声赋》中“但闻四壁虫声唧唧”为据,说明“以唧唧状蟋蟀鸣声,是不乏其例的”。而《汉语大词典》、《辞源》、余冠英先生《乐府诗选》等则以为唧唧为叹息之声。朱星,吴启安诸先生则以为唧唧为机杼之声。朱星先生在《注释学刍议》中说:“唧唧不是叹息之声,而是机杼札札之声。”初中课本《语文》第三册的编者左右为难,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术期刊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学生思路不清,思考能力弱化,判断力差,在寻找真相、真知与真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这些问题离不开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面对繁杂信息,需要创造力的当下,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日札写作作为一个养护学生个性的土壤,对批判性技能和批判性精神的培养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日札写作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三个方面入手,旨在对当下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