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的20几年,大学被叫做“象牙塔”,里面装的是“天之骄子”。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随着这一批学生的毕业,“就业难”成了这十年来我们想回避都回避不了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不要再回避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有意无意的回避一些问题,致使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既影响了学生能力的主动发展,又阻碍了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1.回避新问题(1)回避学生不会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是认为大部分同学会了,答案对了即可,而忽视个别不会的同学,忽视答案错误的原因。其实,这些不会的同学,以及错误的原因,才正是教师应该点拨的。当个别同学遇到某些不会的问题时,老师往往说,“这个问题课下再看看”、“不会的课下抽时间复习复习”然后就草草了结教学过程,学生则会“积劳成疾”,无法学会。(2)回避学生的心声。在一次市级公开课上,一位…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回避现象”的出现易造成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固化。本文从理论角度确定“回避”的概念与判定标准,将“回避现象”与“交际策略”、“回避”与“回避倾向”相区分;继而立足于中级汉语班留学生的课堂会话实践,归纳其回避倾向,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并总结效果。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大力提倡作文个性化的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在经历了“历史的困惑”之后,走到了“现实的尴尬”——仍处于困境而举步维艰,如何“突围”,当是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不容回避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吕佳 《辽宁教育》2014,(3):62-64
如今的小数数学课堂中,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僵化回避、亲自纠正、放任自由的现象少了.因为我们知道“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教育家叶澜).“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心理学家盖耶).  相似文献   

6.
<正>【作文题目】请以“生命里那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600字左右。(3)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题目解析]题目“生命里那_____紧紧围绕学生生命成长历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首先,补充题目。注意题目中的“生命里”和“那”。写作对象的范围是“生命里”,  相似文献   

7.
这里的“退”,并不是说要消极地工作,一味地退让,追求那种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都回避的“清静无为”,而是要注意留有缓冲的余地,以“退”为“进”,从而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退”对学生在中学这一阶段,部分学生正在由“听话”变成“不很听话”,甚至“很不听话”,师生“矛盾  相似文献   

8.
理解是任何学科教学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没有理解就不存在教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内容主观性较强,不能将对文本的理解简单地等同于“学会”“掌握”或者是“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持一种怎样的理解观?如何才能指导学生有效地理解文本内容呢?以“理解”为核心的当代解释学,是人文学科领域内普遍有效的方法论,它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们喜欢把学业不良的学生称之为 “差生”。如今, 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取而代之的是后进生。虽然大家尽可能地回避一些消极的字眼,但是却不能回避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生问题”。尤其毕业班面临着中考的选拔考试,不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就无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无法使更多的同学( 包括这些“差生”)顺利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笔者试从心理学角度和教育学角度分析毕业班“差生”的病因,研究毕业班“差生”的转化方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寻找病因 毕业班“差生”,有别于其他年级的…  相似文献   

10.
学生从众现象已然成为教育中的普遍现象,“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都是从众现象的真实写照。对学生从众现象进行深层的剖析.可以对从众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有深入了解,并进一步为教育中积极应对从众现象提供参考和思路。从而合理运用学生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巧妙回避学生从众行为的消极影响,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中的忍耐是毅力的积聚,是意志的磨炼,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为人所不能为。忍耐是万妙之门,回避是忍耐的过程,忍耐与回避是一种良好的教育艺术。有位教师在讲课时,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老师,您对学校招“高费生”有何看法?您的奖金是否从“高费生”的学费里支取?提问者本身就是“高费生”。这位教师有点措手不及,回答问题带着情绪,结果和学生争吵起来,造成很难堪的局面。一般说来,人在激动时提的问题都很尖锐,而对方在感情冲动时也很难做出妥善回答。所以,当你遇到上面这种情况时,你应冷静、忍耐,善意地回避,…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任务天生“回避”,因为学习毕竟“枯燥”。为确保学生有效地学,教师要注意:  相似文献   

13.
所谓“错误资源”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师生双边互动,在“识错”、“思错”、“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应该回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教师能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言论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中,为了研究方便很多地方都回避“0”的问题,但对于学生来说,造成知识的不完整,正因为我们常常不提及“0”的问题,因此学生思考问题时,也往往忽略“0”的问题。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教材中,有段话这么说:因为0能被任何不是零的整数整除,所以0是任何不是零的整数的倍数,任何不是零的整数也都是0的约数。为了方便,我们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教材中这么一说,教学中我们就有理由回避0的问题吗?讲到质数合数时,我们按约数的个数把自然数分为1、质数、合数。有学生问“0”呢?是啊,自然数还包…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多次提到“理解、感悟”等阅读教学的有关概念。然而笔者发现一些公开发行的教案设计和教师用书中很难找到“理解”一词了,大家一阵风似的都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感悟”。似乎一讲“理解”就意味着解释文本、分析讲解课文内容等传统教学方式,就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观性感受。强调“感悟”本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好事,是恢复语文教学生机,实践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有效举措,但如果阅读教学从此回避或以“感悟”来代替“理解”,或根本不讲“理解”,却是有违“课标”的精神实质的,笔者…  相似文献   

16.
成功教育的一个标准就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那些还在发展、成长着的,暂时有缺点和问题的学生更不能另眼相看。然而,我们确实无法回避“特殊学生”的存在。既然无法回避,对这些“特殊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进行怎样的管理,教育者应该抱一种什么态度?这些问题就很自然地摆到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面前。归一般而言,所谓的“后进生”,既包括因缺乏学习愿望与动力,不能掌握基本学习方法而难以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的学生,也包括不守纪律或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这一类学生身上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特殊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中职校中必然存在且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也自然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将他们教育好、培养好,使他们像正常学生一样成人成才,便成了班主任棘手的问题之一。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中职班主任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随班就读“特殊学生”教育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第四学段学生在“从属语+(的)+核心语”结构中“的”的使用情况,将“联系项原则”灵活地应用于“的”字的教学过程。认为在教学中应回避直接讲解语法术语和形式规则的“知识输入”形式,而是立足表达者的认知经验、文化因素和语言环境,将静态的知识和规则转化为动态的操作技能,通过生动的“点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反思及纠错能力。  相似文献   

19.
(续上期 ) 3 科学辩证地处理五个关系3.1 学生间客观上存在差异同淡化甄别、选拔的关系。我们强调在评价中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无法回避学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的差异 ,如考试中成绩总有高低 ,每个阶段考察都有程度的差别 ,那么要不要记成绩 ?要不要给一个级别。虽然说评价更重视过程 ,作为每个阶段总不能没有一个评价的结论 (但不是定论 ) ,现在有的老师连分数都不敢给 ,改为等级制只写优、良 ,第三级就写“加油”,意在激励 ,真是用心良苦。对这个问题 ,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与大家探讨 :首先 ,不回避学生间差异 ,老师还应重…  相似文献   

20.
方旭 《四川教育》2004,(5):42-43
最近,课堂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当学生提出课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时,不少老师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好吗”的方式。这似乎成了教师抵挡学生突发其问的不败盾牌。扪心自问: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这些问题课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吗?课后我们研究了吗?是否都反馈给学生了?“课后解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回避问题的“策略”?假如课后也不解决,教师的承诺或建议又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满怀求知热情提出的问题,难道就这样“处理”掉吗?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教师声情并茂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