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螃蟹夹球目的:练习侧身跑;培养互相配合的能力。准备:大皮球(或小篮球)两个,螃蟹头饰与幼儿数相等。玩法:将参加游戏的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如图所示站好。一、三组排头各两名幼儿面对面将球夹在胸前,听信号侧身向前行进,到对面把球分别传给二、四组的排头,然后站在其队尾;二、四组排头各两名幼儿同样胸前夹球侧身向前行进。照此轮流进行,最后哪两组快便为胜者。规则:幼儿侧身向前行进时,胳膊不能夹球;如  相似文献   

2.
教育目的: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注意力和想象力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游戏材料:小椅子每人一张。游戏过程:幼儿分成两排,面对面坐在小椅子上,两排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中间是表演区。选一位幼儿做领头人,即兴变化自编的花样拍手动作。众幼儿要立即模仿,跟着做  相似文献   

3.
焦杨 《学前教育》2010,(6):38-39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班上的孩子缺乏推小椅子、爱护小椅子的方法和意识。虽然教师也采用了随时指导和提醒等方法,但收效不大。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将推椅子这一常规要求由被动服从变为主动实行,最终内化成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辨别高低音的能力。准备:在场地上放六张小椅,每张椅上放“孙悟空”头饰。玩法:请六名幼儿戴好头饰做“孙悟空”,坐在小椅子上,其它幼儿分组围着“孙悟空”做小猴子。前奏:“孙悟空”站在小椅子上,自选一个猴子动作亮相,其他幼儿拍手。①——④“孙悟空”从椅子上下来和全体幼儿一起做猴子爬树动作:两手模仿攀树状,交替由低向高爬。⑤——(20)听音乐自由做动作(猴子玩、搔痒、吃东西等) (21)——(22)一拍一次做爬下树动作。(23)做快速滑下树动作。  相似文献   

5.
在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中都需要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道具。道具通常是以物代物,比如将两把椅子拼在一起充当小床,将小椅子抱在胸前充当手风琴。幼儿通常扮演的是游戏中的角色,或者是人物角色,或者是动物角色。幼儿可以扮演“道具”吗?先看几个具体的例子:幼儿以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在传球拓展游戏中要求利用迈步传球、跨步接球等动作准确完成双手胸前传接球。课中,将学生分成16个小组,两两相对站在相距6米的平行线上,两队之间放置8个直径为50厘米的呼啦圈,起点线后的排头学生每人持1个篮球。听到口令后,排头运球至本组的呼啦圈内,然后将球传给对面的第一个队友,自己从右侧跑至对面小组的排尾;第一个队员接球后运球至本组呼啦圈内将球传给对面第二个队员,然后从右侧跑至对面  相似文献   

7.
游戏说明: 小朋友都坐在小椅子上成双排。①~②小节:两腿并立,两手伸出中指和食指放在头的两侧做耳朵,头向左右各歪一次。③~④小节:两脚原地跳四次,头向前点四次。⑤~⑧小节:两臂自然下垂紧贴身旁,五指并拢,手心向下,做鸭翅膀,左右自然摆动。⑨~⑩小节:两排的幼儿一手叉腰一手互相指对方。(11)~(12)  相似文献   

8.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睡眠,每天午睡起床后,总有部分幼儿睡眼朦胧,坐在小椅子上发呆,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精神不振作,影响了下午活动的开展。同时,我也发现幼儿起床前总喜欢在小床上谈话,而不愿意起来走动,我想了好多办法也没有改变这种状况。于是,我决  相似文献   

9.
绣花(律动)     
动作说明:(全班幼儿坐在椅子上) 第一遍音乐:备线 1~4小节:两臂屈肘,双手在胸前重叠,向外旋转(绕线团),每拍转一周。 5~8小节:左手在胸前半握拳作线团,右手拇指和食指相捏(作拉线状),向右上方拉起,每小节共四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练习向指定方向滚球和快跑追球的技能,发展幼儿的目测能力和走、跑能力。准备:1.初步掌握左右手拍球的方法。2.每人一只篮球;音乐磁带和录音机。3.各种颜色的小旗若干。过程:1.活动身体。①今天老师当教练,你们当小运动员,我们一起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做做准备运动吧!②每个幼儿手拿篮球做准备运动,如:左右手拍球;两腿夹球向前、  相似文献   

11.
大懒和小懒     
角色:熊妈妈、大懒、小懒道具:一张小圆桌,三把小椅子,一个大西瓜时间:盛夏的一个中午 [在熊妈妈家,放着一张圆桌,三个小椅子, 它们分别坐在椅子上]  相似文献   

12.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抓住《猪八戒吃西瓜》故事中几个代表性的动作,编了四节《猪八戒吃西瓜》律动,让幼儿边说边动,发展节奏感。曲谱: 第一节:扇耳朵①②小节:胸前拍手两次。③④小节:大拇指分别顶在头的两侧,其余手指并拢,手心向前,随节拍向下扇动两次。⑤~⑧、⑨~(12)小节:动作分别同上. 第二节:切西瓜①②小节:胸前拍手两次。③④小节:左臂曲肘于胸前,手心向上似端  相似文献   

13.
移球比快     
目的:训练动作的灵敏性。准备:小球(或小沙包)20个,场地如图。游戏方法:将幼儿分成4个小组,每组分成两队,面对面站立。游戏开始,每队的第一人将手持的球放在第一个圆圈内,然后将第一个圆圈内的球移至第二个圆圈内,依次进行直至将最后一个圆圈内的球送交给对面的幼儿。接到球的幼儿以同样的方法移球,哪队最先移完为胜。  相似文献   

14.
唱唱跳跳     
游戏方法: 1.将小椅子围成一个圆圈(椅子数量不限但孩子要坐得宽松,旁边能插坐一个人),圆圈留几处空隙当树洞。选一名孩子当猎人在圈外,其余孩子坐在圆圈椅子上当兔子。全体幼儿唱歌,当唱到兔子名字时,歌声停止,由“猎人”喊唱某一个幼儿的名字,听到自己名字的小兔子立即站起,从树洞出来绕圈跑,猎人去捉兔子。兔子跑累,可钻进树洞任  相似文献   

15.
<正>小篮球活动是我院的特色教学活动,所以小篮球课程必须普及到各个年龄段开展活动。作为一名幼儿体育老师,既要让幼儿通过游戏课程掌握篮球的最基本技能,学会各种方式的玩球,发展幼儿对小篮球的情感,还要锻炼和发展幼儿的身体基本动作和运动能力。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开展小班小篮球活动?要怎样吸引小班的孩子主动投入到小篮球活动中来?我通过两年的实践教学活动尝试,探索出一套适合小班小篮球课程的教学组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少萍  林思华 《福建教育》2023,(38):48-50+57
<正>一、活动背景1.活动由来。户外运动的休息间隙,几名幼儿抱着篮球在运动场旁边的草地上休息,小凌和小将手中的篮球一上一下叠在一起,这一举动吸引了其他幼儿的注意,于是他们把手中的篮球一个接着一个用手扶着往上叠。踮起脚尖叠球的小兰嘟囔:“谁来帮帮我呀,我的篮球快要掉下来了。”小凌回应:“球太圆了,会一直滚走。”小瑶想了想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先用手扶着吧,这样球就不会滚走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园幼儿体育活动过去开展得比较差,特别是户外体育运动少,内容单一,体育课不活跃。由于怕乱怕出事故,常常只要孩子坐在小椅子上。幼儿由于活动量小,各个器官得不到充分的锻炼,造成脂肪堆积,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体育活动中注意了以下几点。一、调整户外活动时间,充实户外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8.
滑板游戏     
利用滑板可以开展多种游戏活动。它对增强幼儿头颈、上肢、下肢的肌肉力量,发展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性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一、小蚂蚁幼儿坐在滑板的中前位置上,用两只脚掌轮流向后蹬地。使滑板向前滑行(图一)。二、小轮椅幼儿坐在滑板的中后位置上。两脚放在滑板上。两手同时用力推地.使滑板向前(或向后)滑行(图二)。也可采用跪姿,使幼儿身体前倾.两手同时推地滑行。三、划小船幼儿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靠滑板,头抬高,腿伸  相似文献   

19.
小音名找家     
目的:巩固幼儿对七个音名的认识,训练动作的敏捷性。准备: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或坐在小椅子上围成圆圈。中间空地上画七个圆圈.标有C、D、E、F、G、A、B七个音名,请七位小朋友扮演小音名,戴上标有音名的头饰,站在中间。玩法:教师先点一名幼儿为提问者。前奏后,圈上的小朋友边唱歌边拍手,“小音名”边唱歌边做动作(见动作提示),提问者问到哪个音名时,就由那个音名回答。歌曲唱完后,教师将曲尾的音乐反复弹奏,音乐一停,“小音名”就去找自己的家,即找到标有相同音名的圆圈。如谁找错了,就与圈上的小朋友交换角色。如全找对了,则游戏重新开始,两遍后更换角色。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求:掌握反弹接球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协调的动作。教学准备:球(每人一只),大积木(每人一块),小椅子(每人一把)。场地布置如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