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同时,我国高职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办学质量不高,使得其社会认可度较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要使我国的高职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努力提高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公民道德教育都不同程度地漠视了尊重他人权利,节制自己行为的“有所守”的公民道德。这值得我们进行深度反思以求超越困境。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若要取得预期的成效必须体现一种理性精神.这是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换言之.教育改革应当倡导一种理性的改革文化.这在课程改革中同样如此.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历次课程改革来看.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缺失一种理性精神.这值得我们很好地反思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5.
我国师范教育制度产生于清朝末年,是参照日本教育模式,博采众家之所长,在部分有识之士师范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研究日本教育及其对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理念的影响,对于探讨我国师范教育制度之发端和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近四年的实践探索,经历了激情进入、点面调适、理性反思、重点突破等既有交叉又有递进关系的几个重要阶段,取得了成功经验,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906~2006。中国朝鲜族近代教育走过了辉煌的100年。100年前,朝鲜族反日爱国志士李相卨先生在吉林延边龙井村创办了以近代科学教育及反日民族主义教育为宗旨的“瑞甸书塾”。标志着朝鲜族教育从封建性质的旧式书堂教育转入近代学校教育,被视为朝鲜族近代教育的起点。纵观朝鲜族教育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它的历史是光荣的,成绩是显著的。新中国成立之前,朝鲜族教育在反日帝殖民主义奴化教育斗争中保存和发展了民族教育,不仅以近代知识启蒙了众多的朝鲜族群众,而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批反日斗士、革命军人和干部,在当…  相似文献   

8.
立足当前的社会情境,在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应以全面的视野来把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三种关系,即教育研究者的理论与其实践的关系;教育实践者的理论与其实践的关系;教育研究者的理论与教育实践者的实践的关系。我们通常所讨论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其实仅仅是第三种类型。对前两种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探讨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教育研究者的理论与教育实践者的实践的关系。当前的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呼唤拥有系统教育理论的思想家的产生。教育思想家的理论仅仅是一种假设,教育理论的实践也还是一个实验的过程,它需要在教育实践中验证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 ,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将更为普遍和深入。在这种情况下 ,各国之间进一步深入地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 ,也将成为较之过去更显重要的课题。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学习和借鉴也必然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我们的教育目前正在进行一场持续不断的改革。随着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国外教育也将逐步登陆。此时 ,如何把握国外的教育优势 ,如何借鉴别人引进国际教育的经验 ,也就成为我国教育能否适应大势、改革能否取得更大成果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这里 ,如何在保留传统教育精华的同时 ,又…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就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发达国家尤其加大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力度和进程。尽管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但其采取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理念、措施和方法,就信息技术教育来说,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创造一切条件全面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这里的条件既包括物质条件,如:专项资金投入、信息技术硬件配置、教学与学习场所的建立等;也包括非物质条件,如:人员、课程设置、人文化学习环境、政策保障等。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审视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主,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在短时期内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学会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1.
杜威对激进进步教育运动的批评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丽华 《教育科学》2005,21(6):17-18
杜威针对上个世纪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偏激做法,旗帜鲜明地指出:反对教育改革中建立“非此即彼”的教育哲学;反对将经验与教育直接等同起来;反对不加控制的自由;反对轻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这些批评在今天我国的课程改革中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始于新千年之交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已经历了近十年左右的探索,从理论到实践皆出现了许多矛盾和偏离,其间经验和成绩固然令人欣慰,但教训和不足同样值得反思。从宏观上看,原因之一是:作为多民族国家,课改并没有体现出其独特的"多民族性"。文章拟从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教材选编机制、教师专业素质、评价机制四个方面,以民族教育为视角,...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例,基于专业课程体系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分析了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历程及改革趋势:第一阶段是由学科课程向基于学科的一体化课程改革,第二阶段是由基于学科的一体化课程向基于任务的一体化课程改革,趋势是由直线式基于任务的一体化课程向螺旋式基于任务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基于课程结构对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刻认识改革实质,正确把握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人是“追求价值的动物”,价值是人类行为的内在根据。价值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中小学生的价值理性,帮助他们树立正当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信念,是社会转型时期和价值多元时代学校教育所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新世纪伊始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一般意义上提出了价值教育的目标,教育理论研究和中小学教育实践有责任将这种一般的价值目标具体化,并从现实复杂的价值环境出发,探索实现一般与具体的价值教育目标的原理、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2002年秋季开始,被确定为福建省23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的南安市正式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时曾经有人心存疑虑:作为一个农村大县级市,基础教育规模偏大、教育家底相对薄弱、各类资源相对贫乏,进行课程改革实验,能行吗?在这5年中,南安的教育工作者们用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追求对这一问题做了响亮的回答:课程改革,我们能行!  相似文献   

16.
反思教育产业化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第一手的材料说明,教育产业化动摇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削弱了基础教育的育入功能;加剧了教育的两极分化:提供了教育腐败的土壤;挖掘了基础教育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18.
马明霞 《辅导员》2009,(10):5-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突出强调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下,任课老师如何实现情感领域目标?如何积极探索与推行情感教育?敬请关注本期的视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实施。在此过程中,语文课程改革出现了“泛人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20.
新桂系以教育归化取代军事镇压手段来协调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突破了传统的民族政策理念,确保了以"民族同化协进"为中心的民族政策的顺利实施;特种师资训练所成为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推进器,特师学生成为连接政府与特族社会的桥梁;较成功地塑造了少数民族民众的现代民族国家公民观念,也打破了历史形成的民族之隔阂状态,开启了政府与特族亲善之窗口。新桂系特种教育的实施对于协调民族关系和增进民族团结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