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研究是新闻记者尽职尽责的必由之路,过去,它曾给我们带来荣誉,现在,它仍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的体会。“沉下去”,再“沉下去”随着“大包干”的普遍推开,我先后在安徽肥西、宿县、金寨、六安等地建立了自己的“采访基地”,有空就去转一转。时间多就跑“远点”,少就跑“近点”。每次去不一定都见地方官,也不一定都是为了抓稿子;虽不带任何框框,但绝对是“有心  相似文献   

2.
印象中,上个世纪80年代,“明星”不比现在少。那时他们都叫“文艺工作者”,还没有自称是甚么“家”的。采访他们的记者不多,他们也不跟记者吵架、耍大牌,更没有动不动就跟记者打官司的。采访他们,跟采访别的人物,感觉上没啥区别。那时我在记者站,整天往县里跑。就在县里,我还“碰”上并采访过几个影视“大明星”。我采访方舒,是在一个县剧院经理的单身宿舍里。那时方舒正跟一个歌舞团在这家剧院演出,我想采访她,就跟剧院经理说了,经理去问方舒,方舒一口就答应了。在那间简陋的单身宿舍里,我们一共谈了两个多小时。那时方舒已经很红了,刚拍了…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的话:新闻“跑口”,或曰“跑线”,从国内到国际普遍存在.“口”或“线”存在的合理性不容否认,明确分工可以避免多头采访造成的资源浪费,好的“跑口(线)”记者也会成为所跑领域的内行专家.但是,现实中“跑口(线)”记者也面临着一些困惑.比如:如何与“口(线)”博弈,避免成为“口(线)”的代言人?如何监督所跑的“口(线)”?不幸被“口(线)”封杀怎么办? 请看嘉宾们如何支招.  相似文献   

4.
出发前当我们感觉到主力红军有转移地区作战可能时候(注一),我就想到我是被派随军移动好呢还是被留在根据地里工作好呢的问题。有一天何叔衡同志和我闲谈,那时我们同在一个机关工作。他问:“假使红军主力移动,你愿意留在这里,或是愿意从军去呢?”我的答复是:“如有可能,我愿意从军去。”“红军跑起路来飞快,你跑得么?”“一天跑六十里毫无问题,八十里也勉强,跑一百里怕有点困难;这是我进根据地来时所经验过了的。”“我跑路要比你强一点,我准备了两双很结实的草鞋,(注二)你有点什么准备没有呢?”“你跑路当然比我强,我只准备了一双新草鞋,脚…  相似文献   

5.
临界点     
人们遇事常常强调自己“虽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这个“见过”很重要,见过之后才知道该不该吃猪肉。带女儿去游泳,女儿说咱们比赛水中憋气吧,我坚决地说,不行,太危险。当然,这也是“见过”的。  相似文献   

6.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7.
宁夏地处西北腹地,全区有100余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致富。从1987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以来,各路记者对此已进行诸多关注,几乎所有角度都被老记者们尝试了个遍。一位女记者一年里过半时间“蹲”在农村,找到了自己的“跑农口”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媛媛 《报刊之友》2013,(3):129-131
跑口记者如何跑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跑口记者,不但要擅“跑”,更要善“刨”。文章从跑口记者找准自我定位、新闻是跑出来的、“刨”字上见真功夫三个方面论述,首先让跑口记者认清实行新闻跑口制度的好处,进而揭示如何经营自己跑口单位以及怎样才能最大可能的发现新闻线索、报道更多的新闻,最终实现整合所有资源,为跑口记者所用。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跑”是采访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完成好报道任务,在“跑”的过程中还必须解决往哪里跑以及“跑与看”、“跑与想”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纷繁迷离的现实社会,记者究竟应该“跑”向何方呢?我在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寻到的具体答案有二。一是跑到群众中去。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其前途也在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采访到有意义的新闻。范长江谈到他的采访经验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现在有些记者去访问,有点类似办官差,  相似文献   

10.
圈内人对“跑口”这个词恐怕是再熟悉不过了,对“跑口”带来的弊端恐怕也略知一二。新闻“跑口”带来的弊端说明媒体在整合新闻信息资源上的手段并不得力。当然这也是有现实原因的,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各学科之间的交叉重叠,政治因素的影响,文化差异,新闻操作习惯等原因都造成新闻分口的不易,比如,在台湾媒体里边,各派政治力量的活动很多时候是作为社会新闻来报道的,而在大陆可能就会当作重要政治新闻来处理。于是信息的混乱就一定意义上成为新闻分口的特色也是弊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赵金 《青年记者》2002,(11):54-56
主持人的话:最近一位做跑口记者的朋友向我诉苦,由于写了几篇所跑“口”单位的批评文章,被该“口”的诸单位联合封杀,不再提供新闻线索,导致新闻漏报,完不成任务.遭到“老板”警告。而有些吃著,用着,拿着所跑单位福利,写着官样文章的记者却“名利双收”,还时不时拿回大红的表扬信,这令他愤怒不已: “跑口简直就像新闻垄断.这简直是滋生新闻腐败的一项制度。”  相似文献   

12.
1986年9月,在家“待业”10个多月的我,终于得到湖北省委组织部的正式通知:“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我在接到省委组织部正式任职通知后,首先前往省委省政府农口——农委报到.时任省农委主任的王崇文接待了我并和我谈话.他说:“菊元,你是省直机关的老同志了,很有工作经验和魄力.但是,农科院与别的机关有所不同,那是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接待西方记者,痛痛快快说欢迎的单位怕不多。外事部门、被访机构、乃至新闻界同行似乎都有些发怵(敝人也不例外)。我猜想,其原因很简单:这帮“无冕王”都是些“刺儿头”,不大好“侍候”。不久前,我有幸去陪同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格拉汉·哈钦斯,对此多少有所领教。看看人家这个  相似文献   

14.
这次我们对奥运会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得也是十分出色的,我对我们这次去巴塞罗那采访记者的工作热情、干劲和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感触很深,也很受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些记者外语不行,怎么办?靠他们的钻劲,刻苦、去跑、去搜集,然后写稿,发稿,真是辛苦。每天伙食费又不多,想吃顿舒服的饭都不行。尽管如此,活儿干的还是真棒。所以,我要特别感谢天津磁性材料厂的总经理林永宁,他们不但出钱为记者们接风,给记者们送上矿泉磁水器,还拿出10万元奖励前方记者。今天上午我遇到北辰集团总经理,他表示要出20万元奖励,我准备凑足50万元。这次我回来后,听到人们对这次报道的反映都很  相似文献   

15.
我最近应邀去深圳跑了一趟,当了一回“南游客”。预定的任务,只足一剪之劳,原以为两三天后就可以回京。哪知到了那里,却被一个问题吸引住了,以致呆了一个星期,还稍嫌仓促。深圳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建设速度之快令人吃惊。工厂林立,道路平坦宽阔,高楼大厦栉比鳞次。人均年国民收入超过1千美元,人民生活已提前步入“小康”水平。在那里,“住房难”、“吃饭难”、“乘车难”、“理发难”、“洗澡难”、“做衣难”、“上学难”等等,都是不存在的。宾馆服务员和商店营业员的服务态度也比较好。单是一件事就使我很高兴,一天晚上,十点半钟,我在马路上截了一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记者,大都有自己所负责的报道领域,俗称跑线。许多刚刚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在谈到跑线的体会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困惑:有的是刚跑线时,迟迟进入不了角色,很难接上头;有的隔一些时间不去线上的单位跑,就断了线,通讯员有好的线索不通知记者;有的则是常常被同行“抢线”,也经常因此与同事发生一些小磨擦,甚至需要主任或老总出面协调。 凡此种种,我以为首先是记者自己跑线没有到位,或者换句话说.没有经历跑线的“三种”境界。结合自己的体会,我认为记者跑线跑得好,是要经历“守得住、放得开、收得拢”这三种境界的。 …  相似文献   

17.
蔡骐 《青年记者》2002,(11):54-55
分工视野与“跑口”制度的功能“跑口”制度能够产一并成功运转这么长的时间一定有其内在的合理性。笔者以为,如果想理解“跑口”制度的本质,必须回溯到社会分工的有关理论。社会分工的细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达到了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对于新闻媒介来说.这种分工细化的趋势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8.
初搞新闻报道,总闷在报道组读报纸、看材料,依葫芦画瓢,虽挤“牙膏”似地写出一大摞稿子.却无一篇见报。后经新闻干事“点拨”:搞新闻,无捷径,唯有勤“跑”,方能捞到鲜活的“干货”。我视报道干事的话为引路灯。将“跑”刻进心中,并用”腿勤手不懒”的写作态度,激励自己,锤炼“跑”功。上“跑”司政后技,下“跑”营连班排,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追寻官兵训练、生活、学习第一线,哪儿有新闻我便往哪J[‘“跑”。“跑”的多了,跟连队干部战士自然就熟了,渐渐地,他们也主动向我提供新闻线索。1996年冬季的一天,屋外…  相似文献   

19.
记者工作已离不开专家学者的支持 现在当记者。已经离不开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了,尤其是跑财经口、跑宏观经济部门的记者,更是如此。比如,央行公布升息或降息,国家统计局公布CPI数据上升或下降。股市大涨或大跌等等.跑口记者都要联系相关专家学者.请他们发表看法.解析这些数据为什么“上”或者“下”。至于经济政策、措施出台,  相似文献   

20.
“娱记”这个词,似乎带点儿黄色幽默的味道。一说这个词,新闻圈里的人都别有会心。好在“娱记”们都是跟得上潮流的人,心胸开阔,不在意这种“黄帽子”,有时还自己给自己戴上自嘲,也是一乐。 “娱记”们都很辛苦,因为得四处奔走去“追星”,不追星们跑,就没抢眼的新闻。“娱记’”们可以说是职业追星族,有了新闻圈里的职业追星族,才有那些沸沸扬扬乃至五迷三道的业余追星族.如此.报纸、电视不但多了读者和观众,娱乐界也旺了人气和财气。所以,歌星、影星和“娱记”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娱记”会不吝笔墨宣扬明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