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某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在创业意向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多数学生在主观态度方面对自主创业持有积极的观点;学生创业计划相对客观;学生的创业领域相对广泛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学是小学教育中新兴的一门学科,而大学科学教育专业也是才新起不久的专业。为了了解就读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就业倾向,本文对乐山师范学院大一到大四科教师范生的就业意愿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部分学生对就业趋势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3.
地方院校硕士毕业生就业意向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闻  李忠义 《高教论坛》2004,(6):163-166
本文就广西某高校2003届、2004届硕士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两届硕士毕业生就业意向的纵向对比,对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地方院校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对人尽其才,学以致用,充分实现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优化人才结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开放的就业体系中,就业竞争对手增加,地方基础教育教师需求市场萎缩,过量供给的师范毕业生群体的专业和层次结构存在失衡现象。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自身就业能力乏弱,择业观念不当,更加剧了其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准确认识和分析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将会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师范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冷红 《文教资料》2014,(5):100-101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关系到各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本文以湖南城市学院已毕业生学生为调查对象,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情况,从中得出结论并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师范生到农村就业意向及师范生在农村就业的态度进行调查发现:农村现有基础设施受到多数师范生的认可;女生比男生更愿意回生源地从事农村教育工作,但愿意终身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不多;薪资待遇和就业时的公平分配是师范生特别关心的问题,生活条件是影响毕业去向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性别和年级为人口学变量,以获取计算机证书,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专业竞赛获奖、担任学生干部、政治面貌等为主要环境变量,调查1 081名西部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信息能力、信息观念和信息知识3个指标的基本状况。其一,本次受调查的师范生信息素养各个指标的平均分基本处在3~4的等级区间,自评分数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二,主持大学生双创项目和获得专业竞赛奖励对信息技术有明确的回归效应,获得奖学金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回归效应,信息生产中的题项(有自己的信息平台公众号并经常更新)对信息素养表现出最重要的回归效应;其三,性别和年级差异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交流合作、创造生成、信息传播等指标上,其中女性显著低于男性,大三、大四显著低于大一。以各种形式针对女性开展群际差异化教育,帮助女性克服社会性别偏见,建立个人公众号、分享专业信息资源、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专业问题、开发微课和其他教育教学作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通过信息平台公众号的形式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信息生产对信息素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由于师范生供需不平衡、教育管理不先进、就业服务不完善和毕业生综合能力不全面等原因,师范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尤其严峻。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毕业生就业渠道狭窄,对口就业比例低;就业门槛提高,竞争压力加剧;就业质量不高,签约率下滑。针对师范生就业难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拓展就业供给渠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形成领导重视、部门支持、人人关心的良好就业氛围。  相似文献   

9.
张佳  刘萍 《文教资料》2011,(28):227-229
本文从地方院校办学条件制约、贫困生经济贫困、综合素质偏低、贫困生社会资源缺乏、传统思想束缚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院校分困毕业后就业难的原因;从地方院校调整教育机制、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扶助体系、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多途径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公平竞争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管理和发挥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多渠道帮助贫困生就业等方面,提出目前解决我国地方院校贫困生就业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调查,在探讨他们就业质量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就业培训策略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加强就业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加强求职能力训练,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数量大幅增长,高等教育从此走上大众教育的新征程。大学生数量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为培养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资金、办学规模、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较部属高校薄弱,一些方面处于劣势,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压力,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呈现出就业难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本科院校应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准确定位、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有效、可行的大学生就业路径,切实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取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彭城职业大学学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简明的分析,对于人们了解地方职业高校毕业就业意愿,为学校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就业门径,为社会提供参考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就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着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重点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构建的策略,目的是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素薇  王国洪 《考试周刊》2012,(92):166-167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低源于就业机制的不健全.文章从就业市场机制、学校指导机制、多方联动机制、人才预警及服务保障机制等分析就业机制的缺陷,为完善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机制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就业能力一直是欧美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和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核心。从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当前人才需求分析入手,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当前人才需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的要求。要加强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的提升,要培养创新能力,进一步从基本竞争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两大模块来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模型及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已成为现阶段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建设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阵地,积极引导其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强政策宣传,在人才培养方案方式和基层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等方面做好教育和培养工作,为毕业生顺利到基层就业架通桥梁。  相似文献   

17.
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更加重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主要在于办学模式不当造成毕业生没有相对的就业优势,培养与需求存在偏差,供需双方的认识误区;院校就业服务体系欠缺。为破解就业难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着力采取几点措施:第一,明确定位,办出特色,增强服务地方的意识;第二,加大投入,加强调研,探索更加有效的就业指导模式;第三,挖掘潜力,凝聚力量,全面促进毕业生顺利稳定就业;第四,做好跟踪调查,维护市场,全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信誉度。  相似文献   

18.
地方院校师范生就业转型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与中小学教育行业新的就业政策下,地方院校师范生的就业方向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必须着重提高大学生就业转型能力。要了解就业市场需求,一方面突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通过校内、校企、校际资源共享等途径开设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的课程;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和暑期社会实践的监管力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地方本科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在就业压力现实面前还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院校层面还是个体层面,均需要树立范围开放、主体多元、内客灵活的就业实践能力发展理念,通过院校针对就业实践的教学改革、学生开放式实践能力的素养锻炼,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创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模式的探索一直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比较侧重的一个工作点,文章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严峻的就业形势出发,分析就业难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若干适合地方院校发展的就业模式,并阐述了在新时期如何实施新建地方院校的就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