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霞 《宁夏教育》2006,(6):53-54
一、案例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纸片折出12。教师在让学生展示作品时,却发现了其中有一个学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了4份。师拿起该生的作业纸,故作惊喜地问:“能把你的折法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吗?”这位同学高高举起手中的圆形纸片,说:“我把它对折,再对折就得到了14。”师:“14是什么意思呢?”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一份就是它的14。”(教师把作业纸贴到黑板的最高位置)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要你们折12,这个小朋友却折出41,大家对这事怎么看?”生1:“老师,他折多了。”生2:“我想他没有专心听讲,没有按照老师的…  相似文献   

2.
【案例】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纸片折出12。其后发现有一个学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了4份。老师惊喜地问“:能把你的折法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吗?”这位同学高高举起手中的纸片,说“:我把它对折,再对折就得到了41。”师“:41是什么意思呢?”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一份就是它的14。”(教师把作业纸贴到黑板的最高位置)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要你们折21,这个小朋友却折出14,大家对这事怎么看?”生1“:老师,他折多了。”生2“:我想他没有专心听讲,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折。”生3“:虽然他没有按要求折,但我觉得他挺有创造…  相似文献   

3.
我最近听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现摘取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片断如下:片断一:用正方形纸折一折(师根据书上的要求,让学生把正方形纸对折,然后交流汇报)生:我折出了长方形。生:我折出了三角形。师:这个同学真聪明,我们还没学习三角形他就已经知道了,有谁和他折的一样?(师四周巡视一下举手的学生后,便展示了课题,并按书上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开始教学)片断二: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师:请同学上讲台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一个学生围了一个形如“”的图形)师:请大家说说这个同学围得怎样。生:老师,他围得太肥(胖)了,不好。师…  相似文献   

4.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上“分数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吴师请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方形、圆形纸片,折出自己喜欢的图的1/2,同时与小伙伴交流。孩子们不同的折法表现着1/2,并贴在黑上。不知谁喊了一声:“我折出了圆1/4!”同学们把惊奇的目光投了过,此时的吴老师显得有些激动:“什,你折出了圆的1/4?能把你的折法绍给小朋友吗?”这位同学高高地举手中的圆形纸片,说:“我把它对折对折,就得到了1/4。”吴老师满腔情地鼓励他:“很有创造性!同学们出图形的1/2,你却大胆地折出了/4。你能说说1/4是什么意思吗?”这同学兴致勃勃地讲出了1/4…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动手实践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课标要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空间,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笔者近期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吴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做法充溢着精彩生成,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择一片段,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案例一、开放课堂吴老师在让学生想办法表示出一半后,开放了课堂,让学生折出一张纸(有长方形纸片或正方形纸片)的21.学生们纷纷动手实践,课堂在开放中洋溢着欢乐和活力.二、精彩展示不一会儿,学…  相似文献   

6.
案例: 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折一折,然后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不一会儿,硕果累累。略去教师的引发部分,重组学生的交流内容,摘录如下: 一组:“我们组用重合法把长方形纸片的长边和短边分别对折,发现了长方形对着的边一样长。” 二组:“我们组把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相似文献   

7.
上学期结束后的暑期培训让我收获颇丰,下面就吴佩芳老师<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堂精彩片断进行回顾学习,并总结几点感受与同行交流. 一、课前精彩交流如沐春风 吴老师对刚入座的同学亲切地说:"同学们,我知道你们是来自横峰一小六(2)班的佼佼者,带你们班的是年轻漂亮的某某老师,那么现在给你们上课的老师我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8.
一、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师:关于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个话题,我们请每组出一位同学来代表小组交流,可以为他们进行补充和解释,也可以问问已经是一位妈妈的李老师。(请出一位学生。)师:你希望李老师和其它同学在听你介绍的过程中怎样做?生:仔细听。师:仔细听,支持你的介绍,是吗?生  相似文献   

9.
正在高效课堂实践中,我对展示环节不断进行摸索、研讨、总结提升,现就自己对展示的理解和应用做以下肤浅的介绍:一、展示的分类展示分小展示和大展示,小展示就是学生在小组内的展示,也叫预展;大展示就是在全班内的展示。(一)什么是预展预展,顾名思义,就是预备展示。一般情况下,学生自学完以后先进行对子交流,再在小组内群学交流;群学结束后,老师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给小组分展示任务(或由小组抽取展示任务);小组得到任务后,迅  相似文献   

10.
片断[学生初步认识21。]师:你们能用手上的纸折出12吗?折好的同学请贴到黑板上。[生A、生B折了41,也跑了上来。教师及时发现了问题。]师:嗯,折得多好。把你们折好的纸贴到最高处。[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两张平均分成4份的纸片上。]师:(指黑板)这表示什么?生:(齐答)41。师:41表示什么?生:把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41。师:再加一份呢?生:就是42。师:你们有什么发现?生:41+14=42。生:这样的3份是34,4份是44。师:你们真棒。老师要求折12,他们却折成了14,你们怎么看?[学生纷纷发表看法:“他们没听清老师的要求。”“他们挺聪明。”……]师…  相似文献   

11.
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小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只是听,不做任何补充,有的小组,学困生心不在焉的做自己的事情,好象讨论与自己毫无关系,也有的小组同时有几个人在发言,讨论几分钟后,反馈交流意见,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一个劲的叫:"老师!我!我!"待老师叫了一个同学,有几个同学则唉声叹气,指名的同学开始发言,这时只有教师和少部分学生在认真听,其他不少学生依然高举着手,嘴里还发出"我"、"我"的声音——他们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对别人的想法置若罔闻,我们还发现,急于站起来的学生表达的方法与前面别的同学的发言几乎一样,这一不良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不会倾听,如何会思考?这样的教学有效吗?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数学》第七册第97~98页。教学片断师:老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些学习材料,有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硬纸片,有每一小格的面积也是1平方厘米的透明方格纸,还有直尺。每个同学的手里有一张这样的硬纸片,(见下图)上面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长方形,请同学们从中任选两个图形,利用老师提供的这些学习材料和工具,想办法得出它们的面积,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边,老师要看一看哪些聪明的孩子能从中发现什么?各小组开始行动吧!(学生饶有兴趣地动手实践)师:(待学生动手完毕)老师看到同学们灵活地选用了老师提…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带来自己找的蚯蚓,都很想研究它,下面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1.你是在哪里找到蚯蚓的?2.你找到的蚯蚓是怎样的?(学生拿回蚯蚓来到实验室,急于展示自己找到的蚯蚓和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让孩子们在五分钟内交流和观察,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及提起他们探究的热情。)生:我是在我们军体院的大院花坛里找到的。生:我是在我们小区里草坪边挖到的。生:我是在幼儿师范学校的生物园的大树下挖到的。师:在什么情况下你们最容易找到蚯蚓?生:(很多人举手)下大雨后。师:那么你们告诉我蚯蚓它喜欢生活什么样的地方?生:潮湿的土里。评析:…  相似文献   

14.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思索: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数学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前不久,有幸听了张齐华老师的《轴对称图形》,灵动的课堂,带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美妙的享受,让我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理想状态下数学课堂的雏形。数学,就是这么简单一、玩中感知师(出示一张纸):你打算怎么玩?生:我折飞机。生:我会折青蛙。生: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师:(先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撕下一块)会玩吗?大家玩一玩。(学生完成自己的撕纸作品,教师在黑板上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犤玩是孩子的天性,提到玩,学生自然兴趣浓厚、乐不可支。一位数学家说得好:“在玩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一、交流信息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去调查上个月你们家部分生活用品的开支情况。在调查之前我还提出了一个要求:为了便于计算,调查的结果都取最接近的整数,花的钱数可以用整元来表示,也可以用整角来表示。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把调查的结果交流一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师:在同学们交流的时候,老师发现同学们调查的内容非常丰富,调查的结果很真实。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把调查的结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把表格放到实物投影上展示,如下图。)生1:我调查的是水、电、肉、鸡蛋。生2:我们调查的是面粉、大米、油…  相似文献   

16.
正【课堂片断1】背景:小组分享完毕,游老师和学生进行了以下交流。师:刚才在小组分享的时候,你学到了新的方法吗?生:我学到了画图法。生:我学到了假设法。生:我学到了可以比2小时的路程。【解读】以前的小组交流可能仅限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进行交流,是为了凸显小组成员的话语平等权,给学生一个将自己想法"释放"的机会,这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在分享课堂里,游  相似文献   

17.
正记得去年听过朱国荣老师的一堂课,被朱老师大胆的课堂设计震撼,被朱老师大气的教学风格征服。40分钟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在朱老师的布局下挑战着思维,挑战着自我。下课前,朱老师让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堂课的学习收获时,有同学这样说:"这堂课上一开始我觉得自己是对的,后来觉得他们更有道理。""我知道了有的话正着说是对的,倒过来说却会不对了。"……同学们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由此而生。这堂课上学生不只探索到了平行  相似文献   

18.
四、课堂面貌:从“轻松畅快”到“深活结合”【案例再现】案例A:两位数乘两位数。用课件展示如下情境:李老师想买12本《安徒生童话》作为获得作文竞赛一等奖同学的奖品,每本17元,他带200元钱够吗?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17×12。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17×12的准确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师:现在请各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研究成果。生:我们把12本书的价钱一本一本地加起来:17+17+……+17=204(元)。生:我们先算了6本的钱,17×6=102(元);然后102+102=204(元)。生:我来补充。第…  相似文献   

19.
在未开展课改、未开始使用新教材的学校,怎样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较好地融入“老教材”的教学中呢?实践出体会。例如,我在教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这样来引导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我说:“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板和剪刀,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各小组互相讨论,互相合作。”于是,学生便边思考边动手操作起来,还不时地与小组中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然后,学生踊跃地发言,说出自己的做法,他们边口述边展示剪拼的过程。甲生乙生丙生……接着我问:“在剪拼的过…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老师提着一个纸箱到教室。)学生自念: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向右静息好,等待老师把课上。(老师将纸箱放到讲台上。)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评:对未进行过学前教育的一年级学生,将行为要求“儿歌”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2游戏导入师唱:现在邀请一个人,现在邀请一个人。生对:老师邀请哪一个?老师邀请那一个?师答:老师邀请贾永仪,老师邀请贾永仪。(学生自豪快速走上讲台。)对唱:同学要我干什么?同学要我干什么?生对:我们请你开火车、摸一摸、唱首歌......。师:我听出来,大家都有自己的需要,我请要贾永仪同学摸一摸的说说理由。(请贾永仪同学摸一摸的学生唰唰地举起小手。)生甲:昨天,我们开的车,今天再开火车就不好玩了。师:甲同学是从游戏的新鲜性想到要摸一摸,有道理。生乙:好久都没有做摸一摸的游戏了,我很想摸一摸。师:把自己喜欢做的事,让给同学做,很大气,真不错!生丙:我看到老师提了一个箱子进教室,我想知道箱子里到底是什么,所以我请她帮我摸一摸。[评: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对歌”形式自然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又为进一步学习铺垫了良好的情感因素。]3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