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1)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不同层次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所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雨课堂的特征及混合式教学法的设计原则与步骤,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的特点,设计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改善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思想,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11)
混合式教学实践促进了我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能有效地推动混合式教学实践。外国建筑史课程在教学中引入雨课堂智慧教学软件,通过建构"线上的课前准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课堂授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后提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实践表明雨课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运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杨柳青 《科技风》2022,(24):112-114
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发展要求转变教学逻辑和教学思维,实现课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作用。文章以“组织行为学”课程为例,探索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介绍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分析混合式教学效果,明确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以期更好地使用该平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生物防治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顺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技术变革,基于我校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和雨课堂作为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对生物防治技术课程的课前、课堂、课后环节及线上、线下层面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本研究对生物防治技术课程采用"SPOC+雨课堂...  相似文献   

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新时代,彻底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从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中心,突出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改变了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吊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胃口,学生个性化的天性得到释放。近些年出现的新型的智慧教学工具,如雨课堂、蓝墨云课堂、微助教等正在挑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励着教师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雨课堂等新型教学工具进入课堂以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愿,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来。  相似文献   

6.
施文娟 《科技风》2023,(9):126-128
以BOPPPS教学模型框架为基础,以“雨课堂”作为智慧教学工具,开展“信号与系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实践表明,BOPPPS模型框架下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可显著提高课堂参与率、抬头率、入脑率,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陶瓷工艺学”是一门教授传统陶瓷制备工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雨课堂”为工具,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能以更多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能获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来调整教学过程。相对于翻转课堂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下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1]"为了应对当前大力普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需要,该文结合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组织研发的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通过对BOPPPS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设计出了基于"雨课堂+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1,(12)
未来的教育是基于网络与智能技术的智慧教育体系,教与学的方式应更加符合数字新生代的认知和学习需要,未来的课堂必定是"互联网+"的混合式课堂。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在传统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设计结构僵化,学生难以融入课堂讨论等弊端。文章将"雨课堂"应用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中,利用"雨课堂"帮助教师精准把控教学难点,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环节,跟踪监测和实时评估整个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探索新时代高校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13)
混合式教学融合了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和线上网络教学的优势,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将学习分成了三个阶段,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之外,也通过线上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和复习。本文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课程为例,以"云班课"平台为依托,从线上教学、面对面教学、线上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的混合这三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优化,选择适合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资源,并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衔接,同时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王营超  高钾  刘亚锁  薛建雄 《科技风》2023,(22):146-148
为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针对“供热工程”课程基础知识点多、公式多、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学团队通过优化知识结构、建立优质题库、整合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最终采用雨课堂联动会议软件的智慧教学工具开展混合式教学,并节选“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教学内容为案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实践。实践表明: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课程难易程度的不同,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变化较大呈现不同状态,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以机电一体化专业骨干课程《机电传动控制》教学为例,分析了学生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学生情绪调控的基本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江芳 《科教文汇》2024,(5):111-114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鉴于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和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受师生青睐,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全方位互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较高,但客观上并不代表高成效,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升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才是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要实现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高校生物化学课程与教学的质量,拟实施"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及"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翻转课堂内容的设计与筛选,利用"雨课堂"构建翻转课堂的任务单,成立翻转课堂合作组,以小组合作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课上利用"雨课堂"弹幕与投稿功能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发布限时习题测验提高知识点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对雨课堂进行了简要介绍。雨课堂作为一种智慧型教学工具,能够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了PPT和微信,有助于翻转课堂的展开。本文提出了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设计。通过研究发现,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有教学需求。针对"安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对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设计,探讨了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将现代智慧教学工具应用到课程教学全过程,从而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为互动式教学提供了更多选择,雨课堂是利用PPT和微信来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全新教学工具。本文以《审计实务》课程为例,从雨课堂在创建学习班级、实时课堂互动、课后教学反馈等功能出发,探讨雨课堂支持下高职院校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实施过程以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曹倩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4):98-100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根据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特点,提出以学生为主体、"MOOC+QQ班级群+线下课堂+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课程闭环运行机制,为将线上线下混合式高水平"金课"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33)
本研究通过整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现有的单片机、传感器、C语言、电子电技术等专业课程,创新引入物联网工程技术,整合形成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并融合地区产业特色的机电综合设计技术创新与实践课程,出版适合本专业教学的教材,以此为专业课程改革的载体,从而真正构建自底层至顶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与融合,引发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与发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对于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开展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及影响。基于对经络腧穴学实训课传统教学的情况分析,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价值理念,设计并开展了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反思,以期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针灸学相关课程中的改革、学科创新发展的广泛开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实践基础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