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左淑静 《科教文汇》2013,(11):147-148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是小学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开展小学行为习惯养成研兖的关键是必须把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的基本问题,这包括研究的价值、研究的内容和方略。只有澄明这些基本问题,才能既助益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也有利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李鑫 《科学大众》2021,(2):76-77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儿童是独立而有能力的个体.基于儿童视角,从儿童出发,真正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发现儿童的真实需要和实际困难,做好回归儿童的真教育.在儿童视角下,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含义不清、意义不明;要求过多、实施困难;要求不一致、立场不坚定;榜...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在分析了学生不良习惯的危害及良好习惯的积极作用后,文章提出了帮助学习形成良好习惯的四条措施。  相似文献   

4.
受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启发,结合我自己的幼儿教育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家庭、幼儿园、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整体性,有效的巩固对幼儿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陶华 《科教文汇》2008,(20):49-49
文章认为“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在分析了学生不良习惯的危害及良好习惯的积极作用后,文章提出了帮助学习形成良好习惯的四条措施。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直都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由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因素,许多小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本人结合工作实际,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学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针对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德育的层次性,抓住小学低年级这一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由自发走向自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不断的改革变化,人们也在逐渐增加其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视度,而人类并非只是单纯的依靠于理性来进行支配的,同时还是需要受到来自,思维以及行为上的惯性上来对其进行制约的,而要想把人类整体的行为逐渐的变为较稳定的习惯的过程当中,就一定要加强对于知、情、意、行之间相统一的重视度,并真正的使"外化"转变成为"内化"的一个过程,而我国相关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积极有效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具有的主导作用,并深入的对于目前我国众多小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合理的构建出一套完善、科学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早期教育包括知识、能力、性格等方方面面,归根到底要抓好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从婴幼儿时期产生、发展,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英国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以看的出,“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重视和加强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显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切所谓教育,其实就是培养好的习惯。"人的一生中,有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由于视觉障碍,很多视障幼儿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溺,把他们当成"小公主"、"小皇帝",事事顺从,孩子提的无理要求也样样满足。这就导致这些孩子在入园之前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傲慢无礼等不良的习惯。如果不及时地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矫正不良习惯,这必将对他们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只有在少年时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长大后才会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得礼仪、做文明人,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顾娟 《知识窗》2013,(14):35-35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但行为习惯的可塑性强,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才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多年来,笔者担任小学班主任,  相似文献   

13.
行为是人们受一定思想而表现出来的活动,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行为习惯教育,让学校、家长、社会共同携起手来对他们精心引导,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需要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长期不懈地抓住这个德育工作重点,坚持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使各项要求逐步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一、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因素调…  相似文献   

14.
乌申斯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他的利息。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的一生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他能帮助人们创造出无法想象得到的价值,虽然他并不是教育任务中的全部,但是他在教育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中职生的日常不良行为习惯表现,探讨了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并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探讨培养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转化到小学,他们所接触到的环境和所接触到的老师相对幼儿园来说都是既陌生又新奇的。在这段过渡期内,小学生们普遍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该怎样使一年级的学生尽快的融入小学这个大家庭,并快速的熟悉和适应学校的生活环境呢?体育课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可以促进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7.
张瑜 《中国科技纵横》2014,(10):253-253
职业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必须通过贯穿于职业技能教育各环节的实践过程逐步养成。实训教学是中职技能教育的主要形式,可以利用营造环境、制度规范、教师示范、及时纠正等多种途径,反复强化,逐步使学生养成符合未来职业要求的良好职业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8.
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优势是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只有营造健康、科学、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给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终身之师,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的"导师"。家庭,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可取代的。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在思想道德品质上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儿童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越明显。那么,在新时期如何搞好家庭教育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