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常态是对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的总结。新常态旅游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优化,作为第三产业,其消费对经济的增加值逐渐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所有产业都面临着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015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提出在新常态下必须破解的农业“四个难题”.文件还提出,破解这“四个难题”是今后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2014年12月份举办的“第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新常态下新结构”的发展思路.这需要在理论上突破,理论突破能带来发展方式的深刻变迁.他认为当前产业划分不应是传统经济学的三次划分理论,而应该是六次划分理论,即六次产业理论.现代农业产业在此理论基础上需要进行重新定义,农业产业不再只是一产,而是一产二产三产全产业链综合产业,是第六产业.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常态成为我国下一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是我国政策制定执行的环境基础,为顺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必须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国内金融市场、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以及防范国内经济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4.
在2月28日举行的全省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童旭东作了《主动适应新常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作用》的主题报告,全面部署2015年湖南科技工作。2014年是湖南科技工作的丰收之年。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  相似文献   

5.
适应新常态 强化新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加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这是从全局的高度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战略性研判,深刻揭示了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为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前瞻性指导。所谓"新常态",就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  相似文献   

6.
经济性常态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与新变化,是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对经济增长规律和三期叠加的现实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需要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专利信息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促进技术转让与投资、推动研发创新、催生新产业与商机、积聚并交易专利资产"四大作用1。专利信息服务,贯穿创新活动全过程,对于提升创新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专利信息服务的发展时局和任务。一、我国专利信息服务的发展环境伴随着深化改革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我国对专利信息服务的重视和应用,也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在深入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四川钒钛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经济新常态下四川钒钛产业发展战略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资源整合,优化资源分配;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重大技术攻关;加快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将钒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色货运;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为钒钛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提出经济新常态下四川钒钛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研究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压力,分析了河南省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特点,并且指出了当前河南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发展河南省养老服务产业的对策建议:要遵循服务内容上兼顾物质照料与精神慰藉、发展方式上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发展水平上要与各地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原则,实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促进民办养老事业发展,大力发展社区为主导的居家养老模式,积极培养养老服务产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制造强国路线图。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新常态下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用协同研发的有效组织模式,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的功能架构及其运行的知识管理流程,构建了理论框架模型,以期对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的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积极完善教学模式、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经济社会新常态的背景,并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及模式,指出当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左茜 《科技管理研究》2016,(21):263-266
发展环保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我国环保产业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即理念构建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产业升级阶段。环保产业虽然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还没有形成体系。在经济新常态下,亟待构建环保产业创新体系。从技术合作创新体系、产业服务创新体系和投融资创新体系等维度探讨环保产业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内蒙古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是一种遵循大逻辑,顺应大趋势,服务大格局而必须进行的一场改革。该课题对内蒙古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内容中专利创新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通过专利创新驱动,优化稀土产业发展路径,补齐短板,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应在新常态背景下展开。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其经济发展一直以工业为主导,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东北地区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无法适应新常态。本文在新常态背景下对东北工业结构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提出了新常态下东北工业结构优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经济逐步步入新常态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央适时出台和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决策,逐步优化区域经济格局,促进区域间共同发展。据此预计,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仍总体看好;东部地区由于第三产业比重高,未来总体看好;中部地区由于承接产业转移,未来将平稳增长;西部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未来将总体看好;东北地区预计未来将低位企稳。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如何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打造升级版农技协,推动农技协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和水平,成为摆在各级科协和农技协组织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一、建立健全上下贯通、覆盖广泛的农技协组织网络体系建立健全上下贯通、覆盖广泛的农技协组织网络体系,是新常态下打造升级版农技协的组织基础。经过改  相似文献   

17.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流形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战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工业园区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文章阐述了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工业园区政企合谋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工业园区治理的对策,对当前我国工农业产业转型尤其是中西部工业园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2)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联系客观现实,本文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推进生态理性建设,做到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生态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理性的观念;城乡统筹,系统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的生态理性社会。  相似文献   

19.
广东通过较早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结构调整、构筑经济增长新动力,为全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情况下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增长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在总结广东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其中关键在于广东较早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了结构调整,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上取得主动,实现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基于广东的经验启示就全国区域转型发展提出五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颖 《学会》2016,(1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将引领社会建设的新发展,经济发展新常态可以促进社会结构更加优化,促进社会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社会治理更加现代化。在新常态背景下,非营利组织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对非营利组织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多项措施全面提升非营利组织倡导组织价值与目标的能力、资源动员能力、服务输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