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2024,(1):14-17
<正>关键词1 “坚持人民至上”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其中放在第一位的是“坚持人民至上”。报告深刻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2.
《学会》2020,(4)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该文提出将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群众文化工作,梳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群众文化工作应坚持的时代性、先进性、广泛性、针对性、生动性原则,并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做好资料采集基础性工作、加强文化载体开发创作、丰富工作方式和手段、发挥科学家言传身教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等有关措施,探索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化功能,使科学家精神在更广泛的人民群众中得到弘扬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现实主义强调艺术关注现实的人生、社会和自然,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和历史本质,追求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实施现实题材创作是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精神的核心要义,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文艺引领时代风气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本文以优秀基层院团涟水县淮剧团为例,谈新时代现实题材文艺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正是发端于安徽凤阳小岗的"大包干"孕育了"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进而促使我国正式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变革。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文章分析了新时代创新弘扬小岗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继续创新弘扬小岗精神,坚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策略。  相似文献   

5.
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是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创新实践的智慧和经验,对大学生创新教育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建党精神求真、担当、斗争、忠诚的品质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启示,坚守理想、践行初心、不怕牺牲、不负人民的价值选择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领;师资支持、教学话语支持、文化环境支持和实践养成支持是高效、精准地以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革命时期,为了反抗侵略和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而在报业宣传领域,也在毛泽东的积极探索下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的群众办报思想.这个思想不但在战争年代为革命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个新时代,仍然发挥着它的光和热,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抛弃,必须坚持群众观点,使社会主义的报纸真正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人民  相似文献   

7.
培育企业精神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精神是本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的总结和提炼,能反映职工的思想风貌和企业的追求。福建电力公司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紧紧围绕创建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出的企业精神——"学习、创新、务实、诚信"。  相似文献   

8.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珍贵资源。新时代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通过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信仰人民的新时代青年是它赋予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巨大启示。  相似文献   

9.
翟家娥 《科教文汇》2008,(18):161-161
群众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对先进文化的代表性、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迫切性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性的内在要求。应当在坚持群众主体性的基础上,从内容、形式、业态等方面大力推进群众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23,(2):76-78
<正>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升、倡导推进的一项源于基层探索、群众需要、实践创新的制度安排。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激发新时代广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活力,有效服务乡村振兴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经青海省政府同意,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特制定《青海省关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10)
公共图书馆加强科普工作是法律赋予的基本义务,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应尽之责。在新时代科普工作中,公共图书馆要找准自身功能定位,共建共享科普资源,创新传播方式方法,构建支撑保障体系,高质量供给科普资源和服务。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23,(11):71-71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将价值引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2.任务目标。构建开放协同工作模式,将科学家精神从抽象符号转化为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  相似文献   

13.
湖湘红色文化是湖南人民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特色文化,蕴含着湖南人民心系天下、敢为人先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求真务实、善思笃行的创新精神,具有典型的先进性、革命性、群众性。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研究湖湘红色文化内涵,弘扬湖湘红色文化精神,对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为立志科学为国、追求服务人民以及由此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爱国精神对科学家的科研方向、科研动力、科研成果取得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入挖掘爱国精神内涵,推动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化、大众化,对创新驱动实现科技强国、培养新时代科技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民族问题的知识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把新时代的创新精神注入新的民族理论中,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要力求灵活多样,做到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增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学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正>"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家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无形精神要素。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的科学家怀着质朴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自觉践行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刊》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以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己任,将开办"科学家精神"栏目,以期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技信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联合媒体、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科协"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宗旨,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中心发挥科技媒体信息传播与资源整合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科技文化融合,提升科技扶贫能力,努力开创科技协同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胡锦涛主席执政观显露,中国掀起胡锦涛主席执政政要学习和贯彻落实高潮。中国大地生机勃勃,全国人民行动迅速,取得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胜利。坚持真理,实现认识论的伟大转变,深入学习胡锦涛主席讲话精神,领悟执政观政治精神要旨,团结在胡锦涛主席周围,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而斗争,落实和实践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运行轨迹,沿着保持一更新一创新一领先的战略轨迹运行,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建设和基本国情相对应,以胡锦涛主席真情讲话为契机,中国政府有信心策控和协调国内、国际经济贸易文化活动的能力是全球瞩目的,在产能充足,财政信货度放宽条件内,全国人民和全党同志共同奋斗,就能顺利实现本年度GDP增长8%的目标。发展民族优秀品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讲正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要求领导工作必须实实在在地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防止邪气上身,与邪气做坚决斗争。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意识的时代,新时代的教育观念应当追求创新教育,教育观念的转型与创新,已经成为崭新的课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把教育的目的转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