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特殊儿童的数量日益增长,其中包括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环境因素。当今社会提出融合教育这一理念,旨在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和正常儿童一样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得以适应和发展。通过随班就读,让正常孩子逐渐地接受这些特殊的伙伴,初步培养他们的爱心,让特殊的孩子不再特殊。  相似文献   

2.
杨丽冬 《科教文汇》2023,(19):184-188
近年来,我国的融合教育理念不断更新,针对特需儿童的教育策略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特需儿童开始入园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学前教育作为融合教育的初级阶段,更是特需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个案研究方式,探讨粤西地区孤独症特需儿童在学前融合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从学校、教师、家庭、培训和各方扶持等方面寻求融合教育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关对策来促进学前融合教育背景下特需儿童的人际沟通和社会融合,让孤独症特需儿童得到更多的同伴支持,促进他们社交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是针对身心有缺陷的特殊儿童进行的音乐教育。特殊儿童包括超常(天才)和低常(弱智)、有生理、心理缺陷儿童。试图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康复具有特殊性,有效地发展特殊儿童健康的心理模式,推动其超越环境,提升其心智,开发其无穷的潜力等,才可能实现特殊儿童全部的潜能和人性的全部价值。  相似文献   

5.
全社会正确认识儿童孤独症,关爱孤独症儿童,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融合教育是儿童康复体系的一部分,是个别化训练效果的体现与强化,是儿童康复目的和方法的统一。幼儿园阶段孤独症儿童的融合教育重在引导儿童了解世界存在的客观性,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培养儿童掌握基本社交技巧。融合教育特别是在儿童情绪和行为校正方面效果显著。笔者在文中归纳了融合教育在校正幼儿孤独症中实施的过程,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儿童的自闭症对儿童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有效的治疗儿童自闭症,融合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发展特殊教育行业,进行融合教育的开展,本文通过对融合教育的介绍,以及对融合教育在自闭症儿童的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深入的了解我国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状况,并为他们的良好发展与生活以及在融合教育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小学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学前教育是每个人学习知识的开端,是国民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前教育中特殊儿童的教育又因儿童的特殊性显得更为重要,除了要达到普通儿童学前教育的要求之外还要弥补特殊儿童存在的缺陷和障碍,因此本文将从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更好的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蕊 《大众科技》2012,14(4):200-202
文章从儿童、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三个方面出发,以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解析,以求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屈丹 《百科知识》2021,(6):56-57
学龄期的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学龄特殊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关注度和家庭教育这三类.因此,当疫情等应激性事件发生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如体育游戏干预、舞蹈治疗、动物辅助治疗和生活技能干预等,是帮助学龄特殊儿童成功应对事件、抵御身心问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保证健康成长发展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使人们更加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家长的参与学习.健全儿童的教育如此,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在特殊教育与音乐教育都得到较快发展的今天,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研究发展相对缓慢,关于特殊教育领域中音乐教育的意义,学术界尚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视觉障碍儿童是特殊儿童的重要群体之一,他们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音乐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通过对视障儿童音乐教育的研究,来探寻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意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说服力。  相似文献   

12.
听障儿童因受自身缺陷的影响,他们对事物认识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且多有自卑情绪,情感上不懂得回报与感恩,听障儿童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我们在做特殊教育的时候,要鼓励听障儿童融入社会,克服不良心理情绪,采用特殊的教育方式,提高听障儿童的认知能力,以活动为载体,帮助听障儿童寻找生活的乐趣,实施特殊情感教育,让听障儿童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定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群体,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由于家庭教育与爱的缺失,留守儿童在学习动机、同伴关系、情绪及自信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初级中学“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正>全纳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全纳教育的正确定位和正确实践。新加坡《为残疾人提供机会》报告指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条件许可,特殊教育应该被纳入普通教育体制。特殊儿童只有在普通学校中难以教育成功的情况下,才到特殊学校就读。尽管如此,新加坡全纳教育发展还是遇到很多现实问题,如新加坡双重教育制度、对全纳教育的理解有误等。为了缓解全纳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新加坡采取了对残疾儿童的个别化支持服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立、全纳课程的设计等一系列举措。新加坡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的政府教育系统很少关注残疾人或特殊需要者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教育民主化浪潮的到来,社会文明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特殊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诉求,并且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但长期以来,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个体差异是如此的明显,他们对教育有着特殊的需求。实行个别化教学是提升特殊儿童教育质量的重要诉求,能最大程度地补偿缺陷、开发潜能,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智力落后儿童的班主任老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恒心,才能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中焕发自信,在老师的微笑中认识不足、改正缺点,建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许爱青  王翔 《科教文汇》2009,(21):70-70
失学复读儿童的特殊经历。导致了他们在认知、感情和行动方面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其身体、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学校及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在知识、技能、思想感情、行为习惯等方面加强对失学复读儿童的教育,促使其尽快融入社会,回归人生正轨。  相似文献   

17.
失学复读儿童的特殊经历,导致了他们在认知、感情和行动方面的诸多问题,影响了其身体、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学校及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在知识、技能、思想感情、行为习惯等方面加强对失学复读儿童的教育,促使其尽快融入社会,回归人生正轨。  相似文献   

18.
透过时下当当网童书畅销榜前20名的调查并综合网购童书者反馈表研究发现:网购阅读书目呈现出新时期儿童读者阅读教育方式的特殊,反复、外化、文学性强等,其中各个阅读时段的儿童读者因其生理年龄成熟程度不同也呈现出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现代儿童乐园的指向是设计成集娱乐、教育、特殊训练等多个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儿童活动。故,现对当前儿童校外活动主要类型及其价值进行简 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不断加快的工业化脚步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而且近年来出现了扩大化和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农村小学中就有着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其教育是有着特殊性的。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校教育应该拓展其发挥作用的范围,不仅要高质量完成留守儿童校内教育,还应该向校外教育延伸,争取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更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共同保证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本论文就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如何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协同配合,打造教育"系统工程",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难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