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天态 《内江科技》2012,(10):132-133
筛管完井的水平井堵水,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出水部位判断不清的直井堵水,套管变形导致机械堵水和非选择性化学堵水不能进行的直井堵水,都需要高效的选择性堵剂。泡沫流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封堵性能,但封堵强度低,冻胶封堵强度高,但没有选择性。泡沫冻胶是在冻胶体系的基础上加入起泡剂形成的,交联前具有泡沫的性质,交联后具有冻胶的性质。泡沫冻胶不仅具有选择性封堵性能,又可节省冻胶堵剂的用量,减少冻胶堵剂对油品的影响。室内实验表明,起泡剂和冻胶体系的配伍性良好,泡沫冻胶的封堵性能低于冻胶,但相差不大,泡沫冻胶的耐冲刷性能强。因此,泡沫冻胶选择性堵水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综合含水逐年上升,单一堵剂分层挤堵工艺技术已不能更好地适应油藏及区块的开发需要。根据不同油藏及区块的开发特征,研究开发了复合挤堵工艺技术,达到了有效封堵出水层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边水油藏中边水对油藏的开发有利也有弊。边水的侵入一方面补充了地层能量,另一方面也造成位于边部的油井过早见水,影响开发效果。为了更好地开发边水油藏,需要对边水油藏剩余油形成过程展开研究,研究边水油藏边水推进规律及其控制剩余油的机理。本文根据海上稠油油藏的地质和开发特点,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设计不同油藏特征数值概念模型,对边水推进规律进行研究,并总结开发过程中边水推进规律及剩余油的形成特征及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孤岛油田中二北Ng5热采单元,地层温度70℃,矿化度6000 mg/L,多轮次吞吐效果变差,水侵加剧,研制了一种新型耐温复合凝胶堵水体系。该堵剂以聚丙烯酰胺、落叶松栲胶为主剂,以甲醛为交联剂,加入少量促进剂、添加剂复合而成。根据中二北地区油藏条件,室内评价了新型耐温复合凝胶堵水体系的耐温性、耐盐性以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新型耐温复合凝胶体系在70℃,体系成胶时间21天,成胶强度9 mPa·s,在220℃条件下,放置30天,体系粘度保留率大干93%。  相似文献   

5.
李其博 《内江科技》2011,32(12):109-109
浅层套漏井的封堵,采用单一大灰量堵剂封堵时,堵剂进入高渗层后来不及初凝,沿着高渗层进入地层深处,而低渗漏点没有进入堵剂或进入很少,造成封堵无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先对地层进行预封堵工艺,主要技术思路:预堵剂把高渗层填充,防止堵剂沿高渗层突进,使灰浆纵向上均匀的进入漏失地层,在近井地带形成有效的挡灰屏障,提高封堵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王成思 《内江科技》2023,(3):132-134+109
<正>水侵导致气藏见水后产能下降,因此明确气藏水体大小和水侵强度极其重要。为此,首先利用动态分析理清产水井产水特征及水侵模式;然后采取水驱指数及水侵替换系数确定气藏大部分井呈现出中等偏强水侵,并运用多种水体计算方法对比给出了适合该气藏的水侵量计算方法;最后,基于边水见水时间预测的理论方法与试井解释的储层物性参数相结合,利用已见水井进行边水见水时间公式的验证,然后将公式运用于风险井的见水时间预测。该成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孤岛油田中二北馆3-4单元含水大幅度上升,开展了模拟该单元地层条件下的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单管岩心封堵实验,对注入参数进行了评价,发现随注入段塞的增加、注入浓度的增大封堵性能逐渐增强,小段塞高浓度堵剂的封堵率和耐冲刷能力更强;通过双管并联岩心分流实验,发现该堵剂具有良好的分流能力。  相似文献   

8.
顾宇  张洁 《内江科技》2012,(5):126-127
水平井垂向距离、水平井到边水的距离及水平段长度是边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方案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边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方程,分析了水平井垂向距离和边水距离对边水油藏临界产量的影响规律,在体积守恒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耦合水平井井筒内流体流动与油藏内流体流动,推导得出了求解边水油藏水平井水平段长度的方程,结合Dikken水平段长度优化原则,提出了确定水平井段合理长度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建华 《科技通报》2012,28(2):89-91
目前,我国大多数注水开发的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堵水调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论述了通过物模试验,开展水膨体类调剖剂对孔隙的封堵能力、封堵强度等研究,探索水膨体类调剖剂在地层中的封堵机理,对高含水油田合理应用水膨体类调剖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6,(2):63-65
在使用聚合物凝胶体系进行调剖堵水时存在常规有机铬交联剂与聚合物交联时间短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多重乳液体系包覆液相的交联剂为思路,研发了两种多重乳状液交联剂体系S80/T20和T161/T20体系,用以凝胶体系的延缓交联。两种延缓交联剂体系的内相交联剂浓度为1%~1.5%。二者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相比而言,T161/T20体系形成的稳定性更好,更适合较高温度的油藏条件。两种体系可以在不对生成凝胶强度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起到很好的延缓交联作用,与聚合物交联生成的凝胶粘度均达到3000 m Pa.s以上,与加入Cr(AC)的凝胶体系强度相当,对岩心的封堵效果较好,岩心封堵率达到87%以上,验证了其实用性。3  相似文献   

11.
复杂断块油藏是我国一类重要的油藏类型,目前开发中主要问题是主力层采出程度较高,Ⅱ、Ⅲ类储层动用程度低,因此对注水井实施分层注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某中渗复杂断块为例,分析了研究区近年来水井分注效果,认为采用封隔器分注效果不理想,封隔器平均有效期只有135天,频繁换封不仅加大了生产成本还影响到了注水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堵剂挤堵原理,给出了堵剂的技术指标,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达到了降水增油的效果,为解决研究区频繁换封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陈晖  胡泽根  王禹川 《内江科技》2011,32(5):112-112,137
常规气藏由于没有复杂的边水或底水等因素,计算动态储量时不用考虑水体的入侵,计算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于水驱气藏,尤其是比较活跃的边水(底水)水驱气藏,在计算其动态地质储量时,首先必须计算水侵量的大小,水侵量的计算是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物质平衡方程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地层压力及采出量等生产数据建立目标函数,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自动拟合,直接计算水驱气藏动态地质储量及水侵量的新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对比验证说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可靠、计算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3.
赵秋丽 《内江科技》2006,(1):139-139
通过实施老区剩余油分布规律、边水水侵规律及未动用储量等研究,指导综合调整及挖潜,实现减缓递减,提高采收率目的。  相似文献   

14.
姚江 《内江科技》2010,31(12):140-140,107
春光油田排二砂体是具有强边水的高孔高渗油藏,天然能量充足,合理控制边水推进是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利用数值模拟,监控边水推进的情况。实施边部油井控液,高部位油井适度放大生产压差。针对目前产液结构特点,提出产液结构优化建议,为实现边水近平衡推进,合理开发边水油藏。  相似文献   

15.
<正>渤海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由于储层强非均质性、笼统防砂、强注强采等因素导致注入水过早突进,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调剖调驱技术作为高含水油田治理的重要手段,在海上油田进行了规模化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但针对低温油藏(≤70℃),常规调剖调驱技术具有以下局限性:常规酚醛树脂类聚合物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好、封堵性强、稳定性好,但成胶温度在70℃以上,在低温(≤70℃)下成胶强度低甚至无法成胶;受长期注水开发影响,低温高含水油藏剩余油逐步向深部富集,油藏深部水窜通道发育程度高,因此亟需开发兼具更好深部运移能力与更高封堵能力的深部调驱体系;低温油藏地下原油黏度高,油水流度比高,原油启动难度大,亟待开发适应性更强的高效驱油体系,提高对低温油藏原油驱油效率,同时深入研究驱油剂作用机理,获得可形成较高强度W/O型乳状液的高效驱油剂,提高对高含油饱和度深部液流转向能力。  相似文献   

16.
草4块Es2-3单元是具有较强边底水的稠油油藏,该单元采用蒸汽吞吐热采与冷采两种方式开采,具有良好的水驱油条件。但是在开采过程中容易受水侵影响,含水上升率和产量递减加大,降低了采油速度和采收率,影响了开发效果。为此,在深化该单元油藏特征和开发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提液依据,对吞吐降压开采的边底水油藏的水侵,采取提控液、堵调、增加注汽井点三种措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制定合理生产压差,降低边底水推进速度,提高无水产油量,延缓见水期含水上升速度,延长生产周期,从而获得较高的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刘俊君 《内江科技》2011,32(12):145-145
在油田开发初期主要封堵单一水层,采用传统的光油管挤注堵剂的方法就能很好的加以解决,而随着油田开发到中后期,油井高含水原因由原来的单一层出水已经过渡到多油层水淹及套管漏、透、破引发的出水,针对多水淹层、长漏失段复杂井况的堵水,传统挤注工艺远远满足不了现场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塔河油田温度(110℃)高、矿化度(20×104mg/l)大、钙镁离子(>1.0×10 4mg/l)P)/g 含量远超常规油田,常规冻胶体系难以满足油藏条件。针对塔河油田高温高盐高钙镁条件下常规冻胶体系稳定性差的问题,制备了高效冻胶体系,其配方为:0.5%AMS-2聚合物+0.4%AMS-A交联剂+0.4%AMS-B交联剂;冻胶性能:成胶时间9 h,成冻级别G级,稳定性为15 d未脱水。吸水后冻胶中分子之间产生较强的化学交联作用,形成致密规则的网络结构。交联体系中聚合物和交联剂浓度越大,冻胶强度、封堵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徐志虹 《内江科技》2008,29(2):133-133
在注水开发后期出现的地质问题及套管的损坏,制约了油田的开发效果。针对工区所属区块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通过对影响封堵一次成功率主要因素的分析,研究制定了包括加强对封堵井段认识、堵剂优选、前期配套施工、科学合理封堵方案及对封堵效果跟踪评价的改进方案。自2006年5月 ̄2006年11月在不同类型的封堵井段应用了10口井,取得了显著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胜利油田永12断块厚油层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永12断块属强边水厚油层油藏,2000年以来,通过精细油藏地质研究,深化了油藏开发后期的特征认识,采用水平井技术加密井网、调整采液结构、补孔卡封等挖潜措施,实现了厚油层的特高含水期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