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多元文化格局的形势中,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阐述了文化自信和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带来的影响,并研究了大学生如何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合法性支撑的同时,还为大众构筑着精神家园。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建设的接班人和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就有必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高度认同。然而,由于我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阶段,各种复杂状况势必会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阻碍和消极作用。基于此,在分析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价值的基础上,对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困境、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把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工程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发展正不断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整个社会文化生活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日趋完善,新媒体已逐渐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新空间。研究新媒体的发展对探讨大学生思想文化的新对策和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态势迅猛,互联网和手机等飞速向全球扩张,纵深向社会渗透,新媒体领域"革命"不断、热点频发,发展迅速、功能更加多元,公民的个体性在新媒体中得到了突出彰显。同时新媒体网络化、全球化、社会化与个体化的传播转型,颠覆性地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的传统构建方式。通过探索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提出通过探索建立新机制、实施引导新模式、推行共享新理念、塑造文化新形象这些策略来应对当前挑战,保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脱离现实。  相似文献   

5.
周博  刘衡宇 《未来与发展》2013,(11):56-58,52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时代背景,它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以及社会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也导致了信息监控难度增强、传播内容良莠不齐、冲击大学校园主流文化等问题。置身于新媒体时代之中,如何利用新媒体牢牢地把握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已经成为了现代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三位一体"为新时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提高其实效性奠定了基础。以学校为龙头,发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以家庭为基础,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特殊重要作用;以社区为平台,使社会成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依托。  相似文献   

7.
张艳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7):99-100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发现扩大政治参与,严惩腐败、提高政府绩效,保障社会公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钟华 《科教文汇》2008,(1):28-29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并在社会中传播。这导致部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主流意识形态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向。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逐渐淡化这一现象。本文试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重要性、淡化原因及其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毓玲 《科教文汇》2009,(1):77-77,8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如何用社台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当代大学生的政党认同,该文调查了219名在校大学生,结果发现大学生在政党认同及三个维度上得分均较高。关注国家大事、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共产党相关信息、观看爱国教育影视剧、通过大众媒体发表诉求等均与去个性化、吸引力认同呈显著正相关。据此,该文提出新媒体下增强大学生政党认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态格局的变迁导致了科学主义的极端发展,科学绝对主义和科学相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持续压力.新的历史时期,民众的文化意识多维度、多层次地苏醒起来,上层建筑与民众文化实践疏离的结果,是民众意识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淡化.文化全球化的来临,强势文化的侵入,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外部冲击.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转向,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是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高校要创新红色教育模式,重视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灵触动,加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探索出了新媒体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多元文化入侵和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主流意识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动甚至质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文化传承、创造思想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引导力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把握文化引导力内涵、构成要素以及功能的基础上,进而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引导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功能以及体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闾春飞 《科教文汇》2011,(9):18-18,50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主要精神,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1]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儒家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运用以及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杰  圣玉杰 《科教文汇》2009,(12):80-80
审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一个比文化、道德更远离物质和经济基础的社会现象。审美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智力发育及个性发展。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加以探讨,以期使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更加全面和有效,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均衡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相似文献   

17.
审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一个比文化、道德更远离物质和经济基础的社会现象。审美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智力发育及个性发展。本文就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加以探讨,以期使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更加全面和有效,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均衡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相似文献   

18.
党和国家的命运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息息相关。而随着社会传播媒介的更新和发展,新媒体在大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值得高校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吕军威  王娜 《知识窗》2023,(4):90-92
理想信念能为大学生人生发展指明方向,所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应抓住新媒体发展的契机,利用新媒体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优势与价值,做到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与时俱进。基于此,文章论述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探索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新阶段,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场所,要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新方式,切实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重要任务,必须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把握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