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晓玲 《科技广场》2012,(6):154-157
电子资源是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不可或缺的馆藏资源,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本文从大学教师使用电子资源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教师的信息需求和教师使用电子资源进行教学的限制,同时给出了图书馆使用电子资源提供的现有服务,最后提出图书馆利用电子资源支援教师教学的几点建议,旨在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张贝 《科技风》2013,(5):211
当前,电子资源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是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部分,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图书馆最重要的文献形式之一。本文重点围绕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管理与服务展开论述,并对电子资源与高校的重要关联进行了阐述,以期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电子资源,使其能更好的为教学以及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不仅仅是校外协同,也强调校内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文章首先借鉴营销管理的"全员营销"概念讨论高校"全员科研"的内涵;然后以广东2个典型大学研究院为例,讨论基于研究院的全员科研协同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最后,给出高校全员科研的制度设计并采用博弈方法分析制度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基于研究院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是一种有效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能吸纳非教学科研部门人员参与科研团队,也便于相关学科开展跨学科交流。  相似文献   

4.
谈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围绕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为高校师生教学、科研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这一主要职责,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谐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科 《情报探索》2011,(2):67-70
分析在电子资源广泛应用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以及两种载体期刊资源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如何搞好期刊资源建设、合理配置期刊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6.
电子资源已经成为高校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成为学校读者在日常科研和教学工作中获取前沿资讯的重要工具。文章分析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丽华 《现代情报》2002,22(3):6-6,31
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信息社会要求,利用文献资源,深层次开发科技信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问题谈了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电子阅览室以其健康新颖的电子资源,便利的阅览条件以及优雅宁静的学习环境吸引着高校众多读者,成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制作健康新颖的电子资源、美化阅览环境、优质服务、正确引导读者。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浅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黄汝伦 《现代情报》2003,23(4):73-74
高校电子阅览室以其健康新颖的电子资源,便利的阅览条件以及优雅宁静的学习环境吸引着高校众多读者,成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制作健康新颖的电子资源、美化阅览环境、优质服务、正确引导读者,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也在科技的影响下不断便捷化。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与发展使得高校图书馆资源的管理得到了丰富,如今高校电子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尽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之一,但是我国目前高校电子资源建设现状与利用情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与运行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探讨电子资源利用效率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试图探索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办法,使电子资源发挥更大的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王丽 《科教文汇》2014,(13):208-208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也在科技的影响下不断便捷化。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与发展使得高校图书馆资源的管理得到了丰富,如今高校电子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尽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之一,但是我国目前高校电子资源建设现状与利用情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与运行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探讨电子资源利用效率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试图探索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办法,使电子资源发挥更大的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科技信息资源作为高校科研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科技信息资源包括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资源、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科技管理信息资源及其他科技信息资源。高校拥有一系列科技信息,尤其是科技成果的数据库,包括科学论文管理系统、科学专著管理系统、专利管理系统、专题数据库以及综合性科技信息数据库等。高校科技信息资源需进一步加强建设、整合或共享,广泛宣传和培训科技工作者的查询和检索技能,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可贵的科技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校科技档案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档案不仅在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且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以及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高校科技档案利用不足,其原因在于认识上轻视利用、制度上不健全、服务方式落后。为此,提出四个对策:转变轻利用的观念、建立健全利用工作制度、选择多样有效的服务方式和实行利用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14.
赵荣侠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141-142
对多学科一般地方高校科研特色和优势的培育而言,其机械、电子等工科学科,应着力在科技创新长链的中、下游和服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培育科研生长点;经济、政法等文史学科,应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中发挥作用,形成科研新优势;地理环境、历史、艺术等学科,应在积极挖掘、抢救和利用区域独有地理、人文历史资源中形成科研特色和亮点。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资源已经融入到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当中,并且得到了广泛地推崇。事实上,电子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的形式,并且逐步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利用电子资源的时候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问题,怎样完善这一方面建设刻不容缓。本文立足于这一现状展开讨论,并结合电子资源的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科研和教学是高校的两项基本任务,教师资源和拨入经费往往在两个不同的任务之间共同使用,但却很难明确划分各自的消耗量。针对这种情形,基于规模收益不变假设,建立了考虑共同资源消耗、用于评价高校科研和教学综合效率的联合DEA模型,并对32所"985"院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的高校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具有效率,只有少数院校在两个方面的效率都相对较低;同时,不同院校的科研效率差异较大,并且在95%置信水平下,教学效率明显高于科研效率。通过对科研和教学效率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四个特征明显的不同分组,为高校找出自身效率差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丽琼 《科教文汇》2014,(4):213-213,215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资源已经融入到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当中,并且得到了广泛地推崇。事实上,电子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的形式,并且逐步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利用电子资源的时候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问题,怎样完善这一方面建设刻不容缓。本文立足于这一现状展开讨论,并结合电子资源的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科学管理是赋予图书馆人的新任务、新课题。高校电子阅览室以其健康、新颖的网络资源。便利的阅览条件以及优雅宁静的学习环境吸引着高校众多读者,成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为此,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制作健康的电子资源、美化阅览环境、优质服务。科学管理,正确引导读者,充分挖掘发挥电子阅览室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科技创新环境和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目前为科研创新服务中,在服务观念、资源保障、服务方式、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高校图书馆科研创新服务提出了建立科研信息服务机制、构建"泛在化图书馆"、提供多样化信息服务模式、进行科研全程化信息服务和科研信息服务创新等一系列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无疑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效方法.在对影响西部高校科技创新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西部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