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是国家“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基地和省课改重点实验学校。该校抢抓机遇,围绕课改精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注孩子终身的幸福与成功,把快乐作为课堂的主旋律,着力打造了三大快乐课堂:创新课堂,鼓励学生产生“金问号”,引导学生冒出“金点子”,提倡学生使用“金钥匙”。在老师的把握和引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间内我的课堂走入了一种“怪圈”: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积极:课堂外.练习中,学生错误百出。一次课改中心组的研讨课.我的课堂教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也促进了我的反思。在和专家、老师研讨之后,我对自己的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有了一个新的尝试。我从此清楚地意识到,课改中我们的课堂应当更扎实.因为我们的一切创新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新课程改革中最流行的一句话,它生动而又深刻地揭示了课程改革思想的精髓。笔者认为,这一观点也应该是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落实《课标》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我们如何在优化课堂阅读教学中,具体有效地贯彻“课改”思想落实好这三个“一切”?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小玲 《快乐阅读》2011,(2):113-114
课改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即要求我们的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说话和写作探寻真理的天堂。那么作文教学并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照葫芦画瓢,更是教给学生一种写作的技能,一种遇事会运用手中的笔书写自己的所感所悟,以文章的形式不拘一格地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下,我们以“追求智慧的数学课堂”为办学理念,坚持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扎扎实实地开展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的系列活动,努力构建“智慧的数学课堂”。课改实践篇:“以课改为契机,加快教师观念的转变,追求充满智慧的课堂,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是我们开展课改实验的指导思想。为了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学校专门成立了各学科课改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实施全程化、科学化管理。我们意识到:课改不是单纯地换一本教材,而是发生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一、以课改为契机,抓学习,转观念课改的关键是教师,所以必…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课堂。课改,把学生从“听教师讲”的枯燥课堂中解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7.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行,一种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逐渐凸显,从而促使我们数学教育工作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是基于学生又回归于学生的一种观察方式。它将观察视角全部转向学生,并开发了相应的观察工具以期全面地获取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信息。本文主要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三方面阐释此次课堂观察案例的“以学为中心’’理念.并思考其之于学生、教师和教学改革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我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本”,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放在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确立“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改变那种“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做法,力求做到面向全体,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课堂、班级管理及活动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课堂教学观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确立“学生主体”的思想,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这是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聚焦课堂、优化课堂、和谐课堂、反思课堂、智慧课堂,始终是我们广大教师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1.
“应试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教学活动全是为了考试,学生的学习也完全是为了分数。教师在课堂上,为升学而教,为考什么而教。学生成了知识的载体,考试的机器,造成了学生的高分低能。“应试教育”在指挥棒指引下,“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升学转”,必然具有片面性。它强调智育,忽视德、美、体、劳,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一直希望体育课堂能做到有笑声、有掌声、有音乐,气氛活跃,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有所成。而科学的课堂组织教学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证,只有真正做到上好每一节课,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是一场新时代的教育实验与变革。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育的明天,我们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实践,并提出了“真心实意搞课改,扎扎实实抓课堂”的口号,确立了“以科研促课改,把特色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一年来,我们依托一年级实验点,把“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确立为重点,以课程改革系列活动为载体,凭借市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的优势,全面展开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4.
“课堂活动”是课程改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课改伊始,教师们最头疼的就是搞课堂活动;课改进行到今天,教师们最热衷的也是搞活动。课堂上要有学生的活动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具体来说,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上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活动呢?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对师生课堂互动中的艺术鉴赏。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提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并且明确了教师的角色与地位——教师是学生的大朋友。因此,我们必须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纠正“为了课堂热闹好看”的浮华,真正体现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全面铺开,极大地激发了农村教师的教改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乡村课改工作举步维艰,课堂教学依然是“涛声依旧”,何故?分数:至高无上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关注的是“分数”,评价方式的单一性、评价目的的纯利益性,致使农村教师不得不为“分数”而教,一切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是为了扎扎实实地应试,“分数”自然在农村教育评价中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过去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现在变成了“分、分、分,老师的命根,考、考、考,领导的法宝”。评价一位学生主要看其考试成绩;评…  相似文献   

17.
王国华 《河北教育》2014,(12):32-32
在邢台市育红小学会议室有一块“教育是爱”的匾额,那是校长郭俊峰对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思考和行动准则。他常常对同事们说:“爱是责任,是智慧,是担当,只有心里装着学生,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我们才配做一个教育者。”作为一名校长,他是学生们最忠实的“粉丝”,在他眼里,学生永远最重要、最可爱;他是老师们专业成长的“主心骨”,在老师心里,他是标杆、是榜样、是领路人。学校文化橱窗的主角是学生;课改、教改、考改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大型活动的设计在展示、激励学生。他和育红团队用平凡的行动诠释着教育是爱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前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极少用分数去相互交流,这就使小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缺少经验的支撑,因而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它又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起始概念,对学生的后继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分数的意义”历来备受教师们的青睐。最近,笔者看了许多关于“分数的意义”的教学设计,感触很深。对照课改新理念,反思以往关于“分数意义”的教学,总感觉到我们的课堂缺失了什么。如何让课程改革新理念落实在我们的课堂中,转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使教师实现从“施教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教育经过了无数次的努力和探索,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教师如释重负,能大胆把自己的思想和创新技巧在课堂上展示,课堂变得轻松愉快,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语文学科,因它有独有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更变得让学生们喜欢了。但在课后的调查和反馈中,语文课只是学生的悠闲课,他们用了一个时髦的词语来概括“一笑而过”,  相似文献   

20.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行,一种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逐渐凸显,从而促使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