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自考工作起点是伴随着找省的自考开考开始的。我在自考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工作了十六个春秋,今天有机会借《河北自学考试》向每位积极奋进的考生和辛勤耕耘的自工作者汇报我的思想工作情况,心情自然非常激动。一、我热爱自考工作。因为我的工作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是通过自考来体现的。每位参加自考的考生,从首次报名考试到最后获得证书这一过程,都离不开考办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考生本人坚韧不拔的学习激情。哪一位自考工作者没有几个与考生有关的传奇故事,哪位考生没有一段催人泪的奋斗史。因此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来稿撷英     
《河北自学考试》2004,(9):23-23
王淑娇《自考随想》我结识了自考,是她把我从抱怨的泥沼中拉出来的。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没有美丽的校园,却让人享受到芳草萋萋的清新,感悟了空谷幽兰的雅境;没有教授讲师的身传面授,却能聆听圣人的谆谆教导,追溯先哲的坎坷人生。自考的日子里,夜晚的孤灯下,我找回了自己。自考的成功与失败带给我的喜悦和失落,让我深切体会到这里是一个公正的天堂,体会到什么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再也没有工夫抱怨,没有心情自卑。砖头块似的自考材料,几乎相伴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几经寒暑,当我捧到鲜红的专科毕业证书时,我的心潮澎湃:自考,不仅提升…  相似文献   

3.
接触自考是在初中时代,看着姐姐整天捧着厚厚的课本,摇头晃脑地背个不停,听说是为了拿一纸文凭。到军校,接受自考并真正参与自考时,才发现这并非只为了文凭,更主要的是在考验自己,锻炼自己。凭着自己近五年来的写作经历和对新闻报导的一点偏爱,总想找机会掌握更多的新闻知识。凭着当初那幼稚的冲动,2000年6月,我兴冲冲地来到廊坊市教委准备报新闻专业的自考,可是当时没有新闻专业。我丧地徘徊着,“汉语言文学”里“暗藏”着的《报刊编辑学》和《新闻采访学》两门课程激起了我的兴趣,就是冲这两门课我报了10月份的“汉语…  相似文献   

4.
很多年前,我开始自学英语,读的第一本书是大学英语课本,虽然是第一册,但对我这个从来没有进过学校的人来说,书里的内容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我的学习能力。那天,我捧着课本有点儿激动,也有点茫然, 不知道怎么开始  相似文献   

5.
有很多经历过的事情我不是很愿意说,虽然它并不晦气。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记起?因为我知道这个时候有很多当年的“我”。高考落榜哭了两回。头一回得知自己落榜,看着爸爸那失望的表情,我哭了,哭自己的无用;第二回为自己的命运,在获知好朋友要去自费读大学时我才发现自己对读大学有多么的渴望。哭着求爸妈让我读自费的大学,爸妈没同意,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别哭,不是爸妈不让你读大学,这不是你考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名为《一切奇迹在自己》的书。书里写了许多精彩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至今难忘。故事讲述了几名学生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诺姆请教关于心态的问题。当时,弗诺姆并没有马上解答,而是把学生带到一间房子里,让学生  相似文献   

7.
慎闯禁地     
一天中午,我去教工食堂吃饭。路过学生餐厅时,发现我班的小虎同学正蹲在地上吃饭,碗里只有几根咸菜。他吃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知道小虎的父亲因病去逝,母亲又下了岗,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姐姐,因此他对生活是没有过高的奢求的。我迅速走到食堂买了一份瘦肉丝,悄悄走到他面  相似文献   

8.
还债     
1937年的春节,祖母从海姐那儿知道了祖父在抽鸦片烟的事。祖母把家事全都托给女佣陈妈,自己一家家找去,想把丈夫拉回家。祖母一直没有追上祖父。祖父临终时,两眼直直地看着祖母,牵一牵嘴角,露出笑意,嗫嚅道:"本来想叫孩子们多读点书,出一个读书人。我这么走,不说读  相似文献   

9.
刊中刊     
毛泽东的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 有一天,毛泽东吃过午饭,坐在大厅里的沙发上,他微笑着看着孟锦云,然后指着他桌子上放着的那部《资治通鉴》问道: “孟夫子,你知道这部书我读  相似文献   

10.
考试一个偶然的机会,班内组织参加自考,我也报了名,其实我并没有多么宏伟的目标,只想在无聊之际找点儿事做。那时我正生活在一场美好的感情里,整天的胡思乱想,让我对自考无暇顾及,临考试几天才痛下决心躲在了静悄悄的阅览室一角,走马观花地把教材浏览了一遍,成绩下来,58分,意料之中。我丝毫没感到难过,相反,还为了我聪明的大脑和朋友在食堂里庆贺了一番。好友笑我“,晕菜”,我也不反击,我才不会为这点事情而烦恼。在那次考试后不久,结束学业了,虽然工作仍与书相关,可是,总觉得循规蹈矩的生活开始像一潭死水,毫无生趣。而我自己,也渐渐地褪去…  相似文献   

11.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说实话,我不敢指望读好多好多的书。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是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去学校的,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特地找了几本《小学生导刊》给我看。  相似文献   

12.
一段师生缘     
上初中的时候,我迷上了读课外书。读的多是些没头没尾的小说。每读过一本少儿图书,总有几天沉浸在白日梦里,恍恍惚惚。我根据自己的好恶,在头脑里肆意改编、演绎书里的故事情节,将自己当作书中的一个角色,喜之喜,悲之悲,在想象中经历种种奇遇。母亲怕我读书读呆了...  相似文献   

13.
只知道这本书名字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更适合女孩子读。可是,当我把它读完,眼泪静静地流出来的时候,我知道,这本书,适合每一个孩子读。上个周五,读书课上,我把这本书发给你们。那节课,你们非常安静地度过了40分钟。我其实也在观察你们的读书情况。有几个孩子,并没有很用心地去读,只是来回地翻书页。还有一个孩子,读了几页就放下,看另一本书去了。所以,当马上就要下课,当我知道有一个孩子说这本书一点儿都不好玩的时候,我很伤心。我知道,世界上没有非读不可的书。我也知道,多读有趣的书对你们来说多么重要,所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詹姆…  相似文献   

14.
感谢自考     
感谢自考,是它给了我新的希望。在我生命的航线上,自考为我点燃了一盏指路明灯。初中毕业的我年少气盛,因为害怕高中学习压力大而选择了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才知道现在中专文凭简直如同一张废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所幸的是在学校读中专时我就报了自学考试中的律师专业,这才给了我一个弥补缺憾和完善自我的机会。感谢自考,是它让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大多数参加自学考试的人都说自考太难了,以致有很多人考过几次试后就放弃了。可是,我认为越是能够经受住挫折和困难,就越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每…  相似文献   

15.
李蓬 《现代教育》2004,(5):97-97
自考的这几年,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代价,流了多少汗水,吃了多少苦,说实话我也说不清楚,但我知道,为了实现当律师的梦想,几年来,晚上12点以前熄灯休息的时候几乎没有,晚饭往往是10点、11点以后才吃,因为我给自己下达了死命令,当天的学习计划未完成绝对不吃饭。以至于现在已养成了习惯,按时吃上晚饭倒成了例外。至于酒场饭局应酬、节假日一概免提,在我的脑海里,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外,只有学习。  相似文献   

16.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好起来,为了我自己,为了我妈妈。我把桌上的东西全都摔到地上,说不出一句话,我想这时的我,应该像头受伤的小兽。母亲没有说话,只是蹲下身,把我摔乱的书和笔捡起来,然后走出我的房间。我看着角落里那只碎了几个角  相似文献   

17.
我常会读文章,一篇接一篇地读,直到嗓子哑了发出细涩的声音,抑或是泪流满面。我品尝眼泪,咸或者涩,但我最怕,最怕它没有味道,要么是没有感情,要么是没了知觉。看着图书城里那些打折的廉价书,不知道作者会不会心疼。是自身价值被否定,还是它存在本就是一个错误?  相似文献   

18.
妈妈的眼泪     
从我记事起,妈妈在我头脑中的印象就是模糊的。上小学时,总是看着小伙伴们的妈妈每天接送她们的宝贝孩子,而我只能自己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目送他们在家长的呵护下欢笑地走远。尽管上了初中后知道妈妈由于没有什么文化只能在工厂里做临时工,每天都忙碌劳累,以至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接我,但我的内心里仍埋怨妈妈对我的漠不关心和不闻不问。在我读初二的一天早上,同学们在自读课上都早早地在语文课代表的带领下背古诗词,而我则在上课铃  相似文献   

19.
我原是山区小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1988年4月参加中文专业自学考试,至1991年10月考完了二十门本科课程,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自考究竟是什么滋味?只有参加过自考的人,备尝自考艰辛的人,才能体会。我获得的这一点成绩,对别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我来说却是来之不易的。 我从师范毕业后,就被分配到边远山区的一所小学任教。山区文化落后,生活枯燥乏味,每天放了学,许多教师都是靠玩扑克和聊闲天过日子。我不想把时间过多地浪费在那些无聊的事情上。山区没有文化站,更没有书店,县城的书店也很小,卖的书不多。我节衣缩食,常常汇款到外地出版社邮购书来读,年深月久,积少成多,我邮购了数千元的书籍。每天下午放了学,我就翻出书来看。我从小就非常羡慕那些才华横溢的作家,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作家。想当作家就得学习文学,但作为一名中师生又能懂得多少文学知识呢?形势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的知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就没有较强的社会竞争能力。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进入大学深造,在职  相似文献   

20.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儿子正读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尤其是读了书中几篇原本老教材中也有的文章,就涌起一份莫名的难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