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师要运用教育智慧,让课堂迸发生命情感,彰显生机与活力。本文主要从激活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强化生活实践等方面构建智慧课堂,让教师在课堂变革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2.
潘娇英 《广西教育》2009,(19):36-36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不断地促进动态生成,让课堂因生成而变得更加精彩。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促进课堂生成,用智慧将课堂演绎得更为鲜活、精彩呢?  相似文献   

3.
吴俊 《教育现代化》2005,(10):74-75
“灵动”指教师教学的智慧,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灵动的数学课堂就是教师发挥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状态,灵动的课堂就像一首绮丽的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教师在课堂中追求“应试”,把学生当作被动学习机器,或者一味追求“活”而离真实越来越远,课堂没有生命,没有成长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将情感因素渗透其中。只有糅合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堂才能变得富有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学才能充满了灵性。语文是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好的语文老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灵动,从中体会到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平静的丰富情感。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语言的交流,也是思维的碰撞过程,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互动。不少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努力去拨动孩子内心当中的情感,让孩子带着满腔的感情去研读文本,去体会文字的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作者,编者的情感,努力将文本蕴含的情感和自身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桥接,从而使得情感成为语文课堂的灵魂和生命的主线,让人类的情感旋律不断地回荡在语文的课堂,使得语文课堂散发着激动人心的魅力,让语文课本成为塑造孩子美好心灵的源泉。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的情感,从而恰到好处地运用好情感的因素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让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越来越精彩。然而去掉诸多华丽的外衣,就会透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课堂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透露出浮躁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并没有被真正的调动;有的课堂一味追求生成而影响到预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甚至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追求教学的精彩而抛却了诚信,对学生进行"忽悠"。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呢?"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课程改革步入关键时期的时候,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语文教学探索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提出的情智语文,从情感和智慧两方面强调语文课堂对儿童生命成长的意义,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既是一种境界的体现,也是一种风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人文情怀,倡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它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  相似文献   

8.
常常惊叹于课本中那些激扬的文字,涌动的情感,同时也常常思考如何使学生真正体悟文字背后的情感,感受语文独特的韵味,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课。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追求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一、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  相似文献   

9.
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能否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唤起生命的激情是决定课堂讨论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更是对教师业务功底的实践检验.教师可以优美的歌声,拨动讨论的情弦;以幽默的故事,激活讨论的思维;以语言的魅力,煽起讨论的火焰;以精彩的辩论,彰显讨论的智慧;以生活的感受,丰富讨论的情感.让我们的生命,因激情而美丽,让我们的课堂讨论,因激情更精彩.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现代人的两大特征,情感和智慧是语文学科的显著特点。因此,建构情智课堂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交流互动、深度感悟,要用充满情趣、情味的课堂来点亮学生的智慧,构建情智并行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11.
<正>一位教师如果缺乏思考,他的人生注定是暗淡无光的。善于思考的老师给孩子们营造的是充满灵性的课堂。勇于实践的老师用智慧润泽课堂,成就的必然是孩子们精彩的人生。拜丽老师是泰州市众多优秀教师中的一位,我清楚她在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多年来,拜老师爱岗敬业、苦于钻研、细心认真、虚心好学,在语文专业之路上迅速成长,她的优秀特质让她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自信。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经过一年多来的课改实践,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在探索中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词语教学是语文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恐龙的灭绝》一课的词语教学有着典型的意义。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注重生本教育,引入生活资源,使词语教学精彩不断,展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个体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王玉萍 《广西教育》2011,(22):15-16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强调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富有生命个性的学生,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动,课堂才会呈现真正的精彩。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动态生成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15.
感动生命教学就是让师生在课堂中,由于课堂内容及其活动使自我生命受到深深的震撼,在某个方面受到教益启发的生命发展过程。影响课堂感动生命的因素有: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的自我呈现及形成教学共鸣等。要使课堂感动生命,必须做到:转变观念、确立感动生命的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打磨语言、具有脱口秀,让学生精彩,形成教学共鸣等。教师热爱教学、热爱学生是课堂感动生命产生的基础,师生精彩的生活是源泉,丰富的教学智慧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精彩的语文课堂,是每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毕生的追求。近年来,多次在各种观摩活动中聆听到于永正、王崧舟、薛法根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他们的课堂有的训练扎实、有的简约深刻、有的启迪智慧、有的厚重情深、有的激荡生命……每一次,不拘一格的精彩的课堂都让我深深探寻:怎么会这么精彩?精彩的背后是什么呢?我努力透过  相似文献   

17.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当老师和学生带着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共同进入课堂,在教师和学生间.教师和教材间学生与书本间的交互碰撞和交流中.该会进发出多少情感与思想的火花啊!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学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历程.是学生知识、思想与情感的真实交流,让教学回归自然,张扬学生个性。把“原汁原味”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景再现语文课堂.是新的语文课程实践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是磁力、张力与活力的和谐,是生命律动、交融与成长的展台。语文课程基础工具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文是核心课程,并在各科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理想的语文课堂是阳光地带,是动感地带,更是情感地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切不可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上沉睡下去,而应努力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是最具有灵性的。课堂上,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让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从预设性教学中摆脱出来,让个性在文本中自由驰骋,让思想在交流中急剧碰撞,让情感在诵读中尽情流淌。  相似文献   

20.
学科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的日常教学,语文课堂也是如此。因此,注重教学实践,打造灵动而充实精彩的课堂,是每位语文老师追求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具备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灵活驾驭课堂的智慧,和教后深刻反思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处处好风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