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明大学学报》2013,(1):F0003-F0003
2012年7月1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澄江帽天山占生物化石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片个化石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年来出土了大量中生代鸟类化石,有甘肃鸟、孔子鸟、原始热河鸟等.鸟类起源和演化历程的研究中心正逐渐转向中国.始祖鸟不是鸟类进化的主干,关于鸟类起源的学说很多,可能起源于初龙类或是恐龙等爬行动物,但还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3.
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当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正面临着其他能源形式的挑战。今后化石类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转变是能源发展的大趋势,目前还处在化石类能源与非化石类能源并重、能源使用由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变的转型期,煤炭利用在工业化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也应当未雨绸缪,大力促进煤炭向工业原料和油气替代品的转化,积极推进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教学》2007,32(2):76-79
[古生物]我国宁夏灵武市出土七具属梁龙类恐龙的分支叉背恐龙化石据2006年8月29日《新民晚报》消息,自去年开始发掘以来,宁夏灵武市宁东镇南磁湾“灵武恐龙化石遗迹”所在地共出土了7具恐龙化石。经专家鉴定证实,这是北半球首次发现的恐龙新物种化石———梁龙类的分支叉背恐龙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于6月13日宣布,经研究确认,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发现的一具巨型兽脚类化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古脊椎所研究员徐星介绍,这具化石是我国科学家于2005年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大约8000万年前沉积的岩石中发现的,体长约8m,站立高度超过5m,体形可与著名的暴龙类相比。  相似文献   

6.
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当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正面临着其他能源形式的挑战。今后,化石类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转变是能源利用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目前还处在化石类能源与非化石类能源并重、能源使用由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变的转型期,煤炭的利用在工业化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也应当未雨绸缪,大力促进煤炭向工业原料和油气替代品的转化,积极推进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古生物 ]我国宁夏发现亚洲最早四足动物“中国螈”化石据新华网 2 0 0 2年 12月 2 0日消息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今年 7月在宁夏发现了距今约 3.5 5亿年的泥盆纪鱼石螈类动物“中国螈”化石 ,这是全球发现的第10种泥盆纪四足动物 ,是鱼石螈类动物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这一重要发现是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最新进展 ,扩大了泥盆纪四足动物化石分布区域 ,而且将亚洲地区四足动物化石记录提前了近一亿年。目前亚洲最早的四足动物化石发现于距今 2 .6亿年的地层。专家称 :四足动物的出现、脊椎动物的登陆 ,称得上生命进化史的重…  相似文献   

8.
[古生物 ]新疆再次发现一亿年前海洋生物化石群据东方网 2 0 0 2年 6月 5日消息 ,最近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考古人员 ,在温泉县境内的山谷地带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群以及大量硅化木 ,这些化石生物包括珊瑚类、海藻类、贝类及树木类 ,分布面积约 6万平方公里。专家认为 ,这些化石至少有一亿三千万年的历史 ,表明在一亿三千万年以前该州的境内是广阔的海洋和茂密的原始森林。这是继托克逊之后在新疆发现的又一处一亿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群。这些化石资料 ,为研究新疆的地质演化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人类起源 ]淮南古猿牙齿化石提示我国…  相似文献   

9.
恐龙化石是恐龙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遗产".   恐龙化石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骨骼化石.与恐龙的骨骼化石相比,它的脚印化石可就少多了.不过,在世界上还是发现了不少.对我们认识恐龙而言,脚印化石自有它的独特意义,那是骨骼化石所代替不了的.   ……  相似文献   

10.
自1861年在德国发现始祖鸟化石以后,鸟类起源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些年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又相继发现了许多早期鸟类及与之相关的恐龙的化石,在国际上又重新掀起了鸟类起源研究的热潮。在鸟类起源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假说,有影响力的主要有:槽齿类起源说(假鳄类起源说),鳄类的姊妹群假说和恐龙起源假说。  相似文献   

11.
徐燕 《大学生》2022,(2):80-8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里有9具恐龙化石、3件恐龙足迹化石。在中国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是黑龙江省的嘉萌县龙骨山,它的嘴巴扁阔,和鸭子嘴十分相似。这条"龙"是—类大型的鸭嘴龙,生活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该恐龙属素食性恐龙,牙齿小而多,前肢细小而后肢粗壮,嘴巴像鸭子是其最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1879年,美怀俄明州,古生物学家马什的考察队采到了一批没有脑袋的晰脚类化石。为了和死对头柯普竞争,马什匆匆看过化石后就给这两具骨架起了个“雷龙”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纵观各版本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对"岩石及其成因"都有较详细的涉及,而讲解"沉积岩的特点"时,认为其"往往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化石",并用示意图表示了一些沉积岩和化石的生成。但化石形成是否具有一定的条件,化石通常又有哪些类型,亚化石和假化石又是怎么一回事?这些问题往往会引起学生的疑问。一、形成化石的条件将古生物遗迹保存为化石的各种作用被称为化石化作用。形成化石的条件有:1.古生物要具有能保存为化石的硬体,不具硬体的古生物在特殊的条件下也可以形成化石,但机会极少。2.死亡生物的遗体要能在绝氧的环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链接: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找到了全球最古老的有颌类牙齿化石,发现了最古老的一批古鱼类化石,揭示了有颌脊椎动物的崛起过程。《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同期发表该团队的4篇学术论文,集中报道了这批有关有颌类起源与最早期演化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对福建沙县富口早二叠世早期地层中Ting类动物群进行系统研究.共鉴定Ting类化石10属21种,包括2个新种.根据Ting类动物群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建立3个化石带:(1)Pseudoschwagerina miharanaensis带,(2)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带和(3)Eoparafasulina pararegularis带.通过与邻区及我国华南其他地区同期地层的对比和石炭——二叠系地层界线的讨论.认为该地层的地质时代应为早二叠世早期.  相似文献   

16.
海怪吃什么     
化石中保留的信息 最直接的证据来自化石.有些海怪化石形成时不仅保留了它们的身体,而且连果腹的食物都被留存了下来.可以设想一头海怪刚美餐一顿不久,食物还未来得及消化就突遭不测,尸体很快被掩埋起来.海怪的尸体连同胃内的食物残骸都在石化过程中被保留了下来,变成了化石.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所以此类化石也相当稀少.从已发现的此类化石中,我们可以看到消化不完全的食物.有时还会找到海怪的粪便,甚至依稀辨认出一些因被捕食而残缺的肢体,从中也能知道海怪最后的晚餐吃的是啥.  相似文献   

17.
信阳地区南靠大别山,北临淮河水,古老的大别山峰峦叠翠,古生代地层发育良好.信阳市南湾和固始县南山,已经发现了二迭纪的原始植物羊齿蕨类化石,距今一亿年以上.水草丰盛的淮水流域,已经发现了古水牛角、鹿角、马牙和鸵鸟蛋化石.这些第三纪地层中的哺乳动物化石,为我们寻找第四纪猿人的化石提供了重要线索.目前,南阳地区发现了云阳人化石和居住遗址,安徽和县也发现了龙潭洞猿人化石和居住遗址.信阳地区肯定也有类似的猿人化石和洞穴遗址,这是今后旧石器考古调查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8月26日,宁夏灵武磁窑堡镇,在与毛乌素沙地相距不过百米的南磁湾山梁上,传来了热烈的欢呼声。正在这里进行的大规模恐龙化石发掘获得了"国宝级"发现--科考队员们发掘出一具蜥脚类恐龙头骨化石,附带22颗排列整齐的牙齿,为我国百年恐龙发掘史上所罕见,并且被证实为一个北半球首次发现的恐龙新物种化石--梁龙类恐龙的分支叉背龙化石。  相似文献   

19.
化石像什么 寻找化石,首先当然得掌握足够的有关化石的基础知识,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经石化而成的,因此它们就会保留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如植物化石就像植物根、茎和叶一样,只是石化而已.动物化石则比较复杂,有的化石保存其壳体(如蚌壳、螺蛳壳等)、硬体(如昆虫、鱼类等),有的化石只保存坚硬的骨骼(如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等),但也易于辨别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保存在英国自然博物馆的始祖鸟化石,在动物进化史上是异常珍贵的化石.从始祖鸟化石的骨骼构造看,是爬行动物;从它的羽毛痕迹看,又是一种古代鸟类.它不仅是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一个实证,而且代表了脊椎动物由陆地向空中发展成功的标志,说明现代鸟类均起源于始祖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