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政策的落实、转化和具体化。通过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制定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思教学形式,优化考核模式等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标准化、规范化、资源优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实施"05方案",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文章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考核体系及其弊端的分析,提出建立多元性、全程式和结合式的考核体系,并设计了具体的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武装大学生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上好<概论>课,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把本科教材专科化,精讲<概论>理论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创新综合考核机制,增强考核针对性和考核效果,采取导师制和AA制相结合的授课教师小组,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对检验教与学在知识目标、能力素质目标方面的实现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可依据"知行统一"的原则,引入"过程管理"、"行为管理"和"绩效管理"的理念,从"主观努力度"、"行为实践度"和"知识积累度"三方面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多重属性,承担着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接受崇高的政治理论、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等诸多任务。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特别是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是党和政府的一贯主张,也是高校及任课教师长期努力的方向。在稳定理论考核、强化实践考核的基础上,采用多元模式,建立"一网两纵三横"考核体系,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机制,将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效果的提升,并不断巩固其价值引导和思想宣传的主渠道地位。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的大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视角和新模式。笔者在慕课教学实践基础上,分析了慕课教学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最终也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效性的高与低,因此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学活动的关键一环。面对慕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能力、传授能力以及创造"新"知识的能力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需要增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的能力、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以及增强科研能力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仁凤 《考试周刊》2008,(17):39-4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教学主要内容有:听,邀请相关人员做报告;看,组织大学生观看与课程有关的内容;走,走出教室进行社会调查:写,指导学生撰写实践论文或调查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组织保障、师资队伍保障、经费保障、基地保障等各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简称"思政课获得感")主要反映了大学生接受视角下对思政课的体验,是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主观选择、心理感受和主动接受的程度,主要体现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从"范式"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因素有教材、大学生通过学习思政课所获得的解题能力、大学生能否有效地化理论为方法和化理论为德性的能力以及能否有效地检测和考核大学生综合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主要对策是将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让大学生学会解题,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实行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纪安玲 《教书育人》2013,(24):111-112
考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尺度。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自"05方案"实施以来,虽然各校在改革考核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考核目标不够明确、考核方式相对简单、成绩评定不尽合理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政课的实效性,影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借助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管理工具提升学习力,从而提升竞争力,已成为大家面临的一项极为现实的课题。本文探讨了知识管理工具支持学习力提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Developmental studies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on memory are discussed. In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review, different ways through which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relates to strategy use in memory tasks are briefly summarized. Empirical evidence indicating nonstrategic effects of the knowledge base are discussed next. In particular, findings based on the expert-novice paradigm are used to compare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memory performance of experts and novices of different ages, and to explore how 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late to the acquisition and use of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The review shows that domain-specific knowledge permits children to process and remember domain-related information more efficiently, apply strategies more effectively, and integrate novel information more easily than domains for which they have less detailed knowledge. If the knowledge base is particularly rich, it exerts a greater influence than other sources of memory development (i.e., memory capacity, strategies, and metamemory) combined.  相似文献   

13.
在人工智能时代,算法的不断优化使人工智能可试图模拟人的思维,积极地挣脱人类的束缚,带动人工智能主动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人工智能诱发了更高效的知识生产方式、更软化的知识形态和更灵活的知识传播环境,极大地强化了知识教学的生成性,使知识教学的目标偏向于增强学习者在知识理解中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能力,培养学习者在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批判反思意识,提升学习者在知识迁移中应用知识的程度。为更好地实现知识教学变革的目标,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教学变革路径需紧扣教学目标的内涵,注重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重构教学主体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侧重教学情感的培养,理解知识表达的意义;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知识教学变革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综合历史、地理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教科书知识体系一直是综合文科教科书编写的难点。企图在新的教科书知识体系下维持史地知识系统性的努力难见成功范例。各种范式的知识体系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其实效性受课程体制的深刻影响。因此,必须从现存课程体制出发,选择适合课程结构的教科书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史地知识,这样的综合文科教科书在实践中才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ventional design of educational programs emphasises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line with traditional Western epistemology. This emphasis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ny undergraduate programs in which bodies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decontextualised from the practices to which they belong.

In contrast, the notion of knowledge as foundational and absolute has been extensively challenged. A transformation and pluralisation has occurred: knowledge has come to be seen as situated and localized into various ‘knowledges’, and the status of the body has taken on renewed significance in epistemological debates. Rather than thinking of knowledge as transcending the body, the embodiment of knowledge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in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and what it means to know.

In this paper, we adopt a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in exploring the notion of embodied knowing as it relates to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s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ways in whic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are used in these programs.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知识组成的,没有没有知识的学科。知识,特别是高深知识是高等教育安身立命的根本,是高等教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视角。从原始知识观到后现代知识观,知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高等教育也由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演变到了后现代大学。同时,面对知识社会这一新形势,高等教育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其唯一性和地位也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课件类型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结构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对知识进行表征,将有助于学生获得和运用知识呢?本文从陈述性和程序性两大知识类型来阐述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的实践情境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基本场景。在这一场景中,教师的专业活动依赖一定的知识基础,即“教师知识”。教师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经验的反思与重构而积累起来,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又被称为“缄默知识”。在这种意义上,教师知识是一种来自专业生活场景的实践智慧。通过教育叙事可以有效彰显这种实践智慧,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的智慧分享,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知识教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获得知识成为重要的主题。在建构主义知识观中,知识被看做是建构的而不是传授的,更强调了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因此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了冲击,生命课堂由此受到更多的关注。在这样一个知识观下,课堂教学更关注教学和学习主体的自我体验,尤其是生命体验和精神重构。  相似文献   

20.
知识社会学为师生冲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在教育场域中,师生关系是在知识的再生产和接受中建立起来的。师生交往过程实质上是师生间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师生冲突往往表现为师生知识视界的碰撞,其背后充斥着知识与社会权力的矛盾和斗争。教师合理消解与应对教育场域中师生冲突的策略是:更新冲突观,改变参与知识方式,与学生展开知识对话,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