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电子档案的整理 目前,电子文件归档的类型有磁盘、光盘、磁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按档案种类分别整理组盘。1、文书电子档案整理。一是内部文件。以年度、组织机构、保管期限进行组盘。第一,按不同年代、组织机构、保管期限进行组盘;第二,将不同年代、组织机构、保管期限的文件分盘保管,便于按不同年代、不同期限定期拷贝,以延长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寿命。  相似文献   

2.
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出台,体现了我国档案界对完善档案保管期限表、解决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存在问题的思想,既符合长期以来档案界关注和研究鉴定问题专家、学者的愿望,也是档案鉴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笔者认为,在《规定》出台之后,我们还有必要继续探讨我国档案鉴定工作中的问题,以进一步完善档案保管期限表。为此,我们针对新颁布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就"期限表的抽象还是具体""、继续细化保管档次"、"制订《永久保存档案一览表》"、"制定档案保管期限体系"、"确定不同保管期限档案的比例关系"等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3.
档案的载体多样、种类众多,因此,档案的保管与保护工作也应针对不同种类档案的特性开展,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办法,提质增效。笔者从档案进馆前与进馆后的不同阶段,浅谈改进档案保护与保管工作之策。改进档案保护与保管工作的必要性1.有助于推进档案工作科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加强和改进档案保护与保管工作,对于保存社会记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提升档案服务水平、推动档案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档案的载体多样、种类众多,因此,档案的保管与保护工作也应针对不同种类档案的特性开展,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办法,提质增效.笔者从档案进馆前与进馆后的不同阶段,浅谈改进档案保护与保管工作之策. 改进档案保护与保管工作的必要性 1.有助于推进档案工作科学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  相似文献   

5.
<正>一、电子档案的整理目前,电子文件归档的类型有磁盘、光盘、磁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按档案种类分别整理组盘。(一)文书电子档案整理1、内部文件。以年度、组织机构、保管期限进行组盘。第一、按不同年代、组织机构、保管期限进行组盘;第二、将不同年代、组织机构、保管期限的文件分盘保管,便于按不同年代、不同保管期限定期拷贝,以延长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寿命。将同一归档部门的文件集中在同一盘上方便利用。为了确保文书电子文件组盘统一规范,应由档案部门在接收归档文件时集中完成;组盘后,档案人员应以统一  相似文献   

6.
一、电子档案的整理 1、文书电子档案整理 一是内部文件。按年度、组织机构、保管期限进行组盘。将不同年代、组织机构、保管期限的文件分盘保管,便于按不同年代、不同期限定期拷贝,以延长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寿命。将同一归档部门的文件,集中在同一盘上方便利用。  相似文献   

7.
一、电子档案的整理目前,电子文件归档的类型有磁盘、光盘、磁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按档案种类分别整理组盘。1、文书电子档案整理一是内部文件。以年度、组织机构、保管期限进行组盘。第一按不同年代、组织机构、保管期限进行组盘;第二将不同年代、组织机构、保管期限的文件分盘保管,便于按不同年代、不同期限定期拷贝,以延长归档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型档案对象不断衍生发展,其所对应的保管体系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通过梳理档案保管思想的发展脉络,对保护、保存、管护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厘清了不同概念内涵所匹配的保管对象、保管内容及适应态别,深入分析了由于保管链延展带来的保管体系不断迭代、技术内容日益丰富、保管目标层级升级演进的必然趋势,提出依托相关保管概念内涵来构建档案对象保管体系的具体策略.即有针对性地延缓实体老化、防范技术老化、适应文化老化。把握档案保管理念演变的内涵与规律有助于更新档案管理理念,更好地应对档案管理对象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档案馆学术研究近期发展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主要就近期档案馆学术研究的3个问题,对学术界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评述,从“现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局限性和改进设想”、“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两个方面,评述了学术界在档案保管期限表与保管期限问题上讨论的不同意见;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涵义”、“开发的形式”、“开发的方法和途径”3个方面评述了学术界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讨论的情况;从“档案分类的概念及类型”、“中国档案分类法”两个方面评述了关于档案分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档案保管期限表,就是用表册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依据性文件。它是鉴定档案保存价值和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一、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结构档案保管期限表,通常由顺序号、条款、保管期限、附注以及总的说明等部分组成,其中条款和保管期限是  相似文献   

11.
对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对中外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了比较;其次,论述了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局限,认为:1!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的档次再细、条款再多,仍然存在有“漏网”的有价值的档案。2!在档案保管期限表的选择下,档案是不可能“完整”的。3!档案保管期限表不能解决选择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档案问题;其三,对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有多大,档案保管期限表能不能将档案鉴定的原则和标准融入其中、档案保管期限表能不能解决档案鉴定中的诸多难题等,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为了查考档案价值,确定档案的不同保管期限。这和收集、整理、保管同样重要,贯穿于整个档案工作的全过程。在收集阶段,《保管期限表》是收集范围的向导;在整理阶段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在保管阶段是档案再鉴定的衡量尺度;在利用阶段,保管期限作为鉴定工作的成果,为利用者提供便捷而有效的服务。可见鉴定工作确实是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始终。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全宗理论、全宗原则、全宗方法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三者应当各有各的确切定义.全宗理论是档案实体整理保管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实质是.在档案实体整理与保管领域充分尊重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最大限度地维护档案资源的最佳存在环境.全宗方法基本思想是,档案实体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坚持以历史主义为主,实行历史主义与逻辑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库房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我们对福建省84家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库房现状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并对其中21个单位的档案库房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着重对档案库房位置朝向、库房围护结构、设备配备、不同类型载体档案的保管状况、档案安全保管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调查中发现一些单位在档案库房设计,添置档案保管设备,档案安全保管,档案库房消防设施配备及温湿度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规定档案保管期限的文件,是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军队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是军队档案工作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各档案部门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实现军队档案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证。保管期限表编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馆藏结构的优劣、档案寿命的长短、档案价值的发挥。因此,研究军队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回顾其历史沿革,使其更加科学、准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韩雷 《兰台世界》2011,(3):9-10
本文在国内外档案学界关于后保管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档案保管在概念理解上的广义和狭义之间的区别之处,以及在分析档案保管与档案后保管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总结了档案保管模式和档案后保管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国内外档案学界关于后保管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档案保管在概念理解上的广义和狭义之间的区别之处,以及在分析档案保管与档案后保管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总结了档案保管模式和档案后保管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九十载春秋目睹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足迹,也见证了我党档案工作的发展历程。建立初期的党中央档案由领导人亲自保管,后来应时而生的秘书处、文书科、材料科等保管机构,都为党的历史保留了各种形式的珍贵记录。值建党90周年之际,本刊以党的文献为线索,讲述党的历史上不同时期重要档案的来龙去脉以及档案保管背后的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科技档案是企业档案的主体,2000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有关档案的规范、标准里就科技档案的保管期限问题分别作了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国家档案局10号令的贯彻实施,更让档案工作者对科技档案的保管期限问题有点模糊不清.在笔者从事档案业务工作中,也经常有同行探讨这个问题,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作者梳理了几个有关科技档案、企业档案的标准,结合工作实际,从而探讨出科技档案保管期限的准确界定,在此提出,请各位专家和同行品鉴.  相似文献   

20.
一、各种新型载体档案的管理、利用及保护新型载体档案因其载体制成材料各异,化学稳定程度不同,在保管过程中应针对其特点尽量按类别做到分库保存、统一管理。不同载体的保管方法有许多相同的方面,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