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琚牵 《大观周刊》2011,(17):22-23
改革开放后,我们逐渐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然而,我们的现代化思想却早在晚清就已经出现。清末,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我们却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此时,在一批批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我们民族才逐渐从愚昧中苏醒。而广东的梁廷枏在编纂《海国四说》、《粤海关志》以及《广东海防汇览》等著作时,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高见卓识,以及早期的现代化思想。已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相似文献   

2.
梁廷枏总纂的<粤海关志>,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海关志.它辑录了大量原始文档、历代文献、诏谕、奏议,翔实地记叙了粤海关之机制、税则及世界各国对华贸易的发展脉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
葛小冬 《大观周刊》2011,(40):21-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其思想和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围绕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几个实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庞海音 《出版科学》2016,24(5):78-81
《读书》杂志曾经是当代人文知识界最具有影响力的老牌杂志。共同的文化理想将当代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全部精英汇聚于此,成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重镇,构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论坛和宝贵的知识分子言论空间。《读书》的作者群体经历了学术与思想的分化、人文精神和世俗精神的分化以及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论争,最大程度地反映了不同时期思想文化特征与知识分子的思考轨迹。  相似文献   

5.
钱锁桥教授的新作《林语堂传:中国文化重生之道》是一部关于林语堂跨文化人生的智性传记,通过把林语堂立为与鲁迅、胡适并列的中国现代思想的坐标,重估了林语堂留给现代中国的知识思想遗产。林语堂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中国众多优秀的人文知识分子中独树一帜,与他长期游走于中美两国之间的跨文化经历密切相关。林语堂留学和在海外定居的经历是中美两国“共有的历史”(shared history)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储安平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独立报人。经过1946-1948年国统区主办《观察》的辉煌后,储安平的新闻思想却在1949年《观察》复刊后开始发生了明显变化。笔者认为,建国以后知识分子心态的转化,强烈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费边主义"中"缓进待机"思想的影响是导致储安平在《观察》复刊后新闻思想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力图以新的视角探讨储安平1949年后《观察》复刊这一时期新闻思想转变的原因,并希望对储安平新闻思想的研究做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徐特立思想上经历了一个艰难探求和转变历程,早期教育伦理思想内涵丰富,表现在教育救国、勤俭办学、民主治校方面,代表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人生抉择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章平 《新闻大学》2008,(1):37-41
民国时期,知识分子以报刊为启蒙阵地,宣扬其民主自由思想理念,报刊因而倚重知识分子并成为各种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然而,虽然向往民主自由的思想并无二致,但在国难临头的压力下,缘于实用主义的道路选择不同,近代知识分子通过报刊所表达的自由民主观念则有了变化并产生众多纷争。《独立评论》上所爆发的"民主与独裁"等论战,使胡适"中国的自由主义者"的地位得以确立;储安平、罗隆基、钱端升、周瘦鹃、顾颉刚等为代表的诸多知识分子,以报刊为平台,孜孜追寻民主与自由。美国实用主义的民主思想,加上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的职业取向,使中国新闻教育的理念和体系深受密苏里模式影响。以此观照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实质是毛泽东对时任《解放日报》社长和主笔的博古及编辑人员"同人办报"倾向的纠正。  相似文献   

9.
郭璨 《出版广角》2013,(4):88-89
不能单纯地将出版工作看成简单的编辑工作,而是将教育贯彻在整个出版事业中,这样才能真正融汇教育的思想,才能真正使得出版成为"传播教育精神以及内容的有效工具"。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我国一部分知识分子在经历维新变法失败后意识到,如果没有近代的文化思想以及教育思想背景,中国很难继续发展。于是,知识分子们逐渐走上以教育为主要手段的救国之路,而在出版界便形成了相应的教育出版观念。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有才之士投入到我国的出版工作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  相似文献   

10.
经过十年连续不断地批判俞平伯、批判马寅初、批判胡适、批判胡风,特别是反右派、反右倾,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大都变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年知识分子也是要边改造思想边使用,新中国自己培养的青年知识分子也有一批被打成右派。50年代末,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界已呈现万马齐喑的可哀、可悲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格非于1995年发表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在此之后的近10年里进入了创作的沉潜期。作为20世纪80年代登入文坛的知识分子,格非目睹了世纪交替带来的社会剧变。他的职业性质、生活经历及小说创作旨趣,以及小说中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持续关注,都令他成为最能传达知识分子立场、最能替中国知识分子发声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刘珊珊 《历史档案》2012,(3):107-11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国家思想的最早探索者,他对"国家"一词的界定经历了戊戌时期、赴日初期及1903年后三次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梁启超的思想层面的原因,亦有当时的国际形势与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十年连续不断地批判俞平伯、批判马寅初、批判胡适,批判胡风,特别是反右派、反右倾,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大都变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年知识分子也是要边改造思想边使用,新中国自己培养的青年知识分子也有一批被打成右派.5 0年代末,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界己呈现万马齐喑的可哀、可悲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庞海音 《出版科学》2013,21(4):13-16
《读书》杂志尽力展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面貌,满足其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并以宽容理性的文化品格、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独特自由的审美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建构了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文化论坛和宝贵的知识分子言论空间。其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亦庄亦谐的特征,形成了既不乏对学术文化界的前沿思考,又坚持大众化的轻松活泼的独特风格,并获得知识界的认同和赞赏。  相似文献   

15.
吴静 《图书馆杂志》2007,26(2):92-94
19世纪末至20世纪,新旧更迭,中国正经历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革,中西文化冲突,上下求索,思想之易变,学术之所向,制度之变革,风俗之望改,愈演愈烈,在此期间,中国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社会良知,胡适、鲁迅、林语堂等等,这些站在风口浪尖的名家们,奔走呼喊,除旧布新,在文化革命史上留下千秋名.  相似文献   

16.
晚清的中国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力量中艰难前进,出版业也经历了一个剧烈变动的时期,传统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官书局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太平天国运动,迫使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同时反省自身传统文化,主张经世致用的中国知识分子利用出版重建传统文化秩序,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曾国藩通过创设金陵书局和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介入大众媒介的两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万盛 《声屏世界》2006,(10):10-12
引言关于“知识分子”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视角对其有不同的界定和划分。鉴于“知识分子”概念界定的多样性、模糊性,以及当下中国的独特语境,本文中所谓的“知识分子”是指:具有一定的学识修养和思想能力、具有公共关怀和济世精神、从事知识的创造和传承的人,各行业的专家学者正是其主体。由于知识分子界定的多义性,知识分子与大众媒介应该保持怎样的一种关系,也是众说纷纭。如美国有学者认为趋向于电子大众媒介的知识分子是逃避公共责任的“个体知识分子”;而早期法国话语对知识分子退出媒体却提出质疑。①在当今中国,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18.
晚清经世致用思想与翻译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波 《编辑之友》2005,(6):76-78
晚清的翻译出版是我国出版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这次高潮与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出版、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出版不同,它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写照.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在国家深陷危难之际,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吸收西方文化经世致用思想,从而使晚清的翻译出版选题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南京大学张彦的新著《市场经济与中国科技知识分子》,是“中国知识分子丛书”中第一本研究科技知识分子的专著。它以我国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为背景,通过大量新鲜材料,多侧面反映了科技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历的变迁和面临的矛盾。它给人们的启示之一,在于揭示了当前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观念的变革是如何通过主体行为来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工作者的思想解放,对发展第一生产力具有怎样巨大的推动作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刚刚被介绍到中国时.只是作为西方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的一种,在少数知识分子中流传。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等同志的宣传介绍下,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了迅速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亦从此焕然一新。但是那些宣传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进步书刊,在传播之初即被北洋政府视为洪水猛兽,扣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