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动中有静,流中有动.这为我们解决问题指明了一条方向.对于某些数学问题,如果只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去看,很难发现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常常使我们的思维陷于僵局,不利于问题的求解;但如果我们变换一下思考的角度,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根据问题条件的背景,通过对点的运动、图形的平移、旋转、折叠等变化,用动态的思维方式揭示出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便能很快找到解题的捷径.仅从以下几方面例析如下:1 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研究点 例1在长方体ABCD-A1B1C1D1的上底面内…  相似文献   

2.
有些物理问题用正面的办法难以解决,换个角度从反面来考虑,有时能使问题较轻易得到解决.例1如图1从A点沿光滑的轨道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同一水平面上,两次下滑经过的弧长相等,问哪一条路径的时间较短?解法1:假设两次下滑时间相等,因为斜面光滑,故到达水平面的速率相同.沿2下滑一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典型例题说明“比较法”是鉴别“形似质异”物理模型、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及物理情境差异的主要思维方法,也是区别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其应用中似是而非问题的主要物理分析手段,是深化拓展物理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解答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物理学中有大量的概念和定律是用数学式来表达和定量的,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总离不开数学方法。同时数学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简明精确的科学通用语言的形式,从而大大简化和加速了人们的思维过程,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是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高度融合的产物。因此,灵活运用数学解题思想解决  相似文献   

5.
6.
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条规律,所有的物理现象都遵从这个规律.纵观整个中学物理的篇章结构,可清楚看出,它象一条红线贯穿于各部分知识.因此,从“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审视一个物理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情况及其相应的能量转化情况,是高中物理学习中要建立的重要观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本文介绍如何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解决数学问题.一、动中有静,以静探静  相似文献   

8.
所谓等效思想,就是人们研究事物及其运动时从总体出发,重点考虑最后结果而忽略事物运动发展中的细节,在两个不同事物或运动具有相同的功能效果时使二者相互代替的思想方法.等效思想在物理解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有物理模型、物理过程、作用效果的等效替代.在应用等效法解题时,应知道两个事物的等效不是全方位的,只是局部的、特定的、某一方面的等效.因此在具体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一方面等效,这样才能把握住等效的条件和范围.一、物理过程的等效:把复杂过程等效为几个简单的物理过程在处理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时,经常把它等效地  相似文献   

9.
解物理习题的关键是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正面思维的同时,让学生逆向考虑问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田峰 《甘肃教育》2014,(6):92-92
等效替代法就是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熟悉、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替代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按等同效果形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模型等效替代、过程等效替代、作用等效替代和本质等效替代等。  相似文献   

11.
逆向思维就是俗话说的反过来想。在物理学习中,学生一般习惯于从正向考虑,这在有些情况下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难于求解。若运用逆向思维,则问题求解将可能简单、明了。更重要的是,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增强有着重要意义。下面试说明之。例1、若已知以196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在最后1s内上升了49m,则以392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在最后1s内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常规解法:设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所用时间为t,最后1s前上升的高度为h。据S=v0t-12at2和…  相似文献   

12.
13.
为配合总复习教学,本刊拟选载关于中学数学的一些专题,将分别在今年第五、第六和明年第一期刊载。请读者注意。对传统常量数学方程、不等式、数列、三免等)运用变量或对应民函数思想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例题分析,帮助同学们掌握运用函数关系,证明不等式、求值、解数列问题及参数取值范围等中学数学中的一些较棘手的问题。 一、运用函数关系证明不等式 将要证明的不等式化为相应的函数,用函数的单调性及奇偶性解之。  相似文献   

15.
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解决关于图形、图象的数学问题,采取以静制动、化静为动、动静分离、无中生有、重画图形等具体策略寻找解题方向、探索解题思路,有助于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数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运动与变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如函数、轨迹;许多方法,如换元、变形都体现了运动与变化的思想.在解题中,如果运用这种方法,有时能帮助我们确定解题的思路,下面以一道中考题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7.
物理,化学,和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与数学比起来,其内容还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单单思考物理问题而撇开其中的数学知识,结果可能就是不能将物理问题具体的量化.这显然是没有实际作用的.而借助数学思维,则会很清晰的将物理问题展现出来.这体现了数学思维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重要性.一、不等式(組)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初中物理题目中,总会出现一些特定的条件,来确定一些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常常都会使学生感觉到物理题难解,学生对物理学科最多的感觉也是难.如果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了教师的难点.其实大多学生是因为无法给问题找到答案而产生的自卑心情导致不爱学习.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就得寻找解题的方法.采用有效的方法解题,不仅能让学生快速的寻求到答案,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物理是关于自然规律的学科,除了简单的物理常识之外,也存在难度较大的计算题.作为中考的重要科目,初中物理的地位可想而知.在众多物理代数题中,代入法可在求代数值或解方程中应用,其效果明显,解题快捷、简便,加快了学生做题速度.一、代入法概述代入法的目的主要在于消元,常用在二元一次方程中,通过简单系数的选择,以未知数相互替代的方式来求解问题.通过代入法的运用,原有的二元一次方程化简为一元一次方程,这时,就可以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将求解得到值代入原有的二  相似文献   

20.
等效法在物理解题中有广泛的应用,我们经常会利用物理量的等效、物理过程的等效、物理模型的等效、物理方法的等效来进行解题。合理利用等效法能够对学生起到活化思维、化繁为简、开拓思维的功效,当然,在应用等效法解题时,我们应该知道,两个事物的等效不是全方位的,只是局部的、特定的、有限的、某一方面的等效。因此在具体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一方面的等效,这样才能把握住等效的条件和范围。本文就等效的几个方面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