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策略一:科学概念的产生和总结都是以生活生产为本源的,科学教学要为学生创设与科学概念有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例如,在《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中,我用生活化的实验导入新课:在空饮料瓶中装满热水后让学生摸一摸,感觉一下温度(热),看一看它的形状。并让学生猜测把热水倒出后,拧紧瓶盖瓶子会怎样?(瓶子瘪了,变形了),并尝试解释原因。通过学生的猜想引入本课探究内容,并提供分组实验材料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试验方案证明自己刚才的假设。这时候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2.
<正>一、辨析"科学概念"的虚假建构【案例1】《声音的产生》教学片断1.让学生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问:关于声音,你有哪些问题想知道?形式化的猜想后,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给出各种材料(如尺、橡皮筋等),要求学生通过拨、弹等方法使它们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初步得出物体振动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前概念既是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又是概念学习的基础,因此,分析学生概念学习的障碍,引导学生经历"外化"—"消除"—"建构"—"体悟"的学习过程,不失为概念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本文试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为例,就科学学科概念教学提出以下策略。一、以"头脑风暴"为起点,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外化前概念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2008,(5):16-19
一、情境:经验唤醒,冲击已有观念《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声音》单元的第一课,《声音》单元的核心概念是"声音的产生是物体振动的结果。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苏士慧 《广西教育》2014,(29):70-71
正"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传统教学比较注重概念的形式,却忽视其实质和实际背景,忽视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忽视推理及其所具有的数学创造性。在概念教学时,笔者尝试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概念。体验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究和猜测的,以及结果是如何应用的。【片段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编自然教材第九册第六课是《耳朵的科学》,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声音的传播》之后,全课大致由三部分构成,即: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认识耳朵的构造,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耳朵里耳廓、鼓膜、外耳道的功能以及它们是怎样使人听见声音的,第三部分是关于耳朵的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在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的教学中,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以后所有化学计算的基础。学生对该定义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用讲授法只能让学生记住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而对于该定义的来龙去脉,部分学生直到初三还是一知半解。在本课的一次教学中,受一学生的"引导",我利用了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通过有效的知识建构,还原了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过程。这对突破教  相似文献   

8.
五年级《科学》(青岛版)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主要是通过实验让同学们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仅提出了用"音叉"这种器材来做这个实验。我一直认为单用一种器材做实验来说明一种道理,会使学生产生牵强的感觉。因为,  相似文献   

9.
概念建构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有效进行概念的学习与建构,是科学教师应思考的问题。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原有概念,找准起点;搭建学习支架,直击难点;借助实验探究,打通堵点,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提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自然教材的使用中,怎样运用《科学课程标准》来设计自然课,跟上《科学》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有一些做法和感想。我把自然教材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或适当做些删减处理,形成新的单元,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探究教学。如第十册《自然》第五单元里,包括了第16课《声音的产生》、第17课《声音的传播》、第18课《耳朵的科学》。根据原编者的意图,我把这三课整合后定出教学目标:首先是让学生探究声音的产生是物体振动引起的现象;然后启发他们认识声音有许多奥秘,产生要进一步研究的愿望和热情;其次是愿意与…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概念教学模式一般都会遵循"引入——理解——运用"这样的概念形成路径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把概念教学转化为规律化的概念教学.下面以《倒数的认识》这节课为例谈谈. 一、例题引入,发现规律,引入概念. 教学中必须根据各种概念的产生背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选取不同的方式去引入概念.如《倒数的认识》这部分教学内容,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是一节探究课。它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内容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感性认识,真正经历知识整个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是一节探究课。它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内容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感性认识,真正经历知识整个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郭庆敏 《黑河教育》2014,(12):12-12
正教材分析:《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是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的第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节音乐课。本节课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这是一节意义重大的音乐课。本课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声音"进行的,通过引导学生倾听各种声音,使学生对探索声音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内容: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目标:1.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5.
《认识面积》一课在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里是作为单独一课的。书中写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我在一次执教这一课的过程中,产生了这样一个困惑:学生的确能说出什么是面积,但一到运用时就会出问题。仔细一想,发现"面积"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财经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探明财经素养本源是首要问题。财经素养是"财经"和"素养"复合而成的词语,也是一个随着人类经济生活逐渐丰富而动态发展的概念。本质上,财经素养是学生关于财经的内在涵养,集中表现于学生处理经济信息,合理进行财务规划、财富积累、资金使用等金融决策的能力。作为一个集成概念,财经素养由学生的财经意识、财富观念、理财能力、财经知识等要素组成。教育中,应把培养学生财经意识和财富观念作为核心要素,并以此构建财经素养概念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正原理性的科学概念能引领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身的认识与理解。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如果不能围绕"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个核心概念展开教学,学生就不理解什么是"振动",不知道物体快速地来回做的运动就是"振动"这个科学概念。那么,"用手弹拨尺子、敲鼓面观察豆子、吹空瓶、敲音钹、摸喉部"等探究活动必然会变成无目的、无意义的活动。虽然亲历活动很精彩,学生也很兴奋,但是活动结束以后,为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学生要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种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下面我结合实际课例具体讲述一下。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科学课程里"声音的传播"是小学科学四个领域之一——物质世界的"能量"分支的一个内容,与运动和力、物质与材料等相关领域联系紧密(见图1)。本次研究主要关注小学生对"声音的传播"以及"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具体认识。我们的研究着重针对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对"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衰减"的认识;了解学生对"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看法;了解学生对"真空能否传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背景介绍]《寻找生物的家园》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的首课,它总领单元,将学生的视角引入生物与环境的研究,借助剖析每一种动物必须生活在环境里这一基本事实,引导学生去发现生物对环境的依赖,揭示环境对于生物的意义。教学设计共分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