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开设既是对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有新的发展的回应,又是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进行改革的迫切要求。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一脉相承,既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又是继承毛泽东思想概论果后一门新型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课程。而且它是一门较为典型的研究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落实“两课”教学新方案中 ,处理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与其他几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下简称理论课)的关系 ,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一、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与其他几门理论课的关系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体系中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与其他几门理论课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对此 ,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方面 ,要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和“不丢老祖宗”的原则 ,通过各门理论课的教学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  相似文献   

3.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在新的课程体系中的定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主义部分)在新的“两课”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它与邓小平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两课”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我们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的需要。怎么理解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是在新的“两课”课程设置中,专门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这门课应当比较全面地、系统地讲授邓小平理论。二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其他课  相似文献   

4.
在落实“两课”教学新方案中,处理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与其他几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下简称理论课)的关系,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一、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与其他几门理论课的关系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与其他几门理论课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门课程之间具有内在本质的一致性,即以实事求是为精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根据三门课程各自的地位、任务,以邓小平理论为主线,以教育与大学生实地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新的开设顺序。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概论”课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中央新确定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当前实施概论课教学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本文就概论课实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理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是“两课”教学研究的薄弱环节。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门课程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过程 ,又体现了其不断发展过程 ;既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又体现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 ;这三门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 ,对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三门课程又具有各自的特殊地位及作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灵魂。尤其要注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不同课程、不同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具体教学模式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使之生动活泼 ,学生想学 ,学了有用 ,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新课程体系中的重点课,居于“两课”中的主干课地位。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应结合实际构建《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科学的教学体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真正把《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建成精品课。一、教学内容要精讲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产物,它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集中阐述邓小平理论的课程《邓小平理论概论》…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央关于“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高校必须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这门课连同“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构成了高等学校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体系。但是,有人对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必要性存有?..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明显受到了克罗齐“表现说”的影响。林语堂本人也承认这点,但他所言之“表现性灵说”与克罗齐所言之“表现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克罗齐的“表现说”是以人的心灵为基点,重视心灵的张扬与活动的艺术学说,是其整个心灵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克罗齐把人类的一切活动归诸于人之心灵“表现”的结果,其“表现说”自然也难逃片面性。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则是以人生为基点,重在内心的舒展与自由的艺术主张,与其整个近情哲学紧密相关。由于其近情哲学看重现世人生,要求通情达理,其“表现性灵说”自然也就不会画地为牢,陷入克罗齐那样的片面境地。  相似文献   

12.
“西北学说”对大革命的失败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在对“西北学说”产生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回顾的前提下,对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西北学说”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是:“西北学说”理论本身具有迷惑性、中共力量弱小、北伐具有号召力、形势所逼等。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定位的角度看 ,从准确表述党的指导思想的角度考虑 ,从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阶段着眼 ,应提出并确立“邓小平江泽民理论”这一范畴 ,并以之作为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和党在新世纪、在社会主义历史新阶段的指导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邓小平江泽民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丰富升华 ;而作为研究对象 (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党史研究和其他学术研究 ) ,邓小平理论范畴可以继续使用 ,并可以使用江泽民思想范畴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是高校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如何讲好这门课?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尝试,采用自制课件与教学录像片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优化了教材内容,活跃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学相长,调动了“教” 与“学” 的积极性;革新了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升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思想背景下,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说”和李贽的。童心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强调文学艺术的主观表现性,都反对艺术为道德服务.对艺术技巧和艺术所要表现的情感有近似的认识,但又有着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右文说"是我国宋代学者对汉字形声字"声中兼义"现象加以概括总结而形成的一个学说."右文说"之产生于宋代,既受到其前代字书<说文>、<释名>、<玉篇>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影响,同时也是与宋代学术风气的熏染分不开的.继承和发展"右文说",必须要建立在对"右文说"有彻底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方可使其成为汉字研究的一把利器.  相似文献   

17.
教育过程中诸要素的关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与传统理念和主流话语中的"三因素说"大相迥异的"两因素"说在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因素"说把实在论和价值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混淆起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采取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做法不可取,应当在肯定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同样地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寻求双方和谐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赵永振 《教学研究(河北)》2005,28(3):240-243,246
“两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横的方面看,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个基本部分构成;从纵的方面看,包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为主题及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的课程三个层面。其中心内容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整个“两课”教学过程中,要以一门为主,多门渗透与沟通。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不确定性理论与测度》是电力专业里一门交叉型课程,根据电力系统课程的独特性,结合现有教学环境,按照课程教学目的,文章根据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缺点与不足,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对电力系统不确定性理论深入了解的热情,使学生更加充分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影响研究主要以放送者或影响者的视角研究对他者的美术影响。其基本话语是以主体者的身份研究主体者美术对他者美术的影响,在研究他者美术的过程中,强调主体者的影响。由于影响论研究的话语者在进行中西比较美术学的研究工作中,其话语立场往往忽视"他者"美术自身的发展逻辑形成的美术形态的事实,而把这种"事实"作为主体者的影响,或者任意夸大主体者对他者的影响,形成一种"中心主义"的话语立场。因而,"影响论"在中西比较美术学的研究中,带有明显的缺失,而导致研究结论的失效或不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